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1.研究背景
現代意義的土地整治在中國經過了二十幾年的發展,其範疇、目標、內涵和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整治範疇上已由分散的土地開發整理向集中連片的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轉變,在整治目標上已由單純的補充耕地向建設性保護耕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相結合轉變,在整治內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數量為主向“數量管控、質量管理、生態管護”三位一體綜合管理轉變,在整治方式上已由以項目為載體向以項目、工程為載體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等政策的運用轉變,研究節地節水生態型土地整治規劃設計技術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2.研究目標
本項目針對土地整治規劃研究範式缺失、土地整治系統集成技術不完善、整治項目規劃設計尤其是節地、節水、生態化設計方面缺乏系統的規劃技術等問題,開展從診斷預警到系統管理的節地節水生態型土地整治系統化研究。
3.主要創新成果
項目基於土地整治本質功能再認知,構建了土地整治規劃研究的理論範式;集成了土地整治“診斷預警、項目選址、規劃設計、系統管理”系列技術;設計了“田路溝渠林”五位一體節地節水型土地整治規劃設計模式;開發了生態防護、景觀再造與聯合改良一體化的生態型土地整治規劃設計模式;集成了保質改良型土地整治規劃設計與施工技術。取得了4項軟體著作權、1項國家發明專利,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44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85人,技術人員1500餘人,培訓基層土地整治技術人員300餘人次,建立了12萬餘畝的土地整治技術示範區。
4.成果套用情況
在國內7個典型地區開展了示範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已在福建、新疆、貴州等區域推廣套用,成果推廣套用面積達20餘萬畝,成果套用前景廣闊。其中,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新湖農場、貴州荔波縣和關嶺縣建立了總面積近6000畝的西北、西南保質生態型土地整治技術示範區3個;山東東明縣套用土地整治資源環境效應診斷與預警技術,預警速度提高了30%,預警準確度達到90%;在福建建陽縣小湖鎮、山西聞喜縣後宮鄉、貴州關嶺縣套用節地節水綜合規劃技術,示範區增加有效耕地面積3%以上,節水提升5-8%;土地整治規劃設計信息系統在豐順縣土地整治項目的選址、規劃設計與項目管理中進行了套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成果效益
項目關鍵技術經示範和適應性改革後能夠在我國40%以上的土地整治區內適用,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成果顯著提高了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維護國家的水土與糧食安全;改善了整治區的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提高環境效益;促進了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水土保持與景觀再造的有機結合,可以使資源更節約、環境更友好;提高了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民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