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洛什·楊索

米克洛什·楊索

米克洛什·楊索,導演,出生於匈牙利,代表作《紅軍與白軍》《紅色讚美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克洛什·楊索
  • 外文名:Miklós Jancsó
  • 國籍:匈牙利
  • 出生地:匈牙利
  • 職業導演
  • 代表作品:《紅軍與白軍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從60其它年代初從事長片創作開始,楊索先後拍攝了《我曾如此來過》(My Way Home, 1964)、《無望的人們》(The Roundup, 1966)、《紅軍與白軍》(The Red and the White, 1967)、《靜默與呼喊》(Silence and Cry, 1968)、《上帝的羔羊》(Agnus Dei, 1970)、《紅色讚美詩》(Red Psalm, 1971)和《厄勒克特拉》(Elektra, 1974)等一批較具影響的作品。
除了鮮明的政治、歷史主題之外,楊索影片的電影語言也極具個人風格:構圖具有鮮明的表現主義色彩,其最常見的畫面都是由廣闊的平面與強烈的黑白對比組成,《紅軍與白軍》中楊索就利用空曠的草原就景深錯落的線條營造出蕭瑟淒涼的悲觀與絕望;大量超長鏡頭的運用,楊索的影片中經常出現一些長達數分鐘的長鏡頭,與侯孝賢蔡明亮等人固定機位的“場景長鏡”不同的是,楊索喜歡舞蹈般地進行高難度的移動攝影,完成極具觀賞效果的“畫面內蒙太奇”以取代常規的剪下。在60年代末期的作品中,楊索已完全陷入自己創造的表現形式當中,將連續鏡頭的技巧推向了極端,《焚風》一片只有9個鏡頭,而《靜默與呼喊》也只由11個鏡頭組成。
據國外媒體報導,匈牙利著名導演米克羅斯-楊素(Miklos Jancso)於本周五因病去世,享年92歲。匈牙利電影藝術家協會(Association of Hungarian Film Artists)宣布了楊素去世的訊息,楊素長期染病,最終在本周五因病去世。
匈牙利著名導演楊素本周五因病去世楊素是匈牙利影壇的旗幟人物,早年從事新聞紀錄片工作,上世紀六十年代憑藉多部佳作為世界影壇認可。他對於長鏡頭的運用為不少電影人推崇,擅長用美妙的電影形式展現醜惡殘酷的內容,質疑戰爭、權利、暴力的重要性。在上世紀60年代,楊素的名字常常和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等電影大師相提並論。
楊素的代表作包括《紅色讚歌》(Red Psalm)、《紅軍和白軍》(Csillagosok,katonak)等影片,曾憑藉《紅色讚歌》贏得1972年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0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人物評價

從作品的影響和風格的樹立上來講,楊索是匈牙利新浪潮運動當之無愧的旗手。在從事電影工作之前,楊索曾攻讀過人種學、法學和藝術史,並拍攝過一些紀錄片。豐富的受教經歷和東歐政局的特殊形勢都對他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楊索大部分影片都來源於匈牙利或東歐的史實,且多與戰爭、鎮壓、迫害、恐怖等政治事件相關,“人與權力”是他創作的核心主題,而影片裡也找不到傳統意義上的主人公,取而代之的是人與人、勢力與勢力之間的相互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