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

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

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是經中央宣傳部批准的全國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

2017年8月22日至27日,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評選出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300件,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2件,二等獎92件,三等獎152件。

2017年11月2日,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共有287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0件,二等獎90件,三等獎143件。

基本介紹

評選細則,評審名單,評選結果,評選過程,最終結果,特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評選細則

根據《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以下簡稱《評選辦法》),結合本屆評選會實際,制定本評選細則。
一、評選原則
(一)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堅持評選標準。中國新聞獎評選要統籌兼顧中央媒體與地方媒體,平面媒體與廣電媒體、網路媒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參評作品;關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國際傳播獎項評選要兼顧不同媒體、不同體裁的作品。
(二)堅持評選程式,在認真全面審看(聽)所有參評材料、充分討論評議的基礎上,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
(三)堅持專業評選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評選時參考參評材料在網上公示後社會公眾的評議意見。
(四)在堅持評選標準前提下,要關注體現“走轉改”精神、努力改進文風的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短、實、新的作品。
二、總體要求
(一)實到評審超過全體評審人數4/5,方可召開評選會。
(二)評選會由評審會主任或主任委託的副主任主持。
(三)評審中途離會不能參加投票的,按實到評審投票。離會評審不能委託其他評審代為投票。
(四)按設獎數額投票,可少投,不能多投;選票如有多投的,則該選票上多投的項目作廢;每輪投票結束,在規定得票範圍內,按得票數從高到低依次取齊規定數額的參評作品。
(五)評審在小組評選會和評審會全體會議討論時,除評選會主持人要求解釋清楚的問題外,不得宣傳、介紹、點評本推薦(報送)單位推薦(報送)的參評作品。如有違反,主持人要制止並給予批評。
(六)從所在單位沒有參評作品的評審中產生監票人,負責監督評審投票和工作人員計票工作。
三、設獎數額
設獎數額不超過300個。其中,一等獎不超過53個(包括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不超過91個;三等獎不超過156個。10個新聞名專欄中,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各占50%;報紙通訊社類和廣播電視類專欄各占40%,網路媒體專欄占20%。
特殊情況下(各項評選條件都很優秀,只是因字數、時長限制等硬性規定所限),經評審會決定,可設不超過4個特別獎(與一等獎同樣待遇),其中報紙、通訊社、廣電、網路類作品各不超過1個。如因評出特別獎而突破設獎總額,則減少該獲獎作品所在項目相應設獎數額;如未超過,則不減。
四、評選程式
(一)審議參評資格
根據《評選辦法》規定,評選委員會聽取並審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關於參評作品和相關申報材料的審核處理情況、公示情況以及對相關舉報進行核查處理的報告,確認參評作品資格。
(二)小組推薦程式
評審分九個小組推薦各項目候選建議作品。
第一組負責推薦文字類訊息、通訊與深度報導、新聞版面、新聞漫畫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二組負責推薦文字類評論、系列(連續、組合)報導、新聞攝影、報紙副刊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三組負責推薦廣播類訊息、評論、新聞專題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四組負責推薦廣播類系列(連續、組合)報導、新聞訪談、新聞現場直播、新聞節目編排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五組負責推薦電視類訊息、系列(連續、組合)報導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六組負責推薦電視類新聞專題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七組負責推薦電視類評論、新聞訪談、新聞現場直播、新聞節目編排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八組負責推薦新聞名專欄、新聞論文和網路類新聞評論、新聞專題、新聞訪談、網頁設計項目的候選建議作品;
第九組負責推薦國際傳播獎項的候選建議作品。
各小組指定2位所在單位沒有參評作品的評審擔任監票人,負責監督小組評審投票和工作人員計票。
1.篩選作品。各小組按照《評選辦法》規定的評選標準,在認真審看(聽)、討論、評議參評作品的基礎上,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淘汰不超過20%的各項目參評作品。
入圍作品按簡單多數篩選,如最後1個名額出現2件並列作品,則2件作品都進入下一輪評選程式;如最後1個名額出現並列作品超過2件,則對這些並列作品進行最多兩輪票決,得贊成票多的作品入選。
2.召開評審會主任會議,統籌協調各小組作品篩選情況,確定需要統籌協調的原則和要求。
3.推薦候選建議作品。每小組按照評審會主任會議精神,確認並審看(聽)篩選出的參評作品,在充分討論、評議的基礎上,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別按規定數額推薦出一、二、三等獎候選建議作品。
各項目(不含新聞名專欄)一等獎候選建議作品數按不超過設獎數額的200%掌握、二等獎候選建議作品數按不超過設獎數額的120%掌握;三等獎候選建議作品數按不超過設獎數額,根據得票數從高向低依次取齊。不同媒體的新聞名專欄候選建議作品按設獎比例掌握,下同。
如某項參評作品數額達不到候選建議作品數,可不受該比例限制,按照評選標準評出不超過設獎數額的作品。評不出的,可以空缺。全體評審評選獲獎作品時,如遇同類情況,按此規定執行。
一等獎候選建議作品須達到小組實到評審2/3贊成票,二、三等獎候選建議作品須超過小組實到評審1/2贊成票。
如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多於該項目該等級候選建議作品數,按得票順序從高向低依次取齊。如最後1個名額出現並列作品(達到規定票數且票數相同,下同),則對這些並列作品再進行票決,得票多者入選。如票決後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仍出現並列,則全部入選。
如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少於該項目該等級候選建議作品數的90%,則按缺額數加1的數量(“1”是指補齊缺額數後,排在其後的首位落選作品,下同),從該項目該等級落選作品中按得票順序從高向低依次取齊後(如“缺額數加1”出現並列作品,則全部進入票決,下同),對選取的作品再票決,達到規定票數者入選。如此輪票決後,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數仍少於該項目該等級設定的候選建議作品數額,空缺數額不補。
各項目一、二、三等獎候選建議作品名單按投票輪次和得票數從高到低排序。
4.確定候選作品。召開評審會主任會議,統籌協調各小組推薦的一、二、三等獎候選建議作品,確定候選作品或處理原則。
(三)評審會全體會議評選
1.全體評審聽取各小組報告本小組候選作品情況,審看(聽)候選作品,並進行充分討論評議。
2.無記名投票評選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包括特別獎、新聞名專欄)須達到實到評審2/3贊成票,二、三等獎須超過實到評審1/2贊成票。中國新聞獎一、二等獎空缺數額計入下一等次該項目設獎數額。最多進行三輪投票,如三輪投票後,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數仍少於設獎數額,其缺額不補。
如投票後達到規定獲獎票數,只是由於數額等限制而落選的一、二等獎候選作品,可自動成為下一等級獲獎作品並排在獲獎作品前列。未達到規定票數而落選的一、二等獎候選作品,分別自動列入二、三等獎候選作品並排在候選作品前列。其中落選作品多於1件的,按得票數從高到低排序。
3.如達到規定獲獎票數的各項目各等級作品多於該項目該等級設獎數額,按得票順序從高向低依次取齊。如最後1個獲獎名額出現並列,須經全體評審對這些並列作品再票決,過半數的獲獎。
如各項目各等級獲獎作品數少於該項目該等級設獎數額的90%(如有小數點則四捨五入),可按該項目該等級設獎數缺額加1的數量,在該項目該等級落選作品中按得票順序從高向低依次取齊後,對選取的作品再票決。
4.除國際傳播獎項,在文字類、廣播類、電視類的訊息、評論、通訊(專題)、系列(連續、組合)報導4個主項中,每個刊播單位獲一等獎(不包括特別獎)不超過1個。如同一刊播單位有2個(含2個)以上一等獎候選作品達到規定票數,取得票多的1個;如得票相同則需再票決,得票多者入選,落選的可自動進入二等獎並排在獲獎作品前列。由此產生的一等獎缺額,取該項目一等獎落選作品中排在第一的作品再票決,達到實到評審2/3贊成票即入選,如未達到規定票數,則缺額不補。
5.在全部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中,文字類、廣播類、電視類、網路類、論文類和國際傳播獎項超長作品每類不超過2個。如達到規定票數者超過設定數額,取票數多者。
6.各項目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名單按投票輪次和得票數從高到低排序。
五、投票方式
評審統一採用紙質選票進行投票。
六、後續工作
(一)評選結束後,評選結果同評審名單、評選細則一併在新華網、中華新聞傳媒網(中國記協網)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上公示。網上公示時間不少於10個工作日。
(二)評獎辦公室對公示期間收到的事實性舉報進行核查,並按照《評選辦法》規定提出處理意見,報告評審會主任會議決定。評議意見將轉獲獎作品推薦單位、獲獎者,在今後工作中參考。
(三)評選結果將在公示及相關工作結束,並報經中宣部審定後揭曉。
七、評選紀律
評審及評獎辦公室工作人員要嚴格履行所簽署的《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保密協定》(以下簡稱《保密協定》),未經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授權,不得發布、告知他人有關評選工作內容和信息,如有違反,按照《保密協定》約定條款執行。對於評審有接受錢物行為、拉票行為的舉報,一經查實即取消其評審資格並通報所在單位,今後不得再參與新聞界各項評選活動;對違紀違規的工作人員給予相應處罰。
八、本評選細則經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委員會通過後施行。評選細則未盡事宜,委託評審會主任會議討論決定。

評審名單

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審名單
主任(1位)
張研農
中國記協主席
副主任(7位)
胡孝漢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田進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一彪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劉思揚
新華社副社長
張小國
中宣部新聞局局長
謝登科
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信息傳播局副局長
張曉輝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幹事(正師職)
委員(82位)
王冬梅
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潘崗
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張百新
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季星星
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沈衛星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
丁士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
康兵
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
王求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
姚軍
中國行業報協會會長
徐祖根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
張耀寧
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
曾凡華
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會長
馬年華
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
范三成
北京記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王宏
天津記協副主席、天津日報社總編輯
相金科
河北記協主席
袁升德
山西記協主席
張興茂
內蒙古記協副主席、內蒙古廣播電視台總編輯
孫剛
遼寧記協副主席
李新民
吉林記協主席
戚泥蓮
黑龍江記協秘書長
宋超
上海記協主席
劉守華
江蘇記協常務副主席
馮衛民
浙江記協副主席
王甄
安徽記協副主席、安徽日報社總編輯
葉得盛
福建記協常務副主席、省委外宣辦常務副主任
李旭
江西記協副主席、江西省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
姜克儉
山東記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王仁海
河南記協副主席、河南廣播電視台總編輯
蔡華東
湖北記協副主席
孔和平
湖南記協主席、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
李保恆
廣東記協副主席
常輔棠
海南記協主席
李啟瑞
廣西記協主席
丁道誼
重慶記協專職副主席
程朝陽
四川記協副主席
肖凱林
貴州記協副主席、貴州廣播電視台台長
何侃
雲南記協駐會副主席
張先群
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記協副主席
薛保勤
陝西記協主席
張瑞民
甘肅記協主席
李志雄
青海記協專職副主席
李安寧
寧夏記協主席
許新江
新疆記協副主席、新疆日報社總編輯
張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范明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總編室高級編輯
劉愛民
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時政新聞部高級編輯
林少文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中心譯審
張鋒
解放軍報社理論宣傳部高級編輯
王國明
中國工商報社專刊二部高級記者
彭丹
中國醫藥報要聞部主任編輯
牛予冬
天津廣播電視台廣播宣傳管理部高級記者
張君琳
河北廣播電視台總編室高級編輯
郭傑
內蒙古廣播電視台廣播新聞中心編輯部高級編輯
崔楠
遼寧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地方部高級記者
傅多強
吉林日報社政法部高級記者
湯偉軍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交通之聲高級記者
陳榮富
福建日報社高級編輯
王健
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新聞頻道高級編輯
胡芳
湖北廣播電視台電視新聞中心高級記者
任波
湖南廣播電視台廣播傳媒中心高級記者
李木
海南廣播電視總台廣播新聞中心播音指導
薛向群
陝西日報傳媒集團政治要聞部高級記者
杜曉華
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電視新聞中心高級編輯
周玉明
青海廣播電視台總編室高級編輯
寇大峰
寧夏廣播電視台高級編輯
廖洪偉
新疆人民廣播電台總編室高級記者
錢蓮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編輯室主任
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陸地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周勇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
胡智鋒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
王曉紅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部副部長、教授
雷躍捷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
王天錚
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研究所所長
張紅軍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黃鳴剛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吳生華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張晉升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彭偉步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陳雪奇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周然毅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常務副總編輯

評選結果

評選過程

會議評選出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300件,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2件,二等獎92件,三等獎152件。
根據《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規定,本屆獲獎作品、《評選細則》和評審名單在新華網、中國記協網(中華新聞傳媒網)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公示,歡迎社會各界監督、評議。
公示日期為2017年9月12日12時至9月26日12時。在此期間,社會各界可通過電話、傳真、信函或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意見。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將認真受理,按照《評選辦法》規定對有關舉報進行核查,並提出處理意見報評審會主任會議決定。

最終結果

2017年11月2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揭曉,來自全國報刊、通訊社、電台、電視台和新聞網站的287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90件,三等獎143件。

特別獎

弄潮兒向濤頭立——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系列活動紀實
以信仰之光照亮奮鬥之路
習近平在青海考察時強調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堅決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
新華全媒頭條

一等獎

1445種全新病毒科被發現
折翼海天,用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
供給側改革需加減法並舉
走向經濟治理現代化的中國探索
老郭脫貧記
別了,白家莊礦
鐵紀鐵流
安徽宿州宋廟國小“要求受助貧困生出錢請吃飯事件”調查
8月07日《寧夏日報》2-3版
巡視組長——追記李泉新
投桃報李
驚心動魄160分鐘——首次揭秘“長五”推遲發射
速度與激情:“中國標準”動車組成功通過時速420公里高速交會試驗
以供給側改革破解老工業基地“雙重轉型”之困
內蒙古首例保護草原行政公益訴訟案 —— 開啟我區草原保護新篇章
“神舟”“天宮”完美對接背後的“吉林科技元素”
“新愚公”李保國
泰寧土石流緊急救援
10月17日《東廣早新聞》
中國筆王貝發小筆尖大製造 杭州G20元首筆撬動高端市場
民企也是國家隊
永遠在路上
“殭屍企業”重生記
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
為85歲爺爺拍照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系列直播(時政)
11月16日《浙江新聞聯播》
每一名黨員都要牢固樹立“核心意識”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您好,馬克思
一份延續了68年的忠誠
網上重走長征路之“征程”——紅軍長征全景互動地圖
人民眼
長安觀察
之江觀察
逐夢他鄉重慶人
新聞和報紙摘要
Studio+脈動中國
海峽兩岸
新聞大求真
學習進行時
問政湖南
把握好政治家辦報的時代要求
始終堅守軍報姓黨的政治靈魂
Putin eyes closer partnership with China普京接受新華社社長獨家專訪 表示期待打造更緊密俄中夥伴關係(文字訊息)
我們的更路簿——三沙屬於中國的歷史證據(電視專題)
錦繡記(海外版)(電視紀錄片)
東京審判(電視紀錄片)
外國漫畫家手繪北京(網路專題)
從廣東製造到廣東智造(廣播專題)

二等獎

武城農民率先持證帶“權”進城
4億元科研“替代經費”無奈沉睡
“親清八條”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一項研發將淘汰充電器
讓幹部放手放膽幹事創業
環境執法“牙齒”越來越硬
深夜挨戶敲門尋找 救下昏迷夫婦
魏則西事件下的污名化狂歡要不得
肆無忌憚的權錢“旋轉門”
為敢擔當的幹部擔當
“農改居”:農民的權益只能增不能減
大學女教師患癌被開除事件調查
“網紅”手術筆記,折射堅守40年的工匠精神
有逃必追 一追到底
李保國的最後48小時
拿什麼拯救你,一“號”難求
三十年回望塔元莊
“三無”民企離國家大獎 有多遠
產糧大省何以出現“買糧難”
我國資本市場開放邁上新台階
“法律診所”為民除“頑疾”
一紙推廣證 幾多“生意經”
求解鄰避困境方法論
脫貧攻堅日記
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樓嗎?
《家庭醫生難聚人氣 健康檔案多成死檔》組合報導
2月02日《解放軍報》頭版1版
9月05日《河南日報》特刊4-5版
“狗不咬”鄉長
田裡的雕像
無罪之後
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奪奧運冠軍
觸目驚心! 2萬多噸垃圾跨省非法傾倒蘇州太湖邊
G20,華美天城待客來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各忙各的
工業廢料改良鹽鹼地技術施用獲成功 新疆億畝鹽鹼地有望變良田
鋼鐵俠創造新奇蹟
“中蒙俄國際道路貨運試運行活動”在天津港啟動
“羅爾捐款門”,到底誰更受傷
脫貧攻堅擺不得半點“花架子”
簡單點、複雜點, 一切當以民眾利益為出發點
醫改“手術刀”該動向哪裡?
三進五台溝
“百鳥朝鳳”,哀曲還是新生?
我的東北我的家
“行政之手”攔下營業執照
專訪“陳滿案”平反推動者程世蓉——一棵稻草的力量
醍醐:讓西藏藝術和藏式美學走出高海拔藏區
好花為何這樣紅
12月20日《全國新聞聯播》
“FAST之父”南仁東:22年堅持 鑄就大國重器
湖北實施退湖還湖“第一爆” 梁子湖的牛山湖成功實施破垸分洪
方家大院的中國年
收糧商販王力軍的尷尬
誰製造了“毒跑道”
親愛的
船長
人間世——救命
海上絲路看深商
“懸崖村”扶貧紀事
兒科醫生“短缺症”,何藥可醫?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訪徒步重走長征路第一人羅開富
7月15日《國際時訊》
中國女排,最是精神動人心
展現大國風範 不妨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無人區·52載守邊人
從家出發: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
中國方案 G動全球
“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的幸福嬗變
快聽!習近平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向你發來元宵節問候
把牢主陣地 傳播正能量——江蘇衛視節目創新創優實踐與思考
適應傳播新趨勢 構建引導新格局
移動互聯時代的對外話語創新
習近平“四個堅持”的背景、邏輯及戰略意義
黨報經濟新聞怎樣找到“平衡感”
我國媒體重大涉華議題報導國際影響力探析及建議
以創新型校對機制防範采編數位化的技術性差錯
Таинственные гости в Первомайском(五一村的神秘來客)(電視紀錄片)
Chinese netizens help boy in US with cancer realize his dream(中國網友助美國癌症男孩圓夢)(文字訊息)
【獨家視頻】工作15個小時出席19場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天(網路專題)
《倖存者——見證南京1937》之《沉默的傷痕》(電視紀錄片)
究竟誰在破壞國際法(文字評論)
執著“洋猴王”京劇傳播狂(文字通訊)
戰地採訪中國赴馬里南蘇丹維和部隊(文字組合)
中美大學生聯合體驗長征之旅(文字系列)
從你的時光里走過——記百年老街中山大道12月28日重新開街(廣播專題)
布哈里:尼中都有加強雙邊合作的強烈意願(廣播訊息)
尋夢蒙達爾紀(電視專題)
同舟共濟一甲子——我的中國、非洲故事(電視系列)

三等獎

研究生在隴縣當羊倌 瞄的是世界市場空白
引江濟淮為候鳥調整方案
封存公章六十枚 辦照僅需一小時
36年“撿”出一座圖書館
一線代表“接力”建言:艱苦崗位津貼免徵個稅
納稅失信 306人被取消參選資格
我市公布首批11個 “蝸牛獎”事項
梁平率先在全國試點退出承包經營權
菲南海仲裁案所謂最終裁決公布 中方強調不接受不承認
普光氣田技術輸出國外看好國內遇冷
Manila urged to put aside upcoming ruling (訊息人士呼籲菲方擱置即將公布的仲裁結果 稱中方不會基於裁決重啟涉爭議談判)
海軍組織航母編隊實際使用武器演習
城市建設“慎落子”才能“少悔棋”
站在真理和道義的高山上
“不怕敏感問題”正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不能以極端個案指責社會否定時代
民主失算與媒體失范
洪水面前,誰都不是旁觀者
無病呻吟、離經叛道怎能成藝術支點
名醫進社區 為何遭冷遇
探秘“墨子號”
讓正義不再遲到
一個智慧型馬桶就有35項國家專利
“先投後獎”走通股權獎勵路
《更路簿》:再不保護就來不及了
全球最大小商品城何以三十年興盛不衰
2萬戶“棄選”最貴自住房引爭議
湘南有趟“農民免費進城專列”
10年徒步巡線6萬里 守護雪域高原幸福路
歷史深處的證言:尋訪聯合國珍藏的“九一八”真相
兩份賬單記錄的堅守與感動
60年,和國家主席的兩次握手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亂象調查
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學的引力波
(脫貧攻堅)記者手記:羊小平砸缸
新能源汽車補貼摸底系列調查
“老新聞·新故事”《西藏日報》創刊60周年全媒體記者基層行
從“掌子面”到“流水線”
雄關漫道·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
“潮河情.灤水行”京津冀三地媒體大型聯合採訪系列報導
權威太原地圖竟然錯誤百出
“五大任務”之內蒙古年終盤點篇
“親子連線·這1年”系列報導
12月22日《深圳特區報》國際新聞A14版
9月16日《經濟日報》要聞1版
3月06日《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6-7版
明星婚禮,別辦成消費“封神榜”
《百鳥朝鳳》:校準中國電影發展方向
懸崖上的村莊
蚊子工廠,讓蚊子絕後
送別陳忠實
雨·祭
涉嫌電信網路詐欺 74名嫌疑人被押解回國
天一閣修書人
今非昔比
團聚過了
上發條
重溫初心再出發
北京現代滄州工廠首車下線
芙蓉社區廢棄腳踏車變“幫幫快車”
中國最高法院宣判“喬丹”商標爭議案 損害姓名權的3件“喬丹”商標應予撤銷
包容開放——共享腳踏車的成都表達
“拾金索酬”的情與理
給水留條“回家”的路
最美校園評選的背後——莫讓功利心玷污了孩子
李娜倮:用歌聲唱出拉祜村寨幸福生活
為了各族民眾的健康
一橋飛架,兩岸夢圓
南蘇丹平民保護所里的少年足球隊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量子通信濟南領先
迎英雄回家
吳家莊脫貧記
蛻變的塘約
草原獎補保了生態富了牧民
不容篡改的命運
母語之尋
那川那帆——郭川和徐莉佳的心靈“對話”
突發直播:山東平邑石膏礦垮塌事故被困36天礦工成功獲救!
烏魯木齊站7月1日試運營 現場直播
523中環線重大突發事故特別報導
12月31日 回眸2016,收穫溫暖和幸福;展望2017,放飛夢想與希望——《北京新聞》歲末特別報導
重慶交大: 破解沙子土壤化密碼 沙漠有望變綠洲
36天生死營救 平邑礦難4名被困礦工成功升井
有機種植:為了明天 回到昨天
記者調查·甜蜜的負擔
沉重的蘋果箱
“限塑令”為何名存實亡
轉移——《長征:那些人 那些事》
和平必勝——12·1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啟示
23年,陳滿和他背後的那些人
鐵血藍盔捍國威
191天的牽掛
我和總書記面對面
薩爾布拉克草原上的兵團人家
初心璀璨
脫貧攻堅在阜平
津彩“一帶一路”(高棉)
失控的170號段
中關村二小事件:傷不起的互撕
《曹德旺之問 拷問中國製造》 之《七十歲 我還很年輕》
12月19日《西藏新聞聯播》
1月23日《新聞坊》
山西屯留:欠公眾一個說法
一條天路,一個夢想——藏族“愚公”斯那定珠傳奇
辦好G20 當好東道主——全媒體直通G20杭州峰會
“不忘初心 砥柱中流”2016湖北抗洪救災實錄
先烈不容褻瀆 正義從不缺席——加多寶侮辱邱少雲案全追蹤
回家
Outsiders'perspective: How others see South China Sea(外國人如何看待南海問題)
“不忘初心——紀念建黨95周年”系列網路對話
溜索法官
天津歷史風貌街區保護項目首獲詹天佑獎
日出東方——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論提升副刊品味的八條路徑
微傳播語境下的電視新聞創新
電視問政:構建城市公共治理平台
擺脫先驗性 增強穿透性
民族地區黨媒社論隱喻背後的時代變遷
從聶樹斌案報導看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的統一性
“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四個轉向
以供給側改革思維補好城市台短板
希望之索 峽谷中的致富索道(新聞攝影)
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莎士比亞與湯顯祖逝世400周年 特別節目(廣播專題)
時隔71年的擁抱(網路專題)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特別節目(廣播直播)
緩工四天,待鳥起飛(文字系列)
Old cup reborn for autistic teen(停產水杯為自閉症少年重生)(新聞特寫)
瀾湄合作助推互聯互通縱深發展(廣播連續)
最燃倒計時!G20,精彩浙江與世界美妙對話(網路專題)
因為愛,他把眷戀留在中國(文字通訊)
“金孔雀”,請你歸航!(文字通訊)
中東四國行之:天地是走出來的(電視專題)
我的“讀冊歌”日記(廣播專題)(揭曉後,撤銷獲獎資格)
《中國夢365個故事》之《生命線》(電視專題)
《中國正在說》之《崛起中大國的國際戰略》(電視評論)
萌“翻”了(新聞攝影)
跨越大洋的綻放(電視專題)
在他鄉的知音(廣播系列)
私人定製哈密瓜(廣播專題)
走三沙(文字系列)
濫訴、妄裁和霸權難撼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文字評論)
現場直擊:中國遊客與華人華僑海牙和平宮前抗議南海仲裁鬧劇(文字系列)
老黃與小䴉的故事(廣播專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