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九齡謝兩弟授官批》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張九齡謝兩弟授官批
- 作者:李隆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答張九齡謝兩弟授官批》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答張九齡謝兩弟授官批》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答張九齡謝兩弟授官批卿之昆弟,並著才能,去歲所諭,已有外分。既終祥縞,宜列朝衣,豈謂殊私,雅符公議。所謝知。作者簡介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稱唐明皇。即...
答張九齡謝兩弟移官就養批 卿之忠誠,本於孝行,亦既許國,每懷安親。爰請二弟,近鄉就養,申之孝友,遞為隱犯。用嘉此請,故遂雅懷。所謝知。作者簡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稱唐明皇。即位前,他曾與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殺韋後,擁其父睿宗即位,被立為太子。712年,他受禪即位,改元為“開元”。
《答張九齡謝弟授官批》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張九齡謝弟授官批 朕之知卿,非在今日,君臣之際,何有閒言?故在增榮,有以昭亮,況卿令弟,尚淪卑秩。以公見授,何謂私恩?所謝知。作者簡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稱唐明皇。即位前,他曾與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殺韋後,擁其父睿宗...
《答張九齡讓弟起復授官批》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答張九齡讓弟起復授官批 卿移孝於忠,自家刑國,誠有必盡,義實可嘉。人之同氣,莫不相似,念卿才識,弟亦可知。朕欲登賢,俱在朝列,而尚居哀紀,願留主祭。可以理奪,用允所求,待至縞祥,非無後命。作者簡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
《謝兩弟授官狀》是唐代張九齡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謝兩弟授官狀 右:伏奉昨二十日恩命,授臣弟九皋殿中丞、九章太子司議郎。臣私門積釁,殃罰如昨,日月逾邁,禮及外除。弟九皋等加以常才,比服哀疚,瞻望未遠,縞練猶存,非常之恩,一朝總集,慚惶哽咽,罔識言次,不知微命餘生,何以上報大造?載...
《讓兩弟起復授官狀》是唐代張九齡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讓兩弟起復授官狀 右:臣昨以兩弟身官,狀涉隱冒,家且未正,焉能正人?所以陳露奏聞,誠欲自律。今日高力士宣敕,令與兩弟京官。慈旨優柔,感深骨髓,微臣何有,叨此殊恩?但臣自罹殃罰,才窬年序,忝承重任,不敢顧私。而鞠育之恩,終懷...
《謝弟授官狀》是唐代張九齡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謝弟授官狀 臣伏以聖恩非常,拔臣以無能受任,歲月漸久,涓涘無益,取招毀議,有累聖明。臣前面陳,誠以請罪,陛下不以賜責,又加過恩特以殊榮,沾臣弟,彌速曠官之謗,且重非才之責,累延公器,寵及私門。顛覆是憂,隕越無措,不勝悚懼荷戴之至...
但是,張九齡與宰相姚崇的矛盾卻越來越大。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執掌軍國大權。張九齡在唐玄宗上台的第二年,就上書姚崇,提醒他“遠諂躁,進純厚”。姚崇復書嘉納其言,在選官用人中消除過去緣親是舉的流弊,堅持以才取人,整頓吏治。先天元年(712年)12月,玄宗於東宮舉文學士,張九齡名列前茅,授...
陳子昂進一步發展了“初唐四傑”所追求的充實,剛健的詩風,徹底肅清了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產生了深遠影響。陳子昂的詩歌創作,鮮明有力地體現了他的革新主張,《感遇詩三十八首》正是表現這種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它是陳子昂一生不同時期部分作品匯集起來的組詩,是詩人一生經歷和思想...
刺史樊滉奏署臨汀令,以治行遷別駕;復以御史大夫李棲筠奏授檢校太子詹事兼蘇州別駕,贈睦州刺史。生子九人: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藻少有志尚,恥為遐服農人,其言曰:‘張九齡生於韶陽,陳子昂出於蜀郡,彼何人斯?’因戒諸弟以明經、進士各專其業,與歐陽詹及蘊讀書於龜岩。”結果是...
題張九齡撰崔夫人源氏墓志銘石刻拓本軸 絳帖第三卷殘本跋 宋拓越州石氏黃庭經跋 廣東欽州分茅嶺石碑 明陶南村手寫古刻叢抄跋 張二喬百花冢墓誌原刻拓本跋 明末王興抗敵殉難墓誌拓本跋 清屈翁山逸文 近年出土墓誌應加輯錄 第五輯 文房四寶 論書畫工具之供應 漢代毛筆 端溪硯石 記歷年藏硯 墨談 諸家關於墨之...
(《授盧鈞太原節度使制》)封敖:以卿端厚可以鎮俗,誠明可以訓戎。(《批盧鈞謝上表》)宋祁:鈞與人交,始若澹薄,既久乃益固。所居官必有績,大抵根仁恕至誠而施於事。玩服不為鮮明,位將相,沒而無贏財。(《新唐書》)主要作品 《全唐詩》錄有其詩一篇:《薦冰》。《全唐文》錄有其文一篇:《...
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頲、張嘉貞、張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劉昫《舊唐書》:①斷決敏速,善於敷奏,然性強躁自用,頗為時論所譏。②張嘉貞雖不立田園,奈急於勢利,朋比近習,杖姜皎、伷先,非中立之士也。③ 開元之代,多士盈庭。
官無留事。敕曰。可。五年。高仲舒為中書舍人。侍中宋璟。每詢訪故事。時又有中書舍人崔琳。達於政治。璟等亦禮焉。嘗謂人曰。古事問高仲舒。今事問崔琳。又何疑也。十三年。行封禪之禮。中書令張說。自定升山之官。多引兩省錄事主書。及己之所親。攝官而上。中書舍人張九齡言於說曰。官爵者。天下...
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崑山亭林鎮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
同時為相的張九齡、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擠罷相。他竭力杜塞言路,補闕杜進上書言事,被他貶為下邽令。朝臣受其威脅,從此諫諍路絕。他極力支持玄宗廢太子瑛,勸立武惠妃子壽王瑁,玄宗卻立了忠王璵(後改名亨,即肅宗)。他怕太子即位後於己不利,屢興大獄,以動搖太子。他嗾使楊國忠推究,誅殺太子親戚...
明世宗朱厚熜:張九齡之忠藎而不究其用,崔與之之風概而不久於朝,以卿視之,可謂兼美。(《梁文康公傳》引)楊一清:公自幼即穎異不凡,且篤於孝友,遲菴公心奇之。(《梁儲神道碑》)李時:公生有異質,在幼稚即克承顏。(《梁儲墓志銘》)桂萼:儲立身輔政,有乾公議。(《明史》引)霍韜:公立朝...
張九齡:漢王思鉅鹿,晉將在弘農。入蜀舉長算,平吳成大功。與渾雖不協,歸皓實為雄。孤績淪千載,流名感聖衷。萬乘度荒隴,一顧凜生風。古節猶不棄,今人爭效忠。羅鄴:埋骨千年近路塵,路傍碑號晉將軍。當時若使無功業,早個耕桑到此墳。男兒未必盡英雄,但到時來即命通。若使吳都猶王氣,將軍...
歸有光:人主為之改容,奸萌為之弭息,四夷聞之而不敢窺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檻、引裾、壞麻之類,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蕭望之、李固、宋璟、張九齡、陸贄、李沆、范仲淹、李綱之徒是也。王夫之:蕭望之、周堪、張猛、劉更生,固雅意欲為君子者也。蔡東藩:蕭望之、周堪、...
皇甫冉(生卒見正文“人物爭議”目錄),字茂政,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其先世安定(今甘肅涇川)著姓,皇甫曾之兄,晉代高士皇甫謐之後,唐代詩人、大臣。皇甫冉十歲能屬文。年十五即以文詞為張九齡所嘆異,稱其清穎秀拔,有江、徐之風。756年,登進士第,授其無錫尉。又召入為左金吾衛兵曹參軍。758年,其...
賀琛之言,可謂切直,梁武帝罪之,他日侯景之禍,竟無與言;張九齡之諫,可謂忠鯁,唐明皇黜之,他日祿山之禍,曾不知覺。泛觀史傳,如此甚多,不可枚數也。獨惟盛時,則不若是。仁宗朝士氣最盛,直言最多。攻夏竦之樞密,十八疏上而竟行其言;攻陳執中之宰相,十九疏上而竟可其奏。扣銅環之呼,事關...
格授覆徐翠,巾舄生片雲。時往溪水間,孤亭晝仍瞑。松峰引無影,石做清霞文。恬目緩舟趣,並心授馬群。春風又搖掉,潭島花紛紛。太公農晚遇 日出渭流白,文王政獵時。釣翁在蘆葦,川澤無熊羆。詔書起遺賢,匹馬令致辭。因稱江海人,臣老筋力衰。遲遲詣天車,快快語靈龜。兵馬更不錯,君臣皆共治。同...
另外,李永祥、於友發《考略》也對儲光羲的仕歷作了一些考證,如他認為儲光羲屬於張九齡一派,於開元二十二年被擢入朝任監察御史,在開元二十五年疑因系張九齡黨而入獄。葛曉音《儲光羲評傳》對儲光羲的仕歷也有一些新的考證,如她認為儲光羲於開元十四年釋褐後應先任下邽尉,時在開元十五年;開元十八年又轉安宜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