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宰臣上尊號第五表批

《答宰臣上尊號第五表批》是唐代李炎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宰臣上尊號第五表批
  • 作者:李炎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宰臣上尊號第五表批
前覽四表,報皆一詞,可謂君臣之義至矣,天人之理盡矣。朕辭益固,情益堅,誠獻可之不移,奈虛美而難處。山雖崇而降地,《易·象》明言;海雖王而下川,元元深旨。文王以小心事帝,虞舜以恭己臨人,銘盤取勵於殷湯,欹器戒盈於周廟。皆以畏惕而自警,不聞滿足而虛尊。卿等以塞北平胡,山東殄寇;韜兵偃武,鑄戟為農;郊天之年,瑞雪清路;冊號之夏,嘉雨滅災;毀摩尼壞法之邪,盪並寇亂常之暴:比皆上元厭禍,宗社儲休。至於刑政克明,文武具舉,年登適臻,其氣順俗阜,實自於官修。內承宰輔之力,外盡藩侯之力,余雖垂拱,且有何功?況臻鴻徽,萬非稱德,既頻推美,何以當之?然禮貴從人,事難徇志,祗循前訓,允遂群情。殊不自安,諒非縱慾,勉爾所請,深用愧懷。

作者簡介

李炎(814-846年)即唐武宗。本名李澟,臨死前十幾天改名李炎。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穆宗第五子,文宗弟。身材高大,性情豪爽。長慶元年(821年)封潁王,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開成五年(840),在宦官仇士良的操縱下立為皇太弟,由此得以登基。次年,改元會昌。在位期間,重用宰相李德裕,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挫抑宦官,甚至連有擁立之功的大宦官仇士良亦被迫致仕。主張對藩鎮武力討伐,派兵戍守邊境。會昌三年(843),澤潞鎮(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劉從諫死,其侄劉稹襲位割據。採納李德裕的建議,命諸道出兵征討。次年,劉稹為部下所殺,叛亂平息。武宗崇信道教,在道士趙歸真的鼓動和李德裕的奏請下,於五年下令拆毀佛寺,並派御史分道督察。經數月努力,全國拆毀佛寺共4.46萬餘所,還俗僧尼26.1萬人,奴婢15萬人,沒收大量良田和寺院財產,史稱“會昌法難”。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滅佛共稱佛教“三武之禍”。由於長年服用丹藥,武宗身體受到極大損傷,中毒而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