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郭子儀讓尚書令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郭子儀讓尚書令手詔
- 作者:李豫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答郭子儀讓尚書令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
《答郭子儀讓尚書令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答郭子儀讓尚書令手詔優崇之命,所以報功,總領之司,期於賦政。卿入居台鉉,出統戎旃,爰自先朝,累匡多難。靖群氛於海表,凝庶績於天階,敏事而寡言,居敬而行簡。人難其易...
《答郭子儀陳讓太尉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郭子儀陳讓太尉手詔 卿秉德資忠,懿文經武,內凝庶績,外定群凶。為社稷之元勛,實台陛之良輔。爰昇太尉,以冠百寮,六府益明,九鼎增重。而懇守沖讓,至於再三,確乎丹誠,貫彼白日。范宣辭位,馮異不言,雖成功而勿居,固時望而無易。用...
《答郭子儀等表請改元立號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郭子儀等表請改元立號手詔 朕嗣守洪名,欽承丕構,克清多難,奄甸四方。聖靈在天,元德敷佑,南面恭已,朕何有焉。巨猾削平,非予之武。言念海內,生人至艱。兵鋒猶虞,暴骨未掩。日旰忘食,宵分疚懷。遽稱成功,良謂虛美。元...
《答郭子儀等表請改元立號第三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郭子儀等表請改元立號第三手詔 年葉五紀,成歲以授時;君臨萬邦,向明而聽政。體元不潤其色,處實不為其賓。朕若昔大猷,允懷恭己,務於簡易,豈曰崇高。常深負荷之尤,敢忘祖宗之烈。卿等總括群議,昭升舊章。周爰典籍之文,...
《答郭子儀論吐蕃書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郭子儀論吐蕃書手詔 卿憂深慮遠,殊沃朕心。始終倚賴,未可執辭也。作者簡介 李豫(726—779),唐代皇帝。唐肅宗之長子。初名俶,封廣平王。756 年(玄宗李隆基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叛軍攻占潼關(今陝西省潼關縣,位華陰縣東),玄宗逃到馬鬼驛...
《答郭子儀等表請改元立號第二手詔》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郭子儀等表請改元立號第二手詔 朕內省德薄,在於人上,紹高祖太宗之天下,承上皇先聖之丕業,惕然南面,常懼君難,豈因樂推,亦自光大。況山陵甫爾,濡露增懷,宇縣凋殘,薰風未暢,遽行古制,虛受鴻名。是用繹思,未宜獻可。...
自靈武、河北、河南、彭原、鄜坊、河東、鳳翔、兩京、絳州,臣所經行,賜手詔敕書凡二十卷,昧死上進,庶煩聽覽。作者簡介 郭子儀(697—781年),華州鄭縣人,唐代軍事家、政治家。初以武舉補左衛長史,唐天寶八載(749年)任橫塞軍使。後以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安史之亂時被任命為朔方...
有一天,苻生在太極殿召宴群臣,命尚書辛牢為酒監,令極醉方休。群臣飲至盡醉,辛牢恐怕群臣過醉失儀,勸酒不是很積極。苻生大怒:“你為何不勸人飲酒,不見還有在那裡坐的么?”說至此,手中已取過弓箭射去,一箭射穿辛牢的脖子。群臣嚇得魂魄飛揚,不敢不滿觥強飲,最後皆醉臥地上,失冠散發,嘔吐物一...
後輔佐齊高帝蕭道成即位,南齊的禮儀詔策,皆出其手。王儉以佐命之功封爵南昌縣公,歷任尚書左僕射、侍中、尚書令。齊武帝時,王儉進號衛軍將軍、領國子祭酒、丹陽尹、開府儀同三司、領中書監。王儉在目錄學史上貢獻較大,撰有《元徽四部書目》4卷、《七志》70卷等。《隋書·經籍志》輯有《王文憲集》。《先...
孫資(?-251年),字彥龍,太原郡中都縣(今山西省平遙縣)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臣。孫資三歲失去父母,由兄嫂撫養成人。長大後,進入太學,得到司徒王允賞識。舉孝廉出身,薦為縣令。刺殺謀害兄長的仇人後,全家避居他鄉。經過好友賈逵推薦,投入丞相曹操帳下。歷任相府功曹、計吏、參軍,受到尚書令荀彧稱讚。曹魏建立...
後拜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發起“慶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歲。宋仁宗親書其碑額為“褒賢之碑”。後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至...
30明帝在西堂,會諸公飲酒,未大醉,帝問:「今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周伯仁為僕射,因厲聲曰:「今雖同人主,復那得等於聖治!」帝大怒,還內,作手詔滿一黃紙,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殺之。後數日,詔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當不死,罪不足至此。」31王大將軍當下,時鹹謂無緣爾。伯仁曰...
然其罪不過專擅而止,誣以大逆,戮及親黨,寧非罪輕罰重乎?”史書記載 《晉書·卷四十·列傳第十》家庭成員 祖父 東漢東萊太守、蓩亭侯楊眾(漢太尉楊震曾孫,幼子楊奉之孫)嫡妻 高都君龐氏。弟弟 楊珧,任尚書令、衛將軍。楊濟,歷任鎮南、征北將軍,遷太子太傅。女兒 武悼皇后楊芷,嫁晉武帝司馬炎。
景明初,蕭寶卷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春內屬,詔勰都督南征諸軍事,余官如故,與尚書令王肅迎接壽春。詔曰:「五教治樞,古難其選,自非親賢兼切,莫應斯舉。王以明德懋親,任屬保傅,出居蕃陝,入御袞章,內外克諧,民神攸屬。今董率戎麾,威號宜重,可復授司徒,以光望實。」又詔勰以本官領揚州刺史。勰...
鹹平三年(1000年),趙昌言為御史中丞,知審官院,復遭貶謫。景德初,判尚書都省,歷知北邊州、軍。李沆、王旦、王禹偁均為其所識拔。大中樣符二年(1009年),趙昌言卒。人物生平 官場得意 趙昌言年輕時有遠大志向,趙逢、高錫、寇準都稱讚他。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考中進士,文思非常敏捷,在考場中有聲望...
後拜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發起“慶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終年64歲。宋仁宗親書其碑額為“褒賢之碑”。後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至...
封禪之禮完成,王欽若升任禮部尚書,受命作《社首頌》,升任戶部尚書。王欽若隨真宗祭祀汾陰,又任天書儀衛副使,升任吏部尚書。第二年,王欽若任樞密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起初,學士晁迥草擬制書,因有錯誤削去官職,皇帝下詔仍令他領吏部尚書職。聖祖降,加任檢校太尉。王欽若的住宅在太廟後面...
王敦雖於永昌元年(322年)就回到武昌遙控朝廷,但因為圖謀篡位,於太寧元年(323年)暗示要朝廷徵召自己入朝,司馬紹於是以手詔徵召王敦。同年,武衛將軍王允之乘酒宴而知道王敦的圖謀,於是回京告訴其父荊州刺史王舒。於是,王舒與王導一同報告晉明帝,得以早作防備。及後,司馬紹積極準備京師建康的防護,最終於當年七...
陸雲善於詩文,精研《老子》,能談玄學。愛才好士,多所薦達,與陸機齊名,時號“二陸”。代表作有《為顧彥先贈婦》、《答兄機》、《谷風》等。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陸雲六歲就能寫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少時與哥哥陸機齊名,雖然文章不如陸機,但持論超過陸機,人稱“雙陸”。在陸雲年幼時,吳國尚書...
以往對於違背制書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被判罰服勞役兩年,王曾請求只對接受皇帝親自下詔者才予以判刑。不久有違制者,王曾於是以過失論處。真宗說:“按你所說,這樣就沒有違反制書的人了。”王曾說“:天下之大,又怎能人人都知道皇帝的詔令,像陛下所說,也不再有犯過失罪的人了。”真宗領悟了,最後依從了...
此事孝宗得知,下詔免死。陳亮回鄉後,又發生了家僮殺人的事,被仇家控告為陳亮所指使,陳亮之父被囚於州獄,本人被下大理獄。這次蒙難,因宰相王淮和好友辛棄疾等人的營救,又得免死,回家後的三年中,同朱熹展開了“王霸義利之辨”的交鋒。經過兩次下獄摧殘以及長期的排擠打擊,陳亮並未對恢復中原之志有所改變。
王用之,衛尉丞,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父 王益,字損之,臨江軍判官,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康國公。親祖母 吳氏,撫州金溪人,王益的第二任妻子。父親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改革家、宰相。嫡伯父 王安仁,嫡祖母徐氏所生,皇祐元年進士 王安道(1017年...
楊廣即位數日後,拜內史令。楊約有治國之術,且又通達當朝事物,隋煬帝非常信任他。仁壽四年(604年)八月,漢王楊諒造反於并州,隋煬帝命令時任尚書左僕射的楊素領兵討伐,平叛後派遣楊約帶著糧食手詔前往慰勞其兄。大業二年(606年),楊素病重,深知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已到了極限,不肯吃藥,也不想謹小慎微活下去...
仁宗下詔誅殺劉平的監軍黃德和。有人請求罷免其他部隊的監軍。仁宗就此事詢問呂夷簡的意見,呂夷簡說:“不需罷除,只要選忠厚謹慎的人去擔任即可。”仁宗讓呂夷簡去選,呂夷簡說:“臣以宰相的身份,不應當與宦官交往,怎知他們賢明與否?希望陛下令都知、押班,舉出不稱職的監軍來問罪。”仁宗依此而行。第二日,...
五月己巳,行還洛陽宮。己丑,大赦。六月戊申,京都地震。己亥,以尚書令陳矯為司徒,尚書*(左)**(右)*僕射韂臻為司空。丁未,分魏興之魏陽、錫郡之安富、上庸為上庸郡。省錫郡,以錫縣屬魏興郡。有司奏:武皇帝撥亂反正,為魏太祖,樂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應天受命,為魏高祖,樂用鹹熙之舞。帝製作興治...
崇雖示相酬答,而不會問意,卒無以自通。尚書述奏,仍詔委芳別更考制,於是學者彌歸宗焉。芳以社稷無樹,又上疏曰:“依《合朔儀注》:日有變,以朱絲為繩,以繞系社樹三匝。而今無樹。又《周禮·司徒職》云:‘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各以其社之所宜木。’鄭玄注云:‘所宜木,謂若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