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逆反期

第二逆反期

心理學界認為,人的成長過程中,共有兩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階段,通常把少年期的逆反心理階段稱為“第二逆反期”。它表現為兒童對一切外在的強加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逆反期
  • 外文名:second period of resistance
  • 套用學科:發展心理學
  • 年齡時段:10~11歲至15~16歲之間
簡介,原因,主要表現,反抗的主要對象,反抗的形式,兩個逆反期的異同,如何度過叛逆期,

簡介

心理學界認為,人的成長過程中,共有兩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階段,通常把少年期的逆反心理階段稱為“第二逆反期”。它表現為兒童對一切外在的強加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

原因

少年期兒童的生理急劇變化,性機能迅速成熟,第二性徵出現,認為自己已是大人,欲與成人平等,擺脫成人監護,獨立安排自己活動;但因生理髮展過程尚未完成,心理上還保留著許多童年期特徵,如固執已見,是非界限不清,缺乏正確全面的擇友標準等。故成人容易更多地看到其不成熟之處,仍視其為兒童,兩者易發生矛盾衝突。

主要表現

1、為獨立自主意識受阻而抗爭
少年期兒童通常滋生著強烈的獨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對此缺乏認識,總想在精神和行為上予以約束和控制,導致兒童的反抗。
2、為社會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滿而抗爭
他們需要成人將其視為獨立的社會成員,給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卻以為地把他們置於“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護、支配和控制,從而導致反抗,使親子矛盾突出。
3、觀念上的碰撞
教師和父母的教育,多將成人的觀點強加於少年兒童,在大小事情方面都已經具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被教育者”會牴觸或者拒絕接受,從而表現出觀念上的某種對抗。

反抗的主要對象

少年期兒童反抗的對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遷移性。當某人或某集團成員的言行引發其反感時,便會排斥或否定該人物活該集團的作為,有時因情緒左右,會將是和非一起排斥掉。

反抗的形式

第一,外顯行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現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發性,自己難以控制。時候會後悔而平靜下來。但再遇矛盾,又會以強烈衝突的方式應對。
第二,將反抗隱於內心,以冷漠相對。他們不頂撞,對不滿的,乃至需要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聞,但內心壓力很大,充滿痛苦,並會將其內化為不良的心境,難以轉移。

兩個逆反期的異同

1、逆反期的年齡時段
第一逆反期在2~4歲期間,多在3歲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現在國小末期至國中階段的10~11歲至15~16歲,突出表現在青春發育期
2、兩個逆反期的共同點:
(1)都聚焦於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想控制方要求獨立自主權。
(2)兩個反抗期的兒童都出現成長和發展的超前意識,第一反抗期的兒童具有“長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兒童具有“成人感”。
3.兩個逆反期的不同點:
第一逆反期索要的獨立自主性在於,要求按自我的意志形勢,其重點是要求行為、動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對父母過於保護和越俎代庖。他們所要求的獨立作為中,有許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實際的。
第二逆反期的獨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地位平等,要求社會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為自由,反抗父母或有關方的控制。這種內在需求和對環境的要求是發展性的需要,是必經的,但也由於發展現狀的矛盾性給他們帶來許多不適宜和不適應,乃至困惑和危機。

如何度過叛逆期

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發展性現象。它出現在人生髮展里程中的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期,甚至可以說具有發展過程中的“劃時代”意義。逆反期階段能否較為順利地度過,能否減輕挫折和危機,對她們後續的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處於第二逆反期的少年兒童,這一時期是他們一生髮展的鼎盛時期,對外在環境的作用非常敏感。因此,父母、教師和有關者如何理解和幫助他們是既困難又複雜的事情,但必須積極面對這重大責任。
父母的認識、理解和引導最重要,最經常面對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他們理解和指導的是父母,父母應注意的問題如下:
1、父母要認識和理解逆反期對心理發展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認識逆反期現象,需要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學習有關知識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認識。
2、父母要正確面對兒童逆反期這一客觀現實
逆反期是大多數兒童都要經歷的現實,不能存在僥倖心理,也不能被動應付。要事先做好思想準備,提前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使關係和諧,做能夠平等溝通的朋友,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礎。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點所在
青春期的生理髮育使他們產生成人感,這是心理上、自我意識中的成人感。現實中,他們仍然是少年兒童,心理發展水平並未成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對自我的認識超前。而父母只把他們視為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未能認識到“成人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存在著的“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對兒童的認識滯後。一個超前,一個滯後,這種認識上的差距就成為雙方矛盾的焦點。
4、父母必須正視少年兒童獨立自主的需求
正視兒童心理上的“獨立自主”、“社會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處理好親子矛盾的關鍵。為此,父母需進一步端正兒童觀和教育觀。兒童本身是積極主動的發展者、學習者、前進者,不能視他們為被動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對象。對他們的教育應遵循雙向互動、教學相長的原則,正視、重視孩子們成長中的需要,理解他們,盡心盡責地完成人和人都無法取代的母親和父親的責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