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2年,開始籌建。
1978年,開始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舊址為陝北的窯洞式四合院,明五暗四六廂窯,占地總面積為26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為2100平方米,多數集中於楊家溝“扶風寨”上,山寨設有雙套城牆、雙道寨門,南北均建有炮台。居民小道相互通暢,祠堂、講堂、戲院、廣場一應具有。尤其是毛主席、周恩來舊居(新建),院子為中西合璧,三關兩套,屋檐上建有龍頭馳虎,應龍祥雲,屋內建有地暖、洗澡間等。
館藏文物
綜述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的藏品通過徵集、捐贈得到,有紙質、照片、實物等類別。共577件,其中一級5件、二級3件,三級33件。截至2019年末,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有藏品577件(套)。
重要藏品
“勞動人民翻身紀念碑”,一級文物矗立在紀念館前的廣場上。這是全國僅有的一塊“勞動人民翻身紀念碑”。
文化活動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先後舉辦了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10周年暨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在楊家溝召開65周年活動、紀念毛主席轉戰陝北勝利60周年等大型活動。
2003年,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進行多方面宣傳,加強內部建設,在原來無人問津的情況下增到年參觀人次2萬左右。
相關歷史
楊家溝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原楊家溝馬氏地主家族的村莊,全村共有270多戶人家,馬氏地主占72戶。明末清初開始經營,18世紀中葉發家,19世紀中葉成為名門望族。在綏德、米脂、吳起、清澗及延安等廣大地域內,擁有土地數十萬畝。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中央《米脂縣楊家溝調查》中指出:“楊家溝是全國罕見的一個地主經濟條件集中的村莊”。“陝甘寧邊區的楊家溝,以有馬光裕堂(一個地主集團的代號)而聞名陝北”。馬氏地主在楊家溝一百多年的經營發展,建起了風格各異的窯洞式四合院,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舊居,中西合璧,巧妙的將西方建築文化與陝北窯洞結合在起,是中華民族建築之瑰寶。
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947年11月22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代號為“亞州部”的中共中央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來到了楊家溝,隨行官兵總計600多人,在這裡從事了重要的革命活動,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現保存較好的革命舊址有: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任弼時、胡喬木、陸定一、葉劍英、彭德懷、楊尚昆、習仲勛舊居,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後勤處、參謀部舊址、西北局、政治部、新華社、廣播電台、解放日報、公安處、情報局、通訊班、戰地醫院、供銷科、保衛科等舊址。
所獲榮譽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為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陝西省國防教育基地。
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國有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全額撥款。
人員編制、組成:博物館在編人數8人,設館長1名,副館長3名。
觀眾接待:年參觀人次2萬左右。
參觀信息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位於陝北米脂城東南23公里的楊家溝村革命舊址。
周一至周日,8:00—18:00。
40元/人,持老年證、殘疾證、士兵證及中小學生免票,大學生半票。
從米脂縣人民政府出發自駕約40分鐘、16.7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