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簠粱
- 拼音:fǔ liánɡ
- 含義:盛在簠中的飯食
- 類型:詞語
盛在簠中的飯食 [1] 類型 詞語。參考資料 1. 簠粱 .線上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4-30] 詞條標籤: 字詞 圖集 簠粱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
簠是中國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
簠(fu;音“第三聲”)出現於西周早期,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在戰國晚期以後消失。一般呈長方盒形,蓋身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為一體,分來則為兩個器皿。...
祭祀時盛放稻粱的器皿,方口。現收藏於都江堰文廟。...... 祭祀時盛放稻粱的器皿,方口。現收藏於都江堰文廟。目錄 1 基本信息 2 文物介紹 簠基本信息 編輯 收藏...
以保稻 (粱,萬年無)疆,叔朕 (眉壽,子子孫孫)ꀢ之寶。叔朕簠銘文大意 編輯 在十月第一個吉日庚午這一天,叔朕選用上好的銅料自做向神進獻的簠。祈望...
春秋叔朕簠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器文物。...... 簠長方形,直口,折壁,折壁上有獸頭環耳,腹較深,方...(粱,萬年無)疆,叔朕(眉壽,子子孫孫)『0022』之寶。...
此展品為仿製戰國晚期文物。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
邿召簠是春秋早期文物,出土于山東長清縣仙人台西周墓地(M3.9),通高17.8、口橫28、口縱24.5釐米。...
高26厘米,長31.3厘米 簠是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此器蓋與底均為相同的長方形,合而為一,分而為二。平口,上腹直壁、下為折腹壁...
豐白簠(豐伯叔父 簠)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藏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周代墓地出土了一件簠,即豐白簠。其中器與蓋形制、紋飾、盡寸相同,腹壁斜直,...
象首獸紋簠為周朝時期的一件青銅器文物。...... 《周禮·舍人》鄭注說:"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可知簠的用途。其基本形制為長方體,口外侈,平底...
此展品為元至正二十二年文物。高9.4厘米、口徑24厘米、底徑15.5厘米。簠有器身和蓋,上下合一。此簠缺蓋,器身略呈長方形,口沿外侈,腹部下收,底部有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