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筠城
- 屬性:為新興縣城的舊稱
- 性質:始建於東晉永和七年
- 特徵:縣級行政機構 “臨允縣”
名字來源,歷史介紹,參考資料,
名字來源
筠城,為新興縣城的舊稱,始建於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是新興縣最早的縣級行政機構 “臨允縣”的治所所在。建縣初始,因為生產條件所限,只能以土為牆,遍植筠竹為屏障,簡易地作為城池保衛的縣衙。於是新興縣城史稱為“筠城”,而筠城內治所遺址一帶,後來形成村落,因村落與衙門的方位的關係,便形成了現在的司前村、司背村。
歷史介紹
南北朝時,設立新州治,州治與縣治相鄰辦公,州治在東,縣治於西。城池依然是以竹作為城牆。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新州州治遷到現之中山公園處,筠城也從原來的住城漸漸擴大和加固,至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州守王敦仁改築為磚石城,城坦周長1278步。
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州守黃濟又將州治筠城城池以夯土擴大,向南擴寬一里,東西各擴半里,這時的筠城城池周長達到了1484丈,成為新興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縣城。這時的城池已建有東南西北四個標準的城門,東面臨河,南西北城牆外還挖有防禦功能寬闊的護城濠塘。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原來的州治建作縣署。及後至清朝乾隆年間,筠城城池幾經焚毀、崩塌和修復、加固或擴增。
到了民國的1931年,各地興起拆城風氣,時任新興縣長的梁翰昭,拆城垣為環城路,拆縣署為供縣人活動休憩的中山公園,城池東南西北四個城門的名字卻是一直沿用至今。從最初在土牆上植竹為城,到後來規模雄偉的磚石城池,“筠城”這一名稱先後跨越了一千六多年歷史,是為全縣規模最大,跨越年代最長的建築物之一。
參考資料
唐代詩聖杜甫之侄杜位於至德二年(757年)被貶新州新昌縣(即今新興縣)為參軍。其在新興八景詩之第一景 “筠城旭日”中寫道:“新州萬竹繞為城,旭日穿林納戶明;寂寂門庭無吠犬,猗猗竹塢有啼鶯;春雷動處龍孫長,朝露時鳳尾輕;堪笑王公虛設險,德風化世自然清”。由此可見,唐朝時期的新興縣城,便已經遍植修竹。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草語》載:新興向無城,環種是竹,號城,其材可桁桷,篾可織,皮可叢物,土人制為琴樣,以礪指甲,置於雜佩之中,用久微滑。以酸漿漬之,復澀如初。”由此可知,新興古代是以筠竹為城,筠竹實為本地人俗稱“勒竹”,筠城又號“竻城”。現在新興還有勒竹、竹圍等地名。
今中山公園內2株有500年樹齡的榕樹,是遺址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