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工業化國家

第四代工業化國家,又稱“第四世代工業化國”。二次大戰後獲得政治獨立而潛心實現工業化的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 (地區)、東協國家、印度、墨西哥和巴西等拉美國家、以及南斯拉夫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大阪市立大學金泳鎬教授在日本國 《經濟評論》雜誌1987年第10期《第四代工業化論》一文中根據格申克龍(A ·Gerschenkron)的趕超模式等理論提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四代工業化國家
  • 別名:第四世代工業化國
申克龍(A ·Gerschenkron)將迄今世界各國的工業化劃分為四代。第一代工業化,是英國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實現的消費資料生產的工業化,其結果使英國轉變成帝國主義國家。第二代工業化,是19世紀中期法國、德國、美國等在英國影響下實現的,除消費資料工業外還要求生產資料工業的發展,並以工業化和帝國主義同時成長的方式完成的。第三代工業化,是義大利、俄國、日本等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實現的,它還要求化學工業和精密機械工業有新的發展,並開始發展汽車、電器產品等耐用消費品。這時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都進入帝國主義行列。第四代工業化,除社會主義國家外基本上是在帝國主義體制下伴隨著依附性的發展而實現工業化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