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近年來,在配電網領域的研究項目、研究成果以及建設項目非常豐富,但是這種繁榮景象中也隱藏著浮躁。一些項目中存在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為了創新而創新、盲目求大求全求豪華、刻意創造新概念、盲目追求時髦概念、將尚不成熟的科技示範項目過早地大面積推廣等錯誤傾向。正值國家加大配電網投資力度的大好時期,為了避免上述浮躁誤導了建設者造成巨大的浪費,本書作者深感時間的緊迫性,已經先將主要思想在《供用電》期刊以“簡單配電網”為專輯作為系列論文連載出來以饗讀者,收到熱烈反響。從反饋信息了解到供電企業普遍認為“簡單”兩字抓住了關鍵、系列論文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作者已收到大量要求培訓和指導的邀請,這使本書作者深受鼓舞。 在本書中,作者將更加深入系統地闡述採用簡單方法解決配電網問題和避免複雜化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並詳細描述各個電力公司的典型實踐案例。
作者簡介
劉健(1967—),
陝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領軍人才,三秦人才,Senior Member of IEEE。長期從事配電網相關領域研究,21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出版了《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網故障定位與供電恢復》、《
複雜配電網簡化分析與最佳化》、《
配電網理論及套用》、《
配電網繼電保護與故障處理》等18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理論成果被同行們廣泛正面引用。
內容簡介
前言第一部分 技術篇第1章 簡單化的主要途徑1.1 降低規模1.2 減少維護工作量1.3 避免盲目追求先進技術1.4規劃設計不刻意追求細節1.5減少尚不明確的預留資源1.6遵循公共標準和儘量避免專門定製1.7其他簡化途徑第2章 利用自然適應性改善配電網的性能2.1採用固定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2.2自然適應法解決農網電壓質量問題2.3發揮自然適應性的運行方式安排2.4 分散式電源的自然消納能力第3章 發揮本地控制作用改善配電網的性能3.1 利用繼電保護實現快速故障處理3.2 自動重合閘控制3.3 備自投3.4 分散式電源的本地控制消納方式第4章 將一些指標當作資源 4.1 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自動化終端配置規劃4.2 充分利用電壓指標第5章 不必追求5.1出線斷路器瞬時速斷保護下的繼電保護配合問題5.2 套用
故障指示器提高自動化覆蓋面5.3 配電自動化指標不必追求第6章 利用冗餘提高容錯能力6.1“三取二”原則6.2 提高相間短路故障定位的容錯性6.3 提高單相接地定位的容錯性6.4 提高電話報修故障研判的容錯性第7章 協調控制儘量簡單化7.1儘量不依賴通信網路7.2儘量採用固定的控制策略7.3儘量減少控制對象7.4儘量減少控制次數第8章 工程分析方法8.1最佳化法8.2 魯棒性評估8.3 不確定性分析第二部分 套用篇第9章 配電網繼電保護配合套用9.1多級級差配合模式的套用9.2多級分段電流保護配合模式的套用9.3 混合配合模式的套用第10章 自動裝置在配電網中的套用10.1自動重合閘控制及其改進10.2 備用電源自動投切的套用第11章 改善電壓質量方面的套用11.1固定電容器最佳化配置11.2 固定電容器與線路改造相結合11.3 分散式電源提供無功服務第12章 簡單實用的配電自動化12.1 通信方式選擇12.2 電源提取12.3 集中、分布、就地相結合12.4 雲技術與基層套用簡單化第13章 單相接地定位13.1 集中智慧型套用方案13.2 分布智慧型套用方案第14章 提高運行效率14.1 模式化接線14.2 模式化故障處理第15章 配電網架規劃15.1 網架結構15.2 分段15.3 聯絡第16章 配電終端的可靠性保障16.1 低功耗設計16.2 集成化設計16.3 備用與多重化16.4 儲能元件16.5電磁兼容設計16.6自診斷與自恢復。
圖書目錄
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篇 思 想 篇
1 能使配電網的問題簡單化的主要途徑
1.1 規模小的系統更加簡單
1.2 維護少的系統更加簡單
1.3 先進的技術未必更簡單
1.4 規劃設計中不刻意追求細節更簡單
1.5 減少尚不明確的預留資源更簡單
1.6 遵循公共標準和避免專門定製更簡單
1.7 其他簡化途徑
1.8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2 利用自然適應性改善配電網的性能
2.1 油田配電網無功補償
2.3 利用自然適應性解決農村配電網電壓質量問題
2.4 發揮自然適應性的運行方式
2.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3 發揮本地控制作用改善配電網的性能
3.3 發揮備自投的作用
3.4 分散式電源的本地控制消納方式
3.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4 將一些指標當作資源以簡化配電網
4.1 面向可靠性的配電自動化終端配置規劃
4.2 將電壓指標作為資源
4.3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5.1 變電站出線斷路器配置瞬時速斷保護情況下饋線的繼電保護配合問題
5.2 套用故障指示器提高自動化覆蓋面
5.3 配電自動化指標亦不必追求
5.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6 利用冗餘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容錯能力
6.1 “三取二”原則
6.2 採用貝葉斯法提高容錯能力
6.3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7 配電網的協調控制需儘量簡單化
7.1 儘量不依賴通信網路
7.2 儘量採用固定的控制策略
7.3 儘量減少控制對象
7.4 儘量減少控制次數
7.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篇 研 究 篇
8 利用自然適應性解決配電網電壓和線損問題
8.1 部分電纜替代法解決農村配電網電壓質量問題
8.2 固定電容器與線路改造相結合解決農村配電網電壓質量問題
8.3 針對油田負荷特性的固定電容無功補償降損技術
8.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9 充分發揮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作用
9.1 配電網繼電保護配置模式及其選擇原則
9.2 配電網繼電保護配置規劃
9.3 繼電保護配合提高配電自動化故障處理性能
9.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10 分散式電源應對技術
10.1 分散式電源接入對配電網的影響和消納方式
10.2 分散式電源的自由消納方式
10.3 分散式電源的本地控制消納方式
10.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11 海島配電網防災減災研究及應對措施
11.1 海島自然災害對配電網的影響
11.2 海島配電網防災減災技術原則
11.3 提高配電線路建設標準的經濟性分析
11.4 靈敏度分析
11.5 海南配電網防災減災應對措施
11.6 海南配電網防災減災建設改造效果
11.7 本章小結
第三篇 實 踐 篇
12.1 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
12.2 配電自動化終端數量確定方法
12.3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差異化規劃
12.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13.1 佛山供電局實用型配電自動化建設實踐
13.2 中山供電局實用型配電自動化建設實踐
13.3 貴陽供電局就地型饋線自動化建設實踐
13.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14 低負荷密度供電區域實用型配電自動化實踐
14.1 低負荷密度供電區域配電自動化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思路
14.2 實用型配電自動化建設實踐方案
14.3 本章小結
15 北京架空線路級差配合就地型饋線自動化
15.1 規劃原則及繼電保護配置
15.2 饋線自動化的實現
15.3 套用效果
15.4 本章小結
16 智慧型接地配電系統
16.1 問題的提出
16.2 基本原理
16.3 關鍵技術問題
16.4 例子
16.5 智慧型接地裝置的結構形式
16.6 智慧型接地裝置的接入方式
16.7 繼電保護
16.8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17 利用快速開關解決配電網問題
17.1 “首波開斷”關鍵技術
17.2 無損深度限流
17.3 採用快速開關的串聯補償
17.4 基於快速開關的自動解列裝置
17.5 基於快速開關的電壓暫降快速隔離
17.6 基於快速開關的一體化成套快切裝置
17.7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