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使(Ca2+/CaM)對沙地雲杉生態型乾旱適應的調控機理》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鄒春靜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信使(Ca2+/CaM)對沙地雲杉生態型乾旱適應的調控機理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鄒春靜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沙地雲杉(Picea mongolica W. D. Xu)是我國三北地區最適應乾旱環境的針葉樹種,並分化出不同的生態型以適應更為惡劣的環境條件。第二信使-鈣離子/鈣調素(Ca2+/CaM)對沙地雲杉生態型乾旱適應性具有關鍵的調控作用。在乾旱脅迫下,對沙地雲杉三種生態型進行生化減Ca2+法、對照原Ca2+法、物理增Ca2+法處理,通過研究沙地雲杉生態型體內Ca2+濃度與磷脂酶D的關係,揭示編碼磷脂酶D的基因轉錄水平;研究Ca2+濃度與脫落酸濃度的關係,探討內源激素對沙地雲杉生態型的作用機制;研究Ca2+濃度與保護酶活性的關係,揭示沙地雲杉生態型乾旱適應的過程;研究Ca2+濃度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關係,闡明滲透調節機理。上述研究結果為珍稀樹種沙地雲杉原地保護、遷地保護,擴大造林面積提供參考,為我國北方固沙林和防護林建設選育優良的造林樹種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根據專家評審組的意見,圍繞鈣離子介導的乾旱調控機理方面開展了前期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一)Ca2+對乾旱脅迫下不同生態型沙地雲杉葉片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的影響;(二)Ca2+對乾旱脅迫下不同生態型沙地雲杉葉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響;(三)Ca2+對乾旱脅迫下不同生態型沙地雲杉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研究發現:各生態型沙地雲杉在相同濃度的Ca2+條件下,葉片中可溶性蛋白質隨著乾旱脅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0%PEG脅迫下,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出現最大值之前,同濃度鈣離子處理條件下,不同生態型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呈現紫果型>紅果型>綠果型的趨勢,達到最大之後,均大幅度下降,30mmol/L的Ca2+濃度處,綠果型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下降速率最大。研究還發現:3種生態型的沙地雲杉幼苗在不同濃度Ca2+和不同百分比PEG處理後,在相同濃度的Ca2+條件下,乾旱脅迫程度越大,MDA的含量越大。隨著Ca2+濃度的增加,受試沙地雲杉幼苗葉片中的MDA量先降低後升高。在30%PEG脅迫下,10mmol/L的Ca2+可有效地降低不同生態型沙地雲杉幼苗葉片中的MDA的含量。 課題組正式在英文專著《New Advances and Contributions to Forestry Research》中以一章An Overview on Spruce Forests in China (205-224)正式發表(見附屬檔案1)。在New Forests上線上發表了論文The effects of gap size and age on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Picea mongolica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見附屬檔案2)。在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2012, 5, 17-20, Shanghai)會議上發表論文Revegetation in the refuse-dump of an open coal mine in Huolinhe diggings in northern China(見附屬檔案3)。而且通過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已經完成了2篇論文的撰寫,並投稿到SCI刊物上,目前處於評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