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月,建國湘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程潛任軍長。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曾先後組成五次:1926年、1927年、1938年、1945年、194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 軍長:黃杰、甘麗初
- 下轄:3個師
- 隸屬:第九戰區
第6軍一般指本詞條
1926年1月,建國湘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程潛任軍長。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曾先後組成五次:1926年、1927年、1938年、1945年、1948年。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6軍在歷史上有2個:一個是1939年6月以湘西地方武裝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薛岳擔任軍長。另一個是1944年5月,國民政府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
1926年1月,建國湘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程潛任軍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曾先後組成五次:1926年、1927年、1938年、1945年、1948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前身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該縱隊是由紅一方面軍第5軍團的一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一部和冀魯豫、晉察冀幾個分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1947年10月,由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在陝西綏德地區組成,轄教導旅和新編第4旅。組成後即參加第二次攻打榆林。1948年隨西北野戰軍轉入戰略反攻。...
日軍第六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成立組建的日軍軍級作戰單位。1939年5月中旬起,日“滿”軍隊和蘇蒙軍隊為爭奪諾門坎而爆發激戰。1939年8月...
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簡稱紅六軍,是鄂西長陽的紅軍部隊,成立於1929年7月,軍長李勛,副軍長陳壽山,參謀長李子俊。全軍共3000餘人。...
近衛坦克第6軍即基輔—柏林坦克軍(榮獲列寧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和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的近衛紅旗基輔)近衛軍,軍隊中的精銳之師,最早出現於奴隸社會,主要擔負急難...
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是由鄂西紅軍中央獨立師改編的部隊。獨立師前身系鄂西洪湖地區由周逸群、段德昌領導的幾支革命武裝。後合編成中央獨立師,段德昌任師長,下分兩個...
該軍前身一部是西北軍所屬騎兵部隊。1930年5月,西北軍騎兵部隊參加了馮玉祥和閻錫山發動聯合反蔣的中原大戰。此次大占失敗後,西北軍騎兵部隊被蔣介石改編為騎兵第3...
近衛機械化第6軍前身為1932年在彼爾姆州組建的步兵第82師。1939年,參加了哈勒哈河戰役。為表彰所屬步兵第601團和榴彈炮兵第82團全體人員在戰鬥中所表現的英勇精神...
工農革命軍第六軍成立,任參謀長。不久國民黨政府軍四師二十一團前來“圍剿”,紅六軍退走資丘。8月5日被包圍,李於反擊戰中犧牲。...
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是由贛西南紅軍游擊隊合編而成的部隊。1930年1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主力到達遂川。1930年1月18日至21日,中共贛西、湘贛...
孫德清(1904—1932),安徽壽縣人,早年讀過私塾、國小;1923年南下廣州到柏文蔚駐粵皖軍司令部當步兵;1924年4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編在學生第三隊。同年6月加入...
日軍第十六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大本營為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地區而組建的軍級戰鬥單位。1941年由日軍大本營下令組建,屬日軍南方軍管轄,首任軍司令官為今村均,...
該師在44年6月組建於亞眠(Amiens),屬第15集團軍。組建之初,師屬第16傘兵團正被調往Stendal,最後抵達立陶宛的Vilna參戰。當時,這個團更名為第3傘降擲彈兵團,...
原為黑龍江陸軍三旅五團三營十連三排排長。五團自動瓦解後,劉振聲率領該排堅持抗日,組成抗日義勇軍,報字“中俠”,活動在蘿北一帶。後被收編為抗日聯軍第六...
東北抗聯第六軍第一師三團連長、三路軍三支隊第八大隊大隊長、嫩江省第二軍分區副司令員兼騎兵團團長、3822部隊副參謀長。任德福,滿族,1919年4月生於寶清縣涼水...
1936年,湯原反日游擊總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任三團團長。同年底,任該軍第二師師長。1938年8月,在湯原縣黑金河突圍戰鬥中受重傷犧牲。犧牲時任東北抗...
1936年1月2 4 日至28日,夏雲階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身份參加了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軍政擴大聯席會議,會議通過《東北反日聯合軍軍政聯席擴大會議決議》,會上...
陳壽山出生於貧農家庭,曾參加南昌起義。1927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6月,擔任起義後組建的工農革命軍第六軍副軍長。同年8月5日,在指揮部隊突圍中,不幸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