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頭草

筆頭草

筆頭草是木賊科、問荊屬的一種植物。植株直立,葉片二裂,營養莖在孢子莖枯黃後生出。葉退化,其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膜質。分枝輪生。孢子莖於早春先出,紫褐色,肉質。孢子六角形,盾狀著生,螺旋形排列。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特性,分布,生境,藥材性狀,套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莖直立,二在孢子莖枯萎後生出,高15~50cm,有棱脊6-15條。葉退化,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邊緣灰白色,膜質;分枝輪生,中實,有棱脊3~4條,單一或再分枝。孢子莖早春先發常為紫褐色,肉質,不分枝,鞘長而大。孢子囊穗頂生,鈍頭,長2~3.5cm;孢子葉六角形,盾狀著生,螺旋排列,邊緣著生長形孢子囊。孢子一型。花期4~5月。

生長特性

筆頭草是蕨類植物問荊長出地面的孢子莖。因為是蕨類植物,所以筆頭草不是依靠種子來繁殖的,而是在春天長出10cm~15cm的孢子莖,通過釋放其頭冠部位的孢子囊撒播孢子進行繁殖的。

分布

非洲、歐洲、亞洲和美國等北半球溫帶。生於海拔500~2950米的林下濕地、山谷溪邊、溝旁及雜草地。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陝西等地。

生境

海拔500~2300m的向陽山坡、草地、田邊、溝旁。

藥材性狀

帶有鞘狀葉的莖長管狀,節明顯,不分枝,長20-60厘米,直徑2-6毫米;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有縱棱10-30條,在擴大鏡下可見每棱有2條疣狀突起,觸之有粗糙感;節部有鞘狀葉,完整的鞘筒基部棕黑色.中部灰色,上部棕灰色,莖基部的鞘狀葉全為棕黑色;質脆,易折斷,斷面巾空,周邊有多數近圓形的小空腔。氣無,味甘淡,微澀,嚼之有沙石感。以莖粗長、色綠,質厚、不脫節者為佳。

套用

孢子六角形,盾狀著生,螺旋形排列。以前日本民間有採摘筆頭草,清洗乾淨後用來炒雞蛋吃的習慣,據說濃香撲鼻,由於這種野菜當時容易找到,所以很受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