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女詩人。原名盧西拉·戈多伊·阿爾卡亞加,生於聖地亞哥以北的埃爾基河谷,死於紐約。父親早逝。早年獨立謀生,靠自學獲得文化知識。14歲開始發表詩作。17歲時與一個鐵路職員戀愛,對方由於不得志而自殺。對死者的懷念成為她初期創作的題材,作品充滿哀傷的情調。1911至1919年在家鄉從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獲聖地亞哥花節詩歌比賽第一名。1918至1920年任阿雷納斯角女子中學校長。1921年在聖地亞哥主持女子中學。1922年應邀參與墨西哥的教育改革。同年發表第一部詩集《孤寂》,筆觸細膩感人,突破當時風行於拉丁美洲的現代主義詩歌的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斯特拉爾,G.
- 出生地:聖地亞哥以北的埃爾基河谷
- 代表作品:《死的十四行詩》
- 原名:盧西拉·戈多伊·阿爾卡亞加
正文,配圖,
正文
智利女詩人。原名盧西拉·戈多伊·阿爾卡亞加,生於聖地亞哥以北的埃爾基河谷,死於紐約。父親早逝。早年獨立謀生,靠自學獲得文化知識。14歲開始發表詩作。17歲時與一個鐵路職員戀愛,對方由於不得志而自殺。對死者的懷念成為她初期創作的題材,作品充滿哀傷的情調。1911至1919年在家鄉從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死的十四行詩》獲聖地亞哥花節詩歌比賽第一名。1918至1920年任阿雷納斯角女子中學校長。1921年在聖地亞哥主持女子中學。1922年應邀參與墨西哥的教育改革。同年發表第一部詩集《孤寂》,筆觸細膩感人,突破當時風行於拉丁美洲的現代主義詩歌的風格。1924年應邀赴美講學,以後在拉美和歐洲一些國家任領事。1930年發表《藝術十條原則》,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無神論的藝術;美就是上帝在人間的影子;美是指靈魂的美,美即是憐憫和安慰。此後她的詩歌創作有明顯的轉變,從個人的憂傷轉向人道主義的博愛。詩集《有刺的樹》(1938)為貧苦人們的不幸大聲疾呼,為猶太民族的遭遇表示不平,為窮苦兒童祈求憐憫,這一創作傾向對拉丁美洲抒情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45年 9月“因為她那富於強烈感情的抒情詩歌,使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徵”而獲諾貝爾文學獎金,成為拉丁美洲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第一人。晚年曾任駐聯合國特使。1955年出版的詩集《葡萄壓榨機》,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此外還寫過一些有關文化與國際和平運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