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防空飛彈

第二代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70年代服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第二代防空飛彈
  • 研製時間:20世紀60年代
  • 服役時間:70年代
  • 國家:中國
經過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各國在提高中、高空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的反電子干擾能力和改進低空作戰性能的同時,大力發展用於野戰防空的和機動部隊防空的中、低空防空飛彈。典型的型號有前蘇聯的薩姆-6、薩姆-8、薩姆-9,法國的“響尾蛇”,德國聯合研製的“羅蘭特”,英國的“長劍”和“海狼”,北約的“海麻雀”,美國的“改進型霍克”等。主要用於野戰防空、海上近程防空或要地防空。飛彈多數採用單極固體火箭推進,採用微波、雷射、紅外或光電複合制導技術,火控雷達為脈衝都卜勒搜尋雷達或單脈衝跟蹤雷達,以光電跟蹤設備為輔,系統結構相對簡化,飛彈小而輕便,反應時間較短(10秒左右),並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這期間還出現了攜帶型防空飛彈,如前蘇聯的薩姆-7、美國的“紅眼睛”、英國的“吹管”防空飛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