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是企業運營的照相機,記錄了企業運營的軌跡。財務也是企業運轉的儀錶盤,讀懂財務的語言,你會更好地掌控企業運轉的方向。本書專為沒有會計和金融背景,卻需要了解資金是如何運轉的人而寫。書中涵蓋了管理者日常所需的財務和金融知識,從財務工具、財務比率、現金流分析,到估值、股票期權、金融衍生品,同時也滿足一家企業從創立到成熟全程的財務管理需要,如選擇企業形式、管理各類資產、預算、成本及定價、投融資。書中引用了全球諸多企業的案例,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財務的概念和方法,提升決策水平,為商業創造價值。本書能幫助你:·分析、理解財務報表。·利用財務數據更好地做決策。·制定出真實、有效的預算。·更好地做出投資決策。·理解不同的估值技術。·更好地與財務人員交流。
基本介紹
- 書名:管理者需要的財務智慧(原書第5版)
- 作者:蘇珊·漢森(Susan Hansen)
- 原版名稱:Simply Finance:An Essential Guide to Finance for Non-Financial Managers(5th Edition)
- 譯者:張永冀 朱曼亞
- ISBN:978-7-111-58079-9
- 頁數:264頁
- 定價:4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11
- 開本:16開
目錄,前言,作者簡介,
目錄
第1章 引言/1
1.1 初識財務工具/1
1.2 常見的企業組織形式/3
1.3 要點/7
第2章 商業分析工具的演化/8
2.1 波士頓矩陣(約1970年)/8
2.2 資產剝離/10
2.3 管理層收購和槓桿收購/10
2.4 追求股東價值:解鎖股東財富/11
2.5 經濟增加值(EVA)/12
2.6 自殺式投資者與網際網路階段/14
2.7 提高股東回報/16
2.8 股份認購權/17
2.9 股份回購/17
2.10 削減成本必不可少/18
2.11 會計舞弊/18
2.12 平衡計分卡/21
2.13 要點/28
第3章 商業環境/29
3.1 利益和原則/30
3.2 成本-收益分析/30
3.3 企業的社會責任/31
3.4 要點/35
第4章 會計信息/36
4.1 會計過程和交易確認/36
4.2 會計模型的兩個重要限制/41
4.3 要點/42
第5章 財務報表/43
5.1 資產和負債的分類/45
5.2 有形固定資產/46
5.3 商譽、商標和其他無形資產/47
5.4 攤銷和減值/50
5.5 長期投資/51
5.6 收入和費用/51
5.7 資本支出VS.經營支出/52
5.8 要點/54
第6章 會計準則/56
6.1 會計框架/56
6.2 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58
6.3 會計原則/59
6.4 會計框架的其他方面/61
6.5 股票期權會計/64
6.6 要點/65
第7章 財務報表分析與解讀/67
7.1 經濟與經濟周期的分析/67
7.2 行業分析/69
7.3 決定行業盈利的五大競爭力/74
7.4 分析和解釋具體企業的財務信息/75
7.5 使用者需求/77
7.6 比率計算/78
7.7 比率的局限性/81
7.8 財務政策/82
7.9 股息政策/82
7.10 營運資本管理/82
7.11 營運資本政策/83
7.12 營運資本循環/83
7.13 要點/84
第8章 現金為王/85
8.1 自由現金流是什麼/86
8.2 現金流量周期/87
8.3 現金管理/89
8.4 風險管理/91
8.5 要點/92
第9章 成本、定價、競爭/93
9.1 確定成本/93
9.2 分配製造費用/98
9.3 一次性契約的相關費用、業務開發和收購/103
9.4 定價策略/104
9.5 要點/107
第10章 財務目標與戰略/108
10.1 計畫和預算之間的聯繫/108
10.2 預算作為管理工具/109
10.3 預算效益/111
10.4 預算數字來自哪裡/112
10.5 預算不確定/115
10.6 我們應該如何預測/115
10.7 要點/117
第11章 預算過程/118
11.1 管理預算過程/118
11.2 預算過程/118
11.3 預算等級/119
11.4 預算的局限性/122
11.5 成功預算的六個條件/123
11.6 預算基礎/125
11.7 預算的類型/129
11.8 通過預算了解一家企業/129
11.9 預算編製作為規劃和管理的工具/131
11.10 要點/133
第12章 風險與收益/134
12.1 收益的計算/134
12.2 貨幣的時間價值/135
12.3 金融市場/142
12.4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147
12.5 要點/149
第13章 資本支出:投資決策/151
13.1 確定現金流/152
13.2 現金流的類型/153
13.3 名義現金流和實際現金流/154
13.4 估價方法/155
13.5 實物期權框架簡介/159
13.6 要點/162
第14章 籌資決策/163
14.1 債務還是權益/163
14.2 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166
14.3 長期融資來源/167
14.4 短期融資來源/169
14.5 要點/170
第15章 估值的準則/171
15.1 估值方法/173
15.2 要點/180
第16章 衍生品/181
16.1 衍生品的類型/182
16.2 風險管理框架/185
16.3 衍生品的價格/186
16.4 例子:看漲期權的定價/187
16.5 要點/190
附錄A 弗萊徹建築有限公司2012~2013年年度財務比率分析/191
附錄B 弗萊徹建築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財務報告/196
財務專業術語/254
1.1 初識財務工具/1
1.2 常見的企業組織形式/3
1.3 要點/7
第2章 商業分析工具的演化/8
2.1 波士頓矩陣(約1970年)/8
2.2 資產剝離/10
2.3 管理層收購和槓桿收購/10
2.4 追求股東價值:解鎖股東財富/11
2.5 經濟增加值(EVA)/12
2.6 自殺式投資者與網際網路階段/14
2.7 提高股東回報/16
2.8 股份認購權/17
2.9 股份回購/17
2.10 削減成本必不可少/18
2.11 會計舞弊/18
2.12 平衡計分卡/21
2.13 要點/28
第3章 商業環境/29
3.1 利益和原則/30
3.2 成本-收益分析/30
3.3 企業的社會責任/31
3.4 要點/35
第4章 會計信息/36
4.1 會計過程和交易確認/36
4.2 會計模型的兩個重要限制/41
4.3 要點/42
第5章 財務報表/43
5.1 資產和負債的分類/45
5.2 有形固定資產/46
5.3 商譽、商標和其他無形資產/47
5.4 攤銷和減值/50
5.5 長期投資/51
5.6 收入和費用/51
5.7 資本支出VS.經營支出/52
5.8 要點/54
第6章 會計準則/56
6.1 會計框架/56
6.2 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58
6.3 會計原則/59
6.4 會計框架的其他方面/61
6.5 股票期權會計/64
6.6 要點/65
第7章 財務報表分析與解讀/67
7.1 經濟與經濟周期的分析/67
7.2 行業分析/69
7.3 決定行業盈利的五大競爭力/74
7.4 分析和解釋具體企業的財務信息/75
7.5 使用者需求/77
7.6 比率計算/78
7.7 比率的局限性/81
7.8 財務政策/82
7.9 股息政策/82
7.10 營運資本管理/82
7.11 營運資本政策/83
7.12 營運資本循環/83
7.13 要點/84
第8章 現金為王/85
8.1 自由現金流是什麼/86
8.2 現金流量周期/87
8.3 現金管理/89
8.4 風險管理/91
8.5 要點/92
第9章 成本、定價、競爭/93
9.1 確定成本/93
9.2 分配製造費用/98
9.3 一次性契約的相關費用、業務開發和收購/103
9.4 定價策略/104
9.5 要點/107
第10章 財務目標與戰略/108
10.1 計畫和預算之間的聯繫/108
10.2 預算作為管理工具/109
10.3 預算效益/111
10.4 預算數字來自哪裡/112
10.5 預算不確定/115
10.6 我們應該如何預測/115
10.7 要點/117
第11章 預算過程/118
11.1 管理預算過程/118
11.2 預算過程/118
11.3 預算等級/119
11.4 預算的局限性/122
11.5 成功預算的六個條件/123
11.6 預算基礎/125
11.7 預算的類型/129
11.8 通過預算了解一家企業/129
11.9 預算編製作為規劃和管理的工具/131
11.10 要點/133
第12章 風險與收益/134
12.1 收益的計算/134
12.2 貨幣的時間價值/135
12.3 金融市場/142
12.4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147
12.5 要點/149
第13章 資本支出:投資決策/151
13.1 確定現金流/152
13.2 現金流的類型/153
13.3 名義現金流和實際現金流/154
13.4 估價方法/155
13.5 實物期權框架簡介/159
13.6 要點/162
第14章 籌資決策/163
14.1 債務還是權益/163
14.2 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166
14.3 長期融資來源/167
14.4 短期融資來源/169
14.5 要點/170
第15章 估值的準則/171
15.1 估值方法/173
15.2 要點/180
第16章 衍生品/181
16.1 衍生品的類型/182
16.2 風險管理框架/185
16.3 衍生品的價格/186
16.4 例子:看漲期權的定價/187
16.5 要點/190
附錄A 弗萊徹建築有限公司2012~2013年年度財務比率分析/191
附錄B 弗萊徹建築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財務報告/196
財務專業術語/254
前言
1.1 初識財務工具
數字驅動商業運行。這裡的數字指的是貨幣資金。任何市場活動都需要花費資金,任何投資都需要投入資金,每一個股東都想獲得資金回報。
商業的繁榮興衰取決於其產生的資金。做出高效商業決策的關鍵在於理解是什麼驅動商業產生現金流以及如何管理、使用這些現金流。
會計是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一般方式,它持續不斷地確認商業交易的過程。確認商業交易過程的會計規範複雜多樣,同一情景往往適用不止一條會計規範。
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於讓讀者深入了解會計記賬,在此我們不討論會計規範的複雜性。但本書會解釋一些常見的會計處理方法,讓讀者明白如何具體運用會計工具並明確這些會計工具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以下列舉了幾項製作會計報表前期準備過程中需要做的判斷: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品牌的淨資產溢價和商譽如何分配?
研發費用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我們應該為可能發生的壞賬(預防客戶無法支付應付賬款)做好準備嗎?
本書將會討論這些判斷對財務報表的不同影響。
1.1.1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會計可以劃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著重於確認和報告經濟業務,主要目的是為外部使用者提供企業會計信息以幫助其做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根據嚴格的準則編制,為維護外部使用者的利益,提供信息。管理會計則是為內部使用者提供企業會計信息,以便於內部使用者做出更好的經營管理決策。
一家企業必須設立財務會計,但不一定要設立管理會計。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管理會計,但是一家沒有管理會計的企業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管理會計側重於使用會計信息擬定企業發展戰略、管理和控制日常經營活動。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預算,預算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制訂成本計畫。企業通常會注意到它常常有"虧本出售的商品"。但是如果企業不知道費用的去向,可能會很晚才發現自己的某一產品或服務發生了虧損。了解企業的費用流向無疑可以讓企業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有效的數據分析能夠使企業獲得巨大的優勢。例如,企業可以通過收集的數據來分析顧客是被哪種媒體宣傳方式激發而購買產品的。
管理會計的目標並不是耗費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獲得精確無誤的信息,而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更好的信息基礎。管理會計的相關信息如預算、作業成本分配(ABC)和盈虧平衡分析。
財務管理與財務會計也不同,財務管理側重於考慮能夠增加股東權益的投資機會,以及為這些投資活動籌集資金的措施。財務管理工作是將企業戰略與財務實際情況統一起來。
可以說,財務管理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回答了"我們目前有哪些資源以及我們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價值"等問題。當然還包括撤回投資,例如處置一個表現不佳的商業項目。
現實中最常見的商業錯誤就是企業付出高額成本收購另一家企業。但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價值增加的機會:以超過被收購者預期但低於收購者預期的資金去收購一家企業。
1.1.2 財務和非財務衡量工具
財務是動態的,隨時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對企業具有重大的價值。近幾年來,財務管理工具不斷推動股東權益的增加。
多方面地衡量企業業績的方法正在替代單純的股東價值評論方法,非財務指標對公司長期發展至關重要。第2章所介紹的平衡計分卡就是典型的非財務衡量工具。
企業必須重視環境對經營管理決策的影響。雖然環境對決策的影響仍處於初級階段,但我們仍會討論相關的應對措施。
1.2 常見的企業組織形式
明確"法人實體"非常重要。每家企業都被視為單獨的實體,應當確認所有與其相關的商業交易,並且只以該實體作為會計主體。
個人在創業時必須結合行業環境以及業務特點選擇適合的法人形式或企業結構。
如果一家企業處於快速成長和發展期,必須考慮它的組織形式。因為資產從一種形式轉移到另一種形式要支付昂貴的費用,包括各種稅費。
在選擇組織形式時,應當諮詢律師和會計師的意見。不同的組織形式在法定債務、稅收和所有權轉讓三個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
接下來將會介紹在已開發國家中常見的幾種組織結構形式。
1.2.1 個人獨資企業
創立個人獨資企業較為迅速和容易,許多企業以個人獨資方式創立。個人獨資企業由個體承擔稅收和負債的無限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的優點是不需要審計和編制財務報告,但它的缺點在於所有者對企業負債承擔無限責任,而且轉移資產的所有權較為困難。簡單來說,個人獨資企業可能因任何其所擁有的事物被起訴,其商業活動也可使其破產。
1.2.2 合夥企業
合夥企業是由兩個及以上合伙人訂立合夥協定而成立的企業。合夥協定規定了利益分配方式、合伙人出資額的分配以及企業倒閉時合伙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合夥企業的納稅主體是其合伙人,因此企業本身並不需要就其利潤納稅,與個人獨資企業類似。
合夥企業的主要缺點在於每個合伙人對企業負債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即每個合伙人不僅承擔自己的負債,也承擔另一個合伙人的負債。因此,許多專業事務所都是合夥企業--這樣它們就無法限制自己所承擔的負債。
除非合夥企業被轉讓,否則無須接受審計。
1.2.3 信託企業
信託企業是為特定信託契約而建立的企業,例如受益人。建立信託的人是財產授予者,受託人負責為受益人按照信託契約管理信託資產。受託人為信託的所有負債承擔責任,並以私人資產擔保信託資產所無法承擔的負債。
信託企業具有一定的稅收優勢,受益人以個人身份納稅而信託收入以企業所得稅稅率納稅。但是,大多數稅收體制在面對向多數人分配收入存在的潛在漏洞時都是非常謹慎的。
需要強調的是,除非信託契約規定,否則信託企業無須接受審計。
1.2.4 公司制企業
公司制企業承擔有限責任,即股東以其出資額及未繳股本為限承擔企業的負債。
當企業面向個人發行股票時,認購股票的個人成為企業的股東。
企業可以先發行部分已繳股本,在日後補齊剩餘部分。如果一家企業上市,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獲得的新股份可以在二級市場(例如股票交易所)上出售;如果企業沒有上市,企業雖然仍可以被任何企業以任何所有權形式買賣,但是比起上市企業買賣較為困難,因為沒有一個可以確定企業價格的活躍市場。
企業遵照其註冊地適用的法定形式進行管理,例如澳大利亞2001年企業法案以及紐西蘭1993年企業法案中規定了繁多的管理條目需要企業遵守。
不像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與其所有者之間相互獨立。企業與股東之間是由公司章程來聯繫的,公司章程規定了一系列原則,例如企業目標、股票發行數和任命董事會成員的程式等。
所有者或股東任命董事會成員,董事會任命企業管理層。相較於其他組織形式,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方式賦予企業更多的靈活性,同時也能吸納更多的股東。
企業成功的關鍵在於有效的公司治理,近年來備受矚目的企業失敗案例皆源於治理弱化。有效的公司治理標準包括:道德規範、董事會任命、培訓和薪酬、董事會和管理層分離、管理層對董事會的信息匯報、董事會績效等。除此之外,外部審計與企業的重要關係同樣不該被忽視。
1.2.5 合資企業
合資企業是指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對其實施控制的非公司制企業。非公司制合資企業不同於公司制企業、合夥企業或者信託企業。合資企業建立在相關法律文書的基礎上,該法律文書規定了合資企業的具體管理者。投資者承擔無限責任,合資協定中有特殊規定的,則需承擔未來投資者的負債。
合資企業不是納稅實體,也不需要接受審計,協定中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合伙人因合資的關係不能隨意轉移資產,這是因為必須同時轉移利潤。
注意:
在大部分國家中,企業和信託機構的稅率非常低,通常低於個人獨資企業的邊際稅率,這便是成立一個企業或信託機構常見的動機。但是,必然存在一個一般性的反避稅的規定,如果企業的某項行為,其核心目的或最終結果是使稅務最小化,那么該行為會被判定為無效。
一旦建立合法的企業形式,該主體就應該確認與其相關的任何商業活動。本書中的圖表和例子都是以公司制企業的架構為基礎的。
1.2.6 企業融資
任何形式的企業都可以通過融資募集資金,包括營運資本。債權人會根據經濟實體償還本息的能力來評估貸款風險。有的經濟實體(例如公司制企業),只承擔有限責任,債權人就會察覺到相應風險並要求企業所有者提供個人或其他形式的安全保證,或者通過抵押資產保障安全。
其他類型的融資方式將會在第14章中進行討論。
1.3 要點
優秀的財務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財務會計對經濟業務的確認和披露是對外的,例如年度報告。
管理會計進行計畫、協調、控制,並提供對內部的報告,這是管理者做出最優經濟決策必不可少的信息。
財務管理著重分析投資機會,評估融資成本,增加企業價值。
創建企業需要選擇一個適當的組織形式,而法定債務、稅收和所有權轉讓是考慮如何選擇的三個關鍵要素。
數字驅動商業運行。這裡的數字指的是貨幣資金。任何市場活動都需要花費資金,任何投資都需要投入資金,每一個股東都想獲得資金回報。
商業的繁榮興衰取決於其產生的資金。做出高效商業決策的關鍵在於理解是什麼驅動商業產生現金流以及如何管理、使用這些現金流。
會計是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一般方式,它持續不斷地確認商業交易的過程。確認商業交易過程的會計規範複雜多樣,同一情景往往適用不止一條會計規範。
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於讓讀者深入了解會計記賬,在此我們不討論會計規範的複雜性。但本書會解釋一些常見的會計處理方法,讓讀者明白如何具體運用會計工具並明確這些會計工具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以下列舉了幾項製作會計報表前期準備過程中需要做的判斷: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品牌的淨資產溢價和商譽如何分配?
研發費用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我們應該為可能發生的壞賬(預防客戶無法支付應付賬款)做好準備嗎?
本書將會討論這些判斷對財務報表的不同影響。
1.1.1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會計可以劃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著重於確認和報告經濟業務,主要目的是為外部使用者提供企業會計信息以幫助其做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根據嚴格的準則編制,為維護外部使用者的利益,提供信息。管理會計則是為內部使用者提供企業會計信息,以便於內部使用者做出更好的經營管理決策。
一家企業必須設立財務會計,但不一定要設立管理會計。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管理會計,但是一家沒有管理會計的企業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管理會計側重於使用會計信息擬定企業發展戰略、管理和控制日常經營活動。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預算,預算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制訂成本計畫。企業通常會注意到它常常有"虧本出售的商品"。但是如果企業不知道費用的去向,可能會很晚才發現自己的某一產品或服務發生了虧損。了解企業的費用流向無疑可以讓企業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有效的數據分析能夠使企業獲得巨大的優勢。例如,企業可以通過收集的數據來分析顧客是被哪種媒體宣傳方式激發而購買產品的。
管理會計的目標並不是耗費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獲得精確無誤的信息,而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更好的信息基礎。管理會計的相關信息如預算、作業成本分配(ABC)和盈虧平衡分析。
財務管理與財務會計也不同,財務管理側重於考慮能夠增加股東權益的投資機會,以及為這些投資活動籌集資金的措施。財務管理工作是將企業戰略與財務實際情況統一起來。
可以說,財務管理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回答了"我們目前有哪些資源以及我們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價值"等問題。當然還包括撤回投資,例如處置一個表現不佳的商業項目。
現實中最常見的商業錯誤就是企業付出高額成本收購另一家企業。但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價值增加的機會:以超過被收購者預期但低於收購者預期的資金去收購一家企業。
1.1.2 財務和非財務衡量工具
財務是動態的,隨時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對企業具有重大的價值。近幾年來,財務管理工具不斷推動股東權益的增加。
多方面地衡量企業業績的方法正在替代單純的股東價值評論方法,非財務指標對公司長期發展至關重要。第2章所介紹的平衡計分卡就是典型的非財務衡量工具。
企業必須重視環境對經營管理決策的影響。雖然環境對決策的影響仍處於初級階段,但我們仍會討論相關的應對措施。
1.2 常見的企業組織形式
明確"法人實體"非常重要。每家企業都被視為單獨的實體,應當確認所有與其相關的商業交易,並且只以該實體作為會計主體。
個人在創業時必須結合行業環境以及業務特點選擇適合的法人形式或企業結構。
如果一家企業處於快速成長和發展期,必須考慮它的組織形式。因為資產從一種形式轉移到另一種形式要支付昂貴的費用,包括各種稅費。
在選擇組織形式時,應當諮詢律師和會計師的意見。不同的組織形式在法定債務、稅收和所有權轉讓三個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
接下來將會介紹在已開發國家中常見的幾種組織結構形式。
1.2.1 個人獨資企業
創立個人獨資企業較為迅速和容易,許多企業以個人獨資方式創立。個人獨資企業由個體承擔稅收和負債的無限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的優點是不需要審計和編制財務報告,但它的缺點在於所有者對企業負債承擔無限責任,而且轉移資產的所有權較為困難。簡單來說,個人獨資企業可能因任何其所擁有的事物被起訴,其商業活動也可使其破產。
1.2.2 合夥企業
合夥企業是由兩個及以上合伙人訂立合夥協定而成立的企業。合夥協定規定了利益分配方式、合伙人出資額的分配以及企業倒閉時合伙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合夥企業的納稅主體是其合伙人,因此企業本身並不需要就其利潤納稅,與個人獨資企業類似。
合夥企業的主要缺點在於每個合伙人對企業負債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即每個合伙人不僅承擔自己的負債,也承擔另一個合伙人的負債。因此,許多專業事務所都是合夥企業--這樣它們就無法限制自己所承擔的負債。
除非合夥企業被轉讓,否則無須接受審計。
1.2.3 信託企業
信託企業是為特定信託契約而建立的企業,例如受益人。建立信託的人是財產授予者,受託人負責為受益人按照信託契約管理信託資產。受託人為信託的所有負債承擔責任,並以私人資產擔保信託資產所無法承擔的負債。
信託企業具有一定的稅收優勢,受益人以個人身份納稅而信託收入以企業所得稅稅率納稅。但是,大多數稅收體制在面對向多數人分配收入存在的潛在漏洞時都是非常謹慎的。
需要強調的是,除非信託契約規定,否則信託企業無須接受審計。
1.2.4 公司制企業
公司制企業承擔有限責任,即股東以其出資額及未繳股本為限承擔企業的負債。
當企業面向個人發行股票時,認購股票的個人成為企業的股東。
企業可以先發行部分已繳股本,在日後補齊剩餘部分。如果一家企業上市,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獲得的新股份可以在二級市場(例如股票交易所)上出售;如果企業沒有上市,企業雖然仍可以被任何企業以任何所有權形式買賣,但是比起上市企業買賣較為困難,因為沒有一個可以確定企業價格的活躍市場。
企業遵照其註冊地適用的法定形式進行管理,例如澳大利亞2001年企業法案以及紐西蘭1993年企業法案中規定了繁多的管理條目需要企業遵守。
不像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與其所有者之間相互獨立。企業與股東之間是由公司章程來聯繫的,公司章程規定了一系列原則,例如企業目標、股票發行數和任命董事會成員的程式等。
所有者或股東任命董事會成員,董事會任命企業管理層。相較於其他組織形式,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方式賦予企業更多的靈活性,同時也能吸納更多的股東。
企業成功的關鍵在於有效的公司治理,近年來備受矚目的企業失敗案例皆源於治理弱化。有效的公司治理標準包括:道德規範、董事會任命、培訓和薪酬、董事會和管理層分離、管理層對董事會的信息匯報、董事會績效等。除此之外,外部審計與企業的重要關係同樣不該被忽視。
1.2.5 合資企業
合資企業是指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對其實施控制的非公司制企業。非公司制合資企業不同於公司制企業、合夥企業或者信託企業。合資企業建立在相關法律文書的基礎上,該法律文書規定了合資企業的具體管理者。投資者承擔無限責任,合資協定中有特殊規定的,則需承擔未來投資者的負債。
合資企業不是納稅實體,也不需要接受審計,協定中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合伙人因合資的關係不能隨意轉移資產,這是因為必須同時轉移利潤。
注意:
在大部分國家中,企業和信託機構的稅率非常低,通常低於個人獨資企業的邊際稅率,這便是成立一個企業或信託機構常見的動機。但是,必然存在一個一般性的反避稅的規定,如果企業的某項行為,其核心目的或最終結果是使稅務最小化,那么該行為會被判定為無效。
一旦建立合法的企業形式,該主體就應該確認與其相關的任何商業活動。本書中的圖表和例子都是以公司制企業的架構為基礎的。
1.2.6 企業融資
任何形式的企業都可以通過融資募集資金,包括營運資本。債權人會根據經濟實體償還本息的能力來評估貸款風險。有的經濟實體(例如公司制企業),只承擔有限責任,債權人就會察覺到相應風險並要求企業所有者提供個人或其他形式的安全保證,或者通過抵押資產保障安全。
其他類型的融資方式將會在第14章中進行討論。
1.3 要點
優秀的財務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財務會計對經濟業務的確認和披露是對外的,例如年度報告。
管理會計進行計畫、協調、控制,並提供對內部的報告,這是管理者做出最優經濟決策必不可少的信息。
財務管理著重分析投資機會,評估融資成本,增加企業價值。
創建企業需要選擇一個適當的組織形式,而法定債務、稅收和所有權轉讓是考慮如何選擇的三個關鍵要素。
作者簡介
蘇珊·漢森
紐西蘭註冊會計師,MBA(財務方向)。她非常熱情地幫助商務人士簡明清晰地了解、套用會計和金融知識。她於1980~1985年在如今被稱為"四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工作,隨後加入了華爾街投資銀行。她曾經擔任過項目經理、主管。1998年,她創立了一家財務培訓公司,目前從事顧問工作,同時擔任公司董事。
紐西蘭註冊會計師,MBA(財務方向)。她非常熱情地幫助商務人士簡明清晰地了解、套用會計和金融知識。她於1980~1985年在如今被稱為"四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工作,隨後加入了華爾街投資銀行。她曾經擔任過項目經理、主管。1998年,她創立了一家財務培訓公司,目前從事顧問工作,同時擔任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