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落文化,村落新風,
村落文化
村莊位於增城區南部,仙村鎮中部。是典型的廣府文化村落,村民大多姓陳,有少量姓氏是上世紀遷徙而來的。村中流行陳氏文化,屬廣府陳氏陳積中支系。
陳積中是江西省泰和縣柳溪古井巷人,娶歐陽氏,生三子:軾、軧。三房子孫遍布贛、粵、桂大地。 陳積中長子陳軾,字彥安,舉迪功郎,遷翁源令,江右棠梨山派其後裔也。因儂智高之亂,率三子貴英、四子貴章、五子貴明、六子貴成由南雄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徙居番禺慕德里司小塘村開基。後裔分布稟邊、雅湖、花縣松園朱村、仙貝、仙閣、廣東省城雙井街、清潭等地。
陳積中次子陳軧(1004-1065年),字彥約,號八府君,宋真宗時(998-1022年)任南雄府保昌縣尉,曾講學保昌,德高望重,人們敬稱他"保昌尉",因又號保昌公,娶曾氏,生三子:晦叔、宏叔、華叔,續吳氏,生四子:世寧、世清、世昌、世盛。陳軧任滿後,仰慕嶺南風光,要攜妻兒入粵,妻曾氏不願意,遂帶長子晦叔與次子宏叔回歸江西泰和守護宗祀。陳軧則攜契吳氏和子往廣東番禺等地遊覽,發現番禺鳳翔(現在廣州市九佛)風土淳樸,於是安家落戶,故為鳳翔陳氏始祖⑦。
陳軧長子陳晦叔,四傳後陳敏,由江西老家遷東莞橋頭。生三子,長子陳昂,遷石步。三子陳昴,任龍川令,遷東莞鐵岡,再遷塘廈。陳昴生三子,長子陳九疇遷寶安。次子九思回遷江西。三子陳九德留居東莞。九德曾孫六人,分成六支派,聚居東莞等各地。
陳軧三子陳華叔,又名世華,徙居番禺重岡,其後裔分居番禺長沙布、良田、竹料、來岡、山龍、下社、大嶺、勝洲,南海沙涌,順德大良、沙窖、甘竹、東莞北柵、川槎,增城下基、博弓等地。
陳軧四子陳世寧,後裔分居番禺重岡、蓮塘、長庚、山龍、上社、下員岡、鳳尾、五龍岡、洙泗瀝、桔洞、回龍柏塘、墳城泮田、鐘嶺、靈山、吾塘水、貝路、邊陳等地。
陳軧五子陳世清,徙居番禺獨石,後裔分居番禺坑口、坑窖、芳村,增城陳岡頭,龍門官田、到灘、石廈、長寧,清遠官莊等地。
陳軧六子陳世昌,徙居東莞燕塘,其後裔分居東莞員村、石馬、龍湖頭、洙泗瀝、肖岡、龔邊,從化西塘、溉洞、西嶺、新圍、凸溪、陳屋、布郭塘、蘇坑、大塘、新龍圍,清遠上下蘆塘、永隆、滴水崖、石嶺等地。
陳軧七子陳世盛,徙居黃田,娶吳氏,生二子:合、吉。後裔分居番禺江湖、長沙布,增城山美、下岳里、汾逕頭、龍門埔、陳岡頭、木棉、東埔、仙村、箕裘岡、寶田、基橋頭、南田新屋、蕉坑、修家龍、官廳、凹下、石灘、龍下岡,東莞水南、鳳涌、樟棚,清遠玉帶塘等地。世盛曾孫陳就,宋乾道九年(1173年)遷增城山美落籍。陳九孫陳文德遷仙村。陳文德六世孫陳道興元朝末年隱居大墩屯,成了番禺鳳涌陳氏始遷祖(見東莞《鳳岡陳氏族譜》)。
村落新風
全村家家戶戶都被水泥路連線起來,在設施完善、占地面積40畝的的箕崗公園內,老人休閒下棋,小孩子歡樂嬉戲;在新建的生態百果園內,荔枝佳果壓彎枝頭。這裡,村風、民風文明,村民生活和諧富裕;這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發展。
2005年以來,村“兩委”實實在在為村民謀福利。堅持公平、公開、公正處理村務;其次是大力發展村福利事業,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教。
目前村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民眾大力發展園化改造,掀起全面建設新農村熱潮的結果。村投入大量資金大力整治髒、亂、差,著力抓好“硬底化、亮化、綠化、美化”的各項建設,從根本上改善村莊環境,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建成的箕崗公園設綠化草皮600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35畝。公園內設有老人活動中心、兒童樂園、燈光籃球場、羽毛球場、公園小徑和各種健身器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