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講座

米蘭講座

《米蘭講座》是當代作家余華創作的隨筆集,原載《作家》2019年第6期,首次出版於2020年4月。

作者的隨筆語言靈動活潑,文筆簡潔精當,不斷超越自己與同代人,對流行的觀念進行批判與“突圍”,呈現了當代中國文學中不太多見的深厚學養和創新能力。同時,該書也讓讀者領略到作者屹立在文學思潮前沿探索的新風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米蘭講座
  • 作者:余華
  • 文學體裁:隨筆集
  • 首版時間:2020年4月
  • 字數:81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米蘭講座》為余華講座文稿的合集,集結了余華尚未出版的精彩隨筆,包括《米蘭講座》《逢場作戲的語言》《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沒有邊境的寫作》《答波士頓廣播電台評論員威廉·馬克思》《答〈紐約客〉小說主編德博拉·特瑞斯曼》《答〈洛杉磯書評〉編輯梅蘭》等篇章。如果說余華的長篇小說是虛構的藝術作品,隨筆集則更加直接體現了余華的藝術思想,並且是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的余華,能從中更清晰地了解余華的創作藝術以及對生活的感悟。

作品目錄

米蘭講座
逢場作戲的語言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沒有邊境的寫作
答波士頓廣播電台評論員威廉·馬克思
答《紐約客》小說主編德博拉·特瑞斯曼
答《洛杉磯書評》編輯梅蘭
答美國《科克斯評論》編輯梅根
答法國《解放報》
答法國《十字架報》
答法國《人道報》
答瑞士《時報》
答義大利《共和國報》
答義大利《生活》雜誌
答義大利Reset雜誌
答義大利《晚郵報》
答韓國《朝鮮日報》
答丹麥《基督教匯報》
答美國Electric Literature雜誌
答義大利《共和國報》
答塞爾維亞《今日報》

作品鑑賞

《米蘭講座》包括了大量近年來余華在海外高校的精彩演講,表達了他對文學、生活和世界的深邃洞見,對喜歡余華的讀者來講,閱讀該書不僅是一次美好的思想分享和閱讀體驗,更可以進一步深入作家的內心,獲悉他的創作思路、創作心得。余華在書中寫道:“文學究竟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是文學裡有一種東西我是知道的,就是文學來自敘述,而敘述的力量是什麼,我恰好知道一些,我就說說什麼是敘述的力量。”余華舉了西班牙作家哈維爾·馬里亞斯的小說《如此蒼白的心》中一個有關自殺的細節,還舉了俄羅斯導演塔可夫斯基一本書中關於受傷的人的細節,以及人們更加熟悉的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余華說:“文學可以說是無所不能的,任何情感、任何情緒、任何想法、任何景物都可以表現出來,而且可以用非常有力量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要看作者怎么去表現出來,這就是怎樣去敘述的問題。”
讓余華認為有意思的是,在自己37年的寫作生涯里,曾經幾次描寫過月光下的道路。在其代表作《活著》中,講到主人公福貴失去兒子後,走在月光下的那個“鹽”的比喻是從何而來?“因為鹽對於農民來說是很熟悉的,還有鹽和傷口的關係。”於是,借著福貴之口,余華在小說中寫道:“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裡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余華表示,文學作品的偉大之處,往往是在一些細小的地方顯示出來。雖然小說《活著》常年位列暢銷書榜單,但余華說自己不是一個勤奮的作家,原因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多。“每當我寫完一部長篇小說,我就會發現自己一下子空了,重新積累需要幾年的時間。”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0年2月9日,《米蘭講座》入圍《北京文學》評出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2021年1月13日,《米蘭講座》入選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度好書。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米蘭講座》
2020年4月
上海文藝出版社
978-7-5321-7429-4

作者簡介

余華(1960—),浙江海鹽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八、九、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文城》《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第七天》等。曾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9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2004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第十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作家(2013年)、義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2014年)、第二屆中國著作權金獎(2018年)、塞爾維亞伊沃·安德里奇文學獎(2018年)、義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2018年)、俄羅斯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文學獎最佳外語作品獎(2022年)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