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天文通識》是2020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簡明天文通識
- 作者:[美]麥可·西茲,[美]達納·巴克曼
- 類別:科普讀物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7060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我們對浩瀚的宇宙總是充滿了好奇:我們身處何處?我們參與了怎樣的宇宙演化?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在億萬年後又會位於何處?——天文學告訴了我們科學的答案。
為了讓這些複雜的宇宙問題,都能有一個簡單的答案。麥可·西茲和達納·巴克曼兩位物理和天文學教授,試圖以“概念圖+信息圖表”的方式呈現高密集知識,讓讀者解開宇宙謎團和科學謎題,深入“看見”138億年的宇宙!
《簡明天文通識》便是這樣一本滿足人類好奇心的科普圖書。它是北美地區指定教科書,已經持續銷售40餘年,更新過14版,而這一本,便是目前為止更新的一本。這本書,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實現從0到1的飛躍,而對那些有了入門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協助他們完成從1到整體天文框架的進化。
在書中,匯集NASA、歐空局等官方機構圖片,在太空探測器傳回的天文圖以及藝術概念圖的直觀幫助下,與讀者一起探索宇宙故事,用生動好玩易理解的方式向普通讀者介紹宇宙世界。從觀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到深入理解宇宙的廣袤、力量和多樣性。在作者的筆下,宇宙和天文不是空曠的時空,而是到處都有“人”的身影,學習天文學,也是重新認識我們自己。
天文學的一大魅力還在於天文學家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他們隨時期待驚喜和給我們驚喜。所以,書中還儘可能納入新的圖片和新的發現、新的觀點,引領我們在入門課程中走向人類知識體系的更前沿。而超過800幅的前沿科普圖片 從淺入深的文字說明,更是如宇宙探索紀錄片充滿震撼,滿足了人類好奇心,科學解釋天文學。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告訴我們,儘管不了解這些並不妨礙我們繼續快樂生活,但收穫這些可貴的知識能令我們收穫探索和發現的快樂與新奇,以及更加踏實地過好每一天。這也正是科學的魅力。
這本書適合有好奇心、有求知慾、有幽默感、有腦洞的讀者。
此外,全書四色彩印,高清還原圖片質感,採用裸脊鎖線裝幀,180°攤開,讓讀者享受更佳閱讀體驗。
圖書目錄
寫給學生 VII
部分 天 空
1 此時此地 003
1-1 我們位於什麼地方? 003
1-2 現在是什麼時間? 008
1-3 為什麼要學習天文學? 009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1 科學方法 010
我們是什麼?1 參與者 010
2 天空說明書 011
2-1 恆星 012
數字推理2-1 星等 016
2-2 天空及其運動 017
概念藝術2A 周圍的天空 018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2-1 科學模型 020
我們是什麼?2 踏上旅程 021
3 太陽和月球的周期 022
3-1 太陽的周期 023
3-2 天文現象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025
概念藝術3A 四季循環 026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3-1 偽科學 028
3-3 不斷變化的月球 030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3-2 證據是科學的基礎 030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3-3 科學論證 031
概念藝術3B 月相 034
數字推理3-1 小角度公式 036
我們是什麼?3 記分員 041
4 現代天文學的起源 042
4-1 古典天文學 043
4-2 哥白尼革命 044
概念藝術4A 古代的宇宙模型 046
4-3 行星的運動 049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4-1 科學革命 050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4-2 假說、理論與定律 054
4-4 伽利略·伽利雷 056
4-5 艾薩克·牛頓和軌道運動 059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4-3 因與果 062
數字推理4-1 環繞速度 063
概念藝術4B 軌道 064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4-4 通過預測來驗證假說 068
我們是什麼?4 思考者 068
5 光與望遠鏡 069
5-1 輻射:來自太空的信息 070
5-2 望遠鏡 07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5-1 解析度和精度 077
數字推理5-1 望遠鏡的能力 078
5-3 地球上的天文台:光學天文台和射電天文台 078
概念藝術5A 現代光學望遠鏡 080
5-4 機載天文台和空間天文台 084
5-5 天文儀器和技術 087
我們是什麼?5 好奇心 092
第二部分 恆 星
6 原子與光譜 095
6-1 原子 096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6-1 量子力學 098
6-2 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099
數字推理6-1 黑體輻射 102
6-3 認識光譜 102
概念藝術6A 原子光譜 104
數字推理6-2 都卜勒公式 107
我們是什麼?6 觀星者 108
7 太 陽 109
7-1 太陽大氣 110
7-2 太陽活動 116
概念藝術7A 太陽黑子和太陽磁周 118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7-1 確認和統一 122
7-3 太陽核聚變 123
概念藝術7B 太陽活動和日地關聯 124
數字推理7-1 氫聚變 127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7-2 科學信念 130
我們是什麼?7 陽光 130
8 恆星家族 131
8-1 恆星的距離 132
數字推理8-1 視差和距離 133
8-2 視亮度、內稟亮度和光度 134
數字推理8-2 星等和距離 135
8-3 恆星光譜 136
8-4 恆星的大小 140
數字推理8-3 光度、半徑和溫度 141
8-5 恆星的質量—雙星 145
數字推理8-4 雙星的質量 146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8-1 推理鏈 147
8-6 恆星普查 151
概念藝術8A 恆星家族 15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8-2 基本科學數據 154
數字推理8-5 質光關係 156
我們是什麼?8 中等生物 156
9 恆星的形成和結構 157
9-1 星際介質 158
9-2 在星際介質中產生恆星 161
概念藝術9A 三種星雲 16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9-1 區分事實與假說 167
概念藝術9B 獵戶星雲中恆星的形成 168
9-3 初期恆星體和原恆星盤 170
概念藝術9C 觀測初期恆星體和原恆星盤 172
9-4 恆星結構與核聚變 175
9-5 主序星 178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9-2 數學模型 179
數字推理9-1 恆星的預期壽命 181
我們是什麼?9 解釋者 181
10 恆星的死亡 182
10-1 巨星 183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0-1 尋找終極原因 186
10-2 下主序恆星 188
概念藝術10A 星團和恆星演化 190
概念藝術10B 行星狀星雲和白矮星的形成 194
10-3 雙星系統的演變 196
10-4 大質量恆星的死亡 199
我們是什麼?10 星塵 206
11 中子星和黑洞 207
11-1 中子星 208
概念藝術11A 脈衝星的燈塔模型 21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1-1 假說、理論和證據 218
11-2 黑洞 219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1-2 針對科學欺詐行為
進行審核 223
11-3 緻密天體的吸積盤和噴流 225
我們是什麼?11 平平無奇 227
第三部分 星 系
12 銀河系 231
12-1 銀河系的發現 23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2-1 定標 236
12-2 銀河系的結構 237
12-3 旋臂和恆星的形成 241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2-2 自然過程 246
12-4 星系核 246
12-5 銀河系的起源和歷史 247
概念藝術12A 人馬座A* 248
我們是什麼?12 銀河系之子 255
13 星系:正常星系和活動星系 256
13-1 星系家族 257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3-1 科學分類 258
13-2 測量星系的特性 259
概念藝術13A 星系分類 260
數字推理13-1 哈勃定律 263
13-3 星系的演化 267
概念藝術13B 相互作用的星系 268
13-4 活動星系核和類星體 27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3-2 統計證據 273
概念藝術13C 星系噴流和射電瓣 274
13-5 星系盤、噴流、爆發和星系演化 277
我們是什麼?13 改變
282
14 現代宇宙學 283
14-1 介紹宇宙 284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4-1 通過類比進行推理 286
14-2 大爆炸理論 288
數字推理14-1 宇宙的年齡 288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4-1 科學:知識的體系 295
14-3 空間與時間,物質與引力 295
概念藝術14A 時空的本質 298
14-4 21世紀的宇宙學 30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4-2 願望不會成真 304
我們是什麼? 14 產物 310
第四部分 太陽系
15 太陽系的起源與太陽系外行星 313
15-1 偉大的起源鏈 314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5-1
兩類假說:災難說與演化說 315
15-2 太陽系調查 316
概念藝術15A 類地行星與類木行星 318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5-2
從證據和假設出發重構過去 321
15-3 行星構建的來龍去脈 323
15-4 環繞其他恆星的行星 329
我們是什麼? 15 行星漫步者 335
16 地球和月球:比較行星學的基礎 336
16-1 類地行星旅行指南 337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6-1
理解行星:跟隨能量的腳步 339
16-2 地球 340
概念藝術16A 活躍的地球 34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6-2
科學家:彬彬有禮的懷疑論者 345
16-3 月球 348
概念藝術16B 隕擊作用 350
我們是什麼? 16 想像工程師 355
17 水星、金星和火星 356
17-1 水星 357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 17-1
假說與理論將細節統一到一起 359
17-2 金星 360
概念藝術17A 火山 364
17-3 火星 366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7-2
現在是通往過去的鑰匙 374
概念藝術17B 好的行星是如何變糟的 376
我們是什麼? 17 舒適的地球人 378
18 外太陽系 379
18-1 外太陽系旅行指南 380
18-2 木星 381
概念藝術18A 木星的大氣 384
18-3 土星 389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8-1 資助基礎研究 391
概念藝術18B 土星的冰環 394
18-4 天王星 396
18-5 海王星 398
概念藝術18C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環 400
18-6 冥王星與柯伊伯帶 404
我們是什麼? 18 困境 407
19 隕星、小行星和彗星 408
19-1 流星體、流星和隕星 409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19-1 選擇效應 411
19-2 小行星 413
概念藝術19A 觀測小行星 414
19-3 彗星 418
概念藝術19B 觀測彗星 422
19-4 小行星和彗星引起的撞擊 424
我們是什麼?19 靶子 427
第五部分 生命
20 太空生物學:地外生命 431
20-1 生命的本質 432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20-1 科學解釋的本質 433
概念藝術20A DNA:生命密碼 434
20-2 宇宙中的生命 436
20-3 宇宙中的智慧生命 444
我們是如何知道的?20-2 不明飛行物和外星人 444
我們是什麼? 20 物質與精神 448
後 記 449
附錄A—單位與天文學數據 451
附錄B—觀察天空 458
術語參考釋義 461
作者簡介
[美]麥可·西茲(Michael A.Seeds),物理和天文學教授,曾任職於賓夕法尼亞州蘭卡斯特的富蘭克林和馬歇爾學院。1989年,他獲得了富蘭克林和馬歇爾學院Lindback傑出教學獎。他開創了關於古代天文學和哥白尼革命的高級課程。他的研究興趣集中在變星和天文望遠鏡的自動化。;.;[美]達納·巴克曼(Dana Backman),從1991年到2003年在賓夕法尼亞州蘭卡斯特的富蘭克林和馬歇爾學院的物理和天文學系任教。他在跨學科基礎課程中開辦並教授了一門名為“宇宙中的生命”的課程。現在於聖克拉拉大學教授太陽系天文學導論,並在史丹福大學的繼續研究計畫中教授天文學、天體生物學和宇宙學課程。他的研究興趣集中在行星形成的紅外觀測,附近恆星周圍的碎片盤模型,以及太陽系柯伊伯帶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