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葉吻銀鮫(學名:Callorhinchus milii)是葉吻銀鮫科、葉吻銀鮫屬魚類。最大長度為125厘米。很容易辨認,因為它的鼻子上有一個小的棒狀結構。身體很光滑,沒有刺和細齒。嘴就在鼻子後面,眼睛通常是綠色的,很大,高高的放在頭上。在魚的兩側胸鰭起點的正前方有一個單鰓開口。胸鰭很大,是一種主要的運動方式。有兩個間隔很寬的背鰭。有一根脊柱位於第一背鰭的正前方;第一背鰭比第二背鰭高很多,而肛門鰭比尾鰭高。尾鰭在下葉起點最寬,沒有尾鰭絲。尾鰭的上葉比下葉長得多。身體呈銀白色,顏色類似於鋁箔,偶爾在眼睛後部和鰭上有深色記號。有三對高礦化的牙板。上頜前牙板鋒利,呈刃狀,下顎前牙板扁平,用於壓碎堅硬的獵物。
米氏葉吻銀鮫棲息於溫帶涼爽的大陸架上,深度至少為200米。鼻子上的棒狀突起用來尋找獵物。末端覆蓋著毛孔,可以感知運動和微弱的電場。主要以貝類和軟體動物為食。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南部和紐西蘭的溫帶海岸。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物種危害,
動物學史
大約4億年前,這個不尋常的“銀鮫”家族起源於鯊魚。米氏葉吻銀鮫(Callorhinchus milii)最初由博里·聖文森特(Bory de Saint-Vincent)於1823年描述。該物種名字有很多拼寫錯誤,包括Callorhynchus milii,Callorhynchus milli和Callorhynchus millii。關於該魚的外觀,屬名Callorhinchus源自希臘語“ kalos,kallos”(意為美麗)和希臘語“ rhyngchos”(意為口鼻)。
形態特徵
米氏葉吻銀鮫最大長度為125厘米。很容易辨認,因為它的鼻子上有一個小的棒狀結構。身體很光滑,沒有刺和細齒。嘴就在鼻子後面,眼睛通常是綠色的,很大,高高的放在頭上。在魚的兩側胸鰭起點的正前方有一個單鰓開口。胸鰭很大,是一種主要的運動方式。有兩個間隔很寬的背鰭。有一根脊柱位於第一背鰭的正前方;第一背鰭比第二背鰭高很多,而肛門鰭比尾鰭高。尾鰭在下葉起點最寬,沒有尾鰭絲。尾鰭的上葉比下葉長得多。
雄性擁有可伸縮的交配器官,稱為鉤環,位於骨盆鰭附近。這些精靈前扣是匙形的,由褶邊狀的裂片和球狀腺體組成。還有一個拇指形狀的鉤子位於頭部,用於在交配期間固定雌性。
身體呈銀白色,顏色類似於鋁箔,偶爾在眼睛後部和鰭上有深色記號。有三對高礦化的牙板。上頜前牙板鋒利,呈刃狀,下顎前牙板扁平,用於壓碎堅硬的獵物。米氏葉吻銀鮫的牙齒繼續生長,沒有像鯊魚那樣脫落和替換。上頜的牙齦有擴大的乳頭。
生活習性
米氏葉吻銀鮫棲息於溫帶涼爽的大陸架上,深度至少為200米。鼻子上的棒狀突起用來尋找獵物。末端覆蓋著毛孔,可以感知運動和微弱的電場。主要以貝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南部和紐西蘭的溫帶海岸。
國家: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新南威爾斯州)、紐西蘭(南島、北島)。
繁殖方式
雄性在2-3歲時成熟,總長度為50厘米,而雌性在4-6歲時成熟,總長度為70厘米。據報導,它在春季月份會遷移到河口和近岸海灣以進行交配。卵生。兩個角質卵子在春季被釋放到淺水中的沙質或泥質底部。卵團長25厘米,寬10厘米,呈金黃色。在接下來的8個月裡,胚胎仍留在僅以卵黃為食的卵殼中。卵殼的顏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從雌性首次釋放時的金黃色到孵化前的棕色和黑色。當幼魚孵化時,它們的長度約為15厘米。隨著它們的生長,它們將從淺水育苗區移至深水區。壽命大約為15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狀態: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域,商業捕撈鯊魚一直保持穩定。然而,維多利亞州所有三處禁水區禁止鯊魚捕撈,為包括米氏葉吻銀鮫在內的許多物種提供了庇護所。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有“總允許捕撈量”配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米氏葉吻銀鮫的漁業由於其高生產率而顯得穩定。
主要價值
米氏葉吻銀鮫在澳大利亞南部和紐西蘭附近的大陸架上被商業捕獲。它經常作為銀喇叭魚或白魚片出售,並用於“魚和薯條”。該物種是非針對性的,通常在紅色鱈魚和比目魚漁業中捕獲。但是,在坎特伯雷(Canterbury)海岸,近海船隻仍然有定向捕撈米氏葉吻銀鮫。在紐西蘭周圍的水域中,捕撈量可能接近1000噸,其中大部分出口到澳大利亞。它也是納塔胡毛利人部落非常珍視的消費品。在前歐洲時代,米氏葉吻銀鮫在夏季被網住,然後曬乾並儲存在海帶袋中。納塔胡地區仍將其作為目標,超過80%的紐西蘭漁獲量是在納塔胡地區的水域捕獲的。
物種危害
米氏葉吻銀鮫的長脊柱位於第一條背鰭的前面,用於抵禦潛在的掠食者。人類在處理這條魚時應格外小心,以免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