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燈

篾燈,即用竹篾編織而成的彩燈,是雲南鶴慶白族製作的民間竹編藝術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篾燈
  • 屬性:民間竹編藝術品
  • 流行地區:雲南鶴慶
  • 主料:生長在馬耳山陰坡冬霜過後的山竹
歷史由來,製作原料,編織手法,編織工藝,篾燈造型,

歷史由來

白族製作篾燈,據傳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是明朝初年屯田將士入鶴戍屯時傳入的。它的製作工藝頗為講究,一套流程,就是一部白族人民創作的藝術精典。
清朝年間,鶴慶的篾燈編織藝人有章、程、彭、趙等30餘家。民國年間,又增加了鄒、趙二家。建國後,僅剩趙泉、鄒師和李忍漢先生三人。篾燈編織,是鶴慶白族的一種絕技,篾燈本身,是一種藝術品,同時是一項傳統民族文化遺產。

製作原料

製作篾燈的主料,選用的是一種生長在馬耳山陰坡、冬霜過後的山竹。此種山竹具有不變形、不發裂、不霉變、不蟲蛀和質柔而韌的優點。匠人用料,又多選山竹中間優質的幾節精料。經剖青、鋸節、開片、烤烘、起薄、刮片、抽勻等流程,將竹加工成篾件。爾後,再經切篾、煮篾、染色、烤色等精加工成篾細件,便用其編織篾燈。

編織手法

鶴慶白族篾燈,分為寫實型和描圖型兩大類型。寫實型篾燈,即將燈編織成現實生活中存在之實物的造型。傳統的燈形有龍、鳳、魚、蝦、羊、兔、蜂、蝶、瓜、葫蘆、石榴、佛手、花瓶、繡球、荷花、鐘、鼎等近百種造型。
這類篾燈的藝術風格是造型誇張,蘊含著匠人奇妙豐富的想像,會意空間大,給人以豐富的想像和美感。其編織手法,採用了先橫(紋)後直(紋)、斜路進針、無頭(接頭)包沿、扭頭收邊的工藝流程。這樣,加強了篾燈的強度,使之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造型在變化中相對對稱,平衡中具有“意象”中的彈性。從外觀上看牢固而不粗糙,精巧而不單薄。篾燈雖粗獷而傳神,玲瓏而毓秀。
描圖型篾燈,是一種組合型的藝術型彩燈。先用竹篾製作出燈的造型“骨架”,再用篾絲編織成的“畫幅”像穿衣一樣,在“骨架”上編罩上“肌殼”,最後飾以篾絲編織的花草、絛墜、繡球、飄帶等配飾,便成為多姿多彩、玲瓏奇巧的彩燈。篾燈“骨架”的編織,採用的是寫實型篾燈的“包襯”工藝。即多層次包沿,不打眼穿榫,合理運用“四折三不要”(遇孤、角、邊、菱處折篾而不斷;不露接頭、不留斷痕、不重紋路)的原理。這種技藝,完全符合美學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操作程式,編織出的產品,富有裝飾性而又不流於繁瑣。

編織工藝

篾燈“肌殼”的“畫幅”編織工藝,俗稱繡編,即像繡花一樣的編織。編織的篾料,篾片薄如蟬翼,篾絲(稱筋)細似頭髮,在煮篾工藝流程中,人們便兌以不同的色彩礦物顏料,將其製成不同的篾料,宛若五彩繽紛的繡花絲線。匠人們的一雙巧手,就像繡花的花針,穿繫著千萬根“花線”,繡編出了一件件藝術精品。
首先,用穿織、插筋、穿絲、龜背(即加工為立體形)等編織工藝,編繡出按“肌殼”部位所需而設有圖像或圖案的“畫幅”。然後用絞織、穿絲等工藝,把“畫幅”編罩於“骨架”上。
爾後,將用龜背工藝編織的配飾,纏系在“肌殼”預留的部位上,即成大器、美觀的彩燈。配飾的編織工藝,採用的是龜背編織、縷空組合的技法,故造型顯得玲瓏活潑、華麗美觀。最後一道工序,稱之“布光”,就是在篾燈“肌殼”上編織出的圖像、圖案上,用針尖按圖刺出圖像。當彩燈中裝進點燃的蠟燭,光亮便從針眼中透出,“肌殼”上的圖像,圖案便成“光畫”,別有風韻。

篾燈造型

描圖篾燈的造型,分為單品和聯品兩類品目。單品為一盞燈一個題材,如壽星、魁星點斗、嫦娥奔月、大舜耕田等篾燈,因只表現一個人物或配以簡單的襯景,稱單品燈。聯品燈,乃多種景觀或幾個人物組合而成的“一燈多物”燈。傳統的聯品燈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祝梁化蝶、天仙配、龍鳳呈祥、桃園三結義、麻姑獻壽、三元及第等歷史人物、故事傳說和吉祥文化圖譜。這類彩燈,編織工藝奇巧,除使用了所有篾燈編織工藝外,還創造使用了單層編織布底、雙層編織造型、多層龜背“套色”編織法“描圖”。並將貝殼、珠子、玉片、銅飾等小飾物巧妙的編進圖中,增強了彩燈的裝飾美感。總之,描圖篾燈編織工藝精湛,造型多姿多彩,構圖誇張而栩栩如生,刻劃神態灑脫而韻味別具,色彩和諧而玲瓏剔透……地方民族特色濃郁,是白族藝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