籺文化

文化,是千百年來嶺南地區人民在製作籺、品嘗籺過程中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總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籺文化
  • 類型:一種嶺南美食文化
基本概念,背景,古籍文獻,

基本概念

,嶺南地區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小食。

背景

先秦時期,南越地區俚僚人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將簡單的穀類、根莖類作物搗碎成黏稠狀,包上肉菜來吃,形成類似糍粑的食物。
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楚後繼續向南推進,從興安靈渠進入嶺南,“南征百越之君”。《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當時進入嶺南軍隊五十萬人,這是第一次大規模中原移民。這些移民主要是被秦滅亡的六國貴族、官員以及逃亡的平民。《漢書》記載:“秦並天下,略定揚粵,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粵雜處。”他們帶來早期中原文化,包括軍糧飲食。從嶺南文化發展的歷程分析,中原文化深入嶺南是從漢代開始。兩漢期間因南征、戰亂,有三次較大規模中原移民。第一次是伏波將軍的漢軍南征,東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他由湖南零陵溯湘江經全州而至廣西興安,經靈渠下灕江,順流直至蒼梧,由蒼梧溯西江至藤縣,從藤縣逆北流江至鬱林(玉林),再從鬱林順南流江達合浦,然後於合浦整軍“遂緣海而進交趾”。他們重點停留在合浦,帶來了軍旅飲食文化,為籺類食品產生提供了條件。特別成立合浦郡後,進一步影響嶺南,包括附近的桂東南及粵西地區。第二次移民是西漢末年王莽動亂引發的南遷,第三次是東漢末年農民戰爭導致的移民。三次大移民帶來發達的中原文化,為嶺南產生籺類食物提供重要背景。
東漢年間移民高潮帶來餃子飲食文化,這種古老麵食影響了嶺南。餃子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漢族傳統麵食,由東漢南陽人張仲景發明,是中國北方民間主食和地方小吃。嶺南地區不生產小麥,定居嶺南的中原人由於飢餓及思鄉情結,用稻穀碾出大米製作類似餃子的“煮湯籺”(米餃),此食法現在廣東高州常見。因水煮不方便保鮮及攜帶,他們試用糯米皮包裹餡料蒸熟、晾乾,更方便保存。據考證,籺的出現最少在1800年前。這種人們喜愛的食品廣泛流傳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這種傳統漢族小食,在粵西茂名、湛江的麻章、吳川、廉江、遂溪及廣西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地叫“籺”。在廣東潮汕地區、韶關、中山、福建沿海地區、海南叫“粿”,在廣東梅州、河源、惠州、深圳、江西贛州等客家地區叫“粄”。在廣東廣州、佛山、雲浮、清遠、江門、肇慶及廣西南寧、梧州、百色、賀州、來賓、柳州、河池等地區叫“糍”或“粑”。在廣東東莞叫“團”,在廣東雷州、徐聞叫“餅”,在廣東陽江叫“月貼”。

古籍文獻

西漢《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核耳。”這裡出現的“糠核”亦作“糠籺”,指粗劣的食物。唐代杜甫的《驅豎子摘蒼耳》:“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這裡提到“籺”。唐代韓愈《馬厭穀》:“馬厭穀兮,士不厭糠籺。”也提及“籺”。《新唐書》記載“監軍李大宜在軍中,不治事,與將士樗蒱、飲酒、彈箜篌琵琶為樂,而士米籺不饜。”《太平御覽》記載,“食糠籺耳。有叔如此,不如無!”這兩部北宋的典籍都記錄了“籺”。明清的歷史文獻中,也屢次出現“籺”。這些古籍記載的“籺”,在一千多年前只是粗糙的雜糧食品,甚至是粗劣的食物。但是,經過漫長歲月的整合、改良、升華,糅合嶺南地區的風土人情、五穀滋味,演變為色香味俱全、廣受歡迎的地方特色美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