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迪安·米勒(Jan Dean Miller),1942年4月7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杜波依斯(Dubois),冶金和礦物加工技術領域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猶他大學艾弗·托馬斯教授。
簡·迪安·米勒於1964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礦物製備工程學士學位;1968年任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冶金系研究員;1966年獲得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冶金工程碩士學位;1968年—1972年任猶他大學冶金系助理教授;1969年獲得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冶金工程博士學位;1972年任加利福尼亞州利弗莫爾·勞倫斯實驗室工程師;1972年—1978年任猶他大學冶金系副教授;1978年—2000年任猶他大學冶金系教授;1985年任猶他大學化學與燃料工程系兼職教授;1987年—1992年任猶他大學高級煤炭技術中心副主任;1988年—1990年任猶他大學USBM通用粉碎中心主任;199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7年—1999年任猶他大學煤炭加工技術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粒子科學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2000年起任猶他大學艾弗·托馬斯(Ivor D.Thomas)教授;2002年—2013年任猶他大學冶金工程系主任;201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簡·迪安·米勒主要從事礦物加工和選煤工藝領域的研究,專攻粒子系統、溶液化學、膠體與表面化學、環境處理技術。涉及濕法冶金、浮選化學和粒子技術方面的進一步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簡·迪安·米勒
- 外文名:Jan Dean Miller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杜波依斯(Dubois)
- 出生日期:1942年4月7日
- 畢業院校: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199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人物經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 學術論著
- 發明專利
授權時間 | 專利名稱 | 專利號 |
---|---|---|
1976年6月29日 | Selective Removal of Bismuth from Oxidized Particulate Materials | 3966461 |
1978年9月19日 | Acid Ferric Sulfate Leaching of Copper Sulfide Concentrate | 4115221 |
1978年10月17日 | Separation of Bitumen from Dry Tar Sands | 4120776 |
1981年7月21日 | Air–Sparged Hydrocyclone and Method | 4279743 |
1982年8月10日 | Process for Enhanced Leaching of Minerals | 4343773 |
1983年8月9日 | Flotation Apparatus & Method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a Fluid Suspension | 4397741 |
1983年8月16日 | Flotation Apparatus & Method for Achieving Flotation in a Centrifugal Field | 4399027 |
1983年10月18日 | Process for Separating High Viscosity Bitumen from Tar Sands | 4410417 |
1988年9月27日 | Ion Exchange Extraction of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Anions by the Control of the Basicity of AmineExtractants | 4774003 |
2012年1月17日 | Magnetic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for Adsorption of Solutes from Solution | 8097185 |
2014年10月28日 | Methods for Agglomerating Ores | 8871004 |
2015年3月17日 | Fluid-Sparged Helical Channel Reac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8980196 |
2020年12月22日 | Composite Solid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 10873106 |
- 學術交流
時間 | 學術活動名稱 | 舉辦地 |
---|---|---|
1976年2月 | 銅提取和精煉國際研討會 | 美國拉斯維加斯 |
1979年6月 | 國際礦物加工大會 | 波蘭華沙 |
1979年10月 | 第一屆拉丁美洲浮選大會 | 智利康塞普西翁 |
1983年 | 第三屆國際濕法冶金研討會 | 美國亞特蘭大 |
1983年3月 | 第三屆國際濕法冶金研討會 | 美國亞特蘭大 |
1985年6 | 國際礦物加工大會 | 法國坎城 |
1986年4月 | 國際粒子技術會議 | 德國紐倫堡 |
1987年10月 | 第五屆分離科學與技術研討會 | 美國諾克斯維爾 |
1988年4月 | 貴重金屬和稀有金屬國際研討會 | 美國阿爾伯克基 |
1988年9月 | 美國化學學會第196屆全國會議 | 美國洛杉磯 |
1990年5月 | 第三屆有色金屬萃取冶金大會 | 墨西哥 |
1991年10月 | 第四屆國際分離技術會議 | 美國夏威夷 |
1993年7月 | 第93屆亞太礦物會議 | 印度尼西亞萬隆 |
1994年5月 | 第十二屆國際煤炭籌備大會 | 波蘭克拉科夫 |
1994年8月 | 美國化學學會第208屆全國會議 | 美國華盛頓 |
2018年9月 | 第29屆國際礦物加工大會(IMPC2018) | 俄羅斯莫斯科 |
- 科研獎勵
時間 | 獲獎項目 | 獎勵名稱 |
---|---|---|
1974年 | Surface Deposit Effects in the Kinetics of Copper Cementation by Iron | Marcus A.Grossman最佳論文獎 |
1985年 | Importance of Bitumen Viscosity in the Hot–Water Processing of Domestic Tar Sands | Taggart最佳論文獎 |
1988年 | Selective Flotation of Fossil Resin from Wasatch Plateau High Volatile Bituminous Coal | Stefanko最佳論文獎 |
1988年 | Solvation Extraction and Electrodeposition of Gold from Cyanide Solutions | 萃取冶金技術最佳論文獎 |
2003年2月 | Flue Gas Treatment for SO2 Removal with AirSparged Hydrocyclone Technology | Stefanko最佳論文獎 |
2005年 |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Particulates inMineral Processing Systems by Cone Beam X-ray Microtomography | Taggart最佳論文獎 |
2016年6月 | Molecular Features of Water Films Created with Bubbles at Silica Surfaces | 表面創新獎(2015年期刊最佳論文獎) |
2016年10月 | Opportunities for Plant-site 3D Coarse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with Automated High-Speed X-ray Tomography | Taggart最佳論文獎 |
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 培養成果
- 講學講座
時間 | 講座名稱 | 合作院校 |
---|---|---|
2007年9月 | “The 3D Analysis of Multiphase Particles and Packed Particle Beds by Cone Beam X-ray Microtomography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Mineral Processing Systems”和“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Interfacial Chemistry inNaturally Hydrophobic Mineral Systems”學術報告 | |
2011年3月 | “3D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Multiphase Particulate Systems Using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學術報告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1977年 | 范·迪斯特金獎(van Diest Gold Medal) |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 |
1989年6月 | 傑出研究獎 | 猶他大學 |
1992年2月 | SME傑出會員獎 | 美國採礦冶金與勘探學會(SME) |
1993年 | ||
1994年5月 | 傑出成就獎章 |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 |
1997年2月 | AIME礦業教育獎 | 美國採礦冶金與石油工程師學會 |
2000年 | 傑出教學獎 | 猶他大學礦業與地球科學學院 |
2003年10月 | 弗蘭克·阿普蘭獎(Frank Aplan Award) | 美國採礦冶金與勘探學會(SME) |
2006年 | 猶他州科學技術獎章 | 猶他州政府 |
2007年4月 | 比勒陀利亞大學榮譽博士 | |
2010年5月 | 格但斯克大學榮譽博士 | |
2014年 | 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 |
2015年 | 羅森布拉特卓越獎(Rosenblatt Prize for Excellence) | |
2017年 | ||
2018年 | ||
2018年 | 終身成就獎 | 國際礦物加工大會組委會 |
2019年 | ||
2019年 | 傑出中美友誼專業獎 | |
2021年 | TMS研究員獎 | 美國礦物金屬和材料學會(TMS) |
- | Robert·H·Richards獎 | 美國採礦冶金與石油工程師學會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91年—1994年 | Taggart Award獎委員會委員 |
1994年—1995年 | Antoine M.Gaudin獎委員會委員 |
1995年 | Antoine M.Gaudin獎委員會主席 |
1999年—2002年 | Wadsworth獎委員會委員 |
2001年 | Richards獎委員會委員 |
2002年—2003年 | Wadsworth獎委員會委員 |
2003年—2004年 | Richards獎委員會 |
1983年 | 第三屆國際濕法冶金研討會聯席主席 |
1978年 | 智利聖地亞哥礦業和冶金研究中心顧問 |
2002年 | 美國能源部高級分離技術中心(CAST)現場協調員 |
2007年9月 | 中南大學名譽教授 |
2009年 | 雲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發展戰略顧問 |
2012年7月 | 青海大學化工學院名譽教授 |
2011年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
2011年 | 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
2019年 | 山西大學特聘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