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鄭華
- 編劇:張五洲、彎彎
- 主演:袁志博,褚栓忠,董娉,楊昊飛,向甜
- 製片人:邱埃利
- 出品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 中文名:等郎妹
- 外文名:Wait For The Birth Of The Husband
- 出品時間:2007年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嶺南
- 類型:劇情、家庭、年代
- 片長:89分鐘
- 上映時間:2007年12月28日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第9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數字電影
- 線上播放平台:1905電影網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等郎妹”是中國解放以前客家山區一種畸型的婚俗,年幼女孩嫁到沒有男孩的家中,苦苦等待婆婆為自己生一個丈夫。20世紀30年代的客家山區。客家女潤月幼年喪母,八歲那年,潤月便被無力撫養她的父親送到王家做等郎妹。在去王家的路上,兒時的夥伴春生,默默地看著坐在竹筏上的潤月,隨波而去,消失在遠方。
但由於年紀小,夜晚醒來時,潤月哭著要回家,婆婆桃花告訴她,進了王家的門,就是王家的人,外出是要犯忌諱的。婆婆桃花五歲那年開始做等郎妹。苦苦等到的丈夫命喪南洋後,留給桃花唯一的希望便是腹中的胎兒。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像桃花一樣命苦的女人不在少數。
阿菊比潤月小一歲。阿菊做等郎妹的五年來,婆婆一連給她生了三個女娃。菊花的婆婆把自己接二連三生女娃的原因歸結於阿菊,常常無端地責罵和毆打阿菊。比起阿菊,潤月幸運得多。幸運的原因是婆婆桃花不久便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思煥。時光流逝,思煥一天天長大。農忙時節,婆婆請春生來家裡幫工。春生的勤勞和對潤月的細心愛護,招來村里人的閒話。桃花擔心春生和潤月會有什麼事情,找到族長老叔公,希望找個好日子,舉辦思煥成人禮,好與潤月圓房。十六年的辛苦勞做和等待,潤月終於等來了和她一手帶大的丈夫王思煥結婚。新婚之夜,受過啟蒙教育的思煥無法逾越心中的倫理束約。在十六歲的思煥的心裡,潤月是阿姐,不是老婆。思煥不肯與潤月圓房。為躲避國民黨部隊抓壯丁,思煥決定離開家鄉,去往南洋。思煥的決定,讓母親桃花撕心裂肺地痛哭。從此,潤月陷入絕望的等待之中。
不久,南洋傳來思煥的死訊。春生同情潤月的不幸,時常來幫潤月幹活。從春生那裡,潤月無意中得知思煥的死訊。潤月在巨大的悲痛中,毅然拒絕春生的愛,堅持在漫長的歲月中等待渺茫的訊息。幾度春暖,幾度冬寒,幾十年後的潤月已是滿頭銀髮的老人。客家人的圍屋迎來一批又一批參觀者。導遊跟參觀者介紹,這位老奶奶是圍屋裡的等郎妹,也是這裡唯一的女主人。陽光下,潤月依然數著豆子,等著丈夫的歸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監製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道具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錄音 | 場記 | 布景師 |
---|---|---|---|---|---|---|---|---|---|---|---|---|---|---|---|---|
閻曉明 | 邱埃利 | 岳楊(總)、廖曙輝(總)、母鐵軍、林碧紅、林西平 | 鄭華 | 胡江 | 張五洲、彎彎 | 王遠東 | 宋曉軍 | 楊幸媛 | 林洪添 | 胡柄榴 | 許曉力 | 趙麗陽 | 李昌兆 | 馮倫生、陸洪 | 邵宇華 | 馮松波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潤月演員:袁志博客家女子,幼年喪母,八歲時被無力撫養她的父親送到王家做等郎妹。十六年的辛苦勞做和等待,終於讓她等來了和她一手帶大的丈夫王思煥結婚,而丈夫卻在新婚之夜選擇去南洋打工,從此她便開始了這一生遙遙無期的等待。
- 春生演員:褚栓忠潤月的青梅竹馬,因為兒時潤月的離去,他便再也沒有與潤月見過面,直到十六年後農忙時節,他被請到桃花家裡做幫工得以與潤月再次見面,而他的勤勞和對潤月的細心愛護,卻招來了村里人的閒話。
- 桃花演員:董娉潤月的婆婆,王思煥的母親,是一個命苦的女人,從五歲那年開始便開始做等郎妹。苦苦等到的丈夫命喪南洋後,留給自己唯一的希望便是腹中的胎兒。
- 王思煥演員:楊昊飛桃花的兒子,是潤月一手帶大的丈夫。受過啟蒙教育的他始終無法逾越心中的倫理束約,在他的心裡,潤月是姐姐,不是老婆,始終不肯與潤月圓房。為躲避國民黨部隊抓壯丁,他決定離開家鄉,去往南洋打工。
- 阿菊演員:向甜潤月的鄰居,比潤月小一歲。在做等郎妹的五年來,婆婆一連給她生了三個女娃。因為生不出男娃婆婆便把自己接二連三生女娃的原因歸結於她,還常常無端地責罵和毆打她。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曲目 | 曲目介紹 | 演唱 | 備註 |
---|---|---|---|
《等郎妹》 | 客家童謠 | 姚愛英、陳潔明、林文媚 | 主題曲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
2008年 | 第21屆法國蘭斯電影節 | 最佳女演員 | 袁志博 | 獲獎 |
2008年 | 第15屆大學生電影節 | 最佳女演員 | 袁志博 | 獲獎 |
2008年 | 第48屆蒙特卡羅電視節 | 電視電影最佳導演 | 鄭華 | 獲獎 |
2008年 | 第8屆電視電影百合獎 | 一等獎 | 《等郎妹》 | 獲獎 |
2008年 | 第14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電影類 | 優秀電視電影 | 《等郎妹》 | 提名 |
最佳女演員 | 袁志博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張五洲、彎彎 | 提名 | ||
2008年 | 第9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 最佳數字電影 | 《等郎妹》 | 獲獎 |
2008年 | 第36屆國際艾美獎 | 最佳電視電影 | 《等郎妹》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袁志博 | 提名 |
製作發行
後期製作 | 電影頻道後期製作基地 |
---|---|
北京環球頻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
聯合攝製 | 珠江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 | |
出品公司 |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
影片評價
《等郎妹》中封閉的圍屋、濃墨色的瓦頂、淅淅瀝瀝的雨聲、木屐走過巷道的迴響、貫穿頭尾的山歌,無時無刻流露出濃郁的嶺南風情。影片給觀眾思考的東西深透又優雅,從女性視角出發,反映封建社會宗法、男權制度,真實地記錄了福建客家大圍屋的生活,以及走南洋、等郎妹等客家特殊風俗現象。影片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人物和人物之間,甚至沒有明顯的性格矛盾,沒有壞人和惡勢力的道德審判。有的只是在人生的涓涓細流中,人們豐富的情感和內心的掙扎(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