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重慶文學獎

第九屆重慶文學獎是2023年2月頒發的文學獎。

獎項歷程,獲獎名單,

獎項歷程

2023年2月17日,重慶市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紅岩幹部學院召開。會上,舉行了第九屆重慶市文學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頒獎儀式。

獲獎名單

《大唐廉相陸贄》
秦勇的長篇小說《大唐廉相陸贄》,既遵從唐史的歷史真實性,又有文學創作的合理想像和虛構。小說透過“安史之亂”後綱紀廢弛的朝政困境、陸贄的宦海浮沉以及其跌宕的人生經歷,塑造了陸贄勤勉為學、仁厚為人、清廉為官,襟懷蒼生、改革圖治的廉臣形象。小說體現了厚重的歷史底蘊,情節構思細密,敘事結構宏大,人物形象豐滿,具有很強的文學表現力。
《花街子》
曾憲國的中篇小說集《花街子》,以現實主義風格、純熟老道的文字,摹寫城市街區令人眼花繚亂的市井百態。無論是普通人物的生活場景,還是特殊人物的傳奇故事,作者都能把看似平凡的生活細節化為直面人生、直擊心靈的文學力量,並與這座城市堅韌而樂觀的人文精神自然契合,從而使當代重慶人形象在一個全新維度得到多樣化呈現。
《我們的清晨》
宋尾的短篇小說《我們的清晨》,由清晨的一碗小面,暈染出豐沛的社會生活訊息和深沉的人生況味。麵館老闆、菜販夫婦等小人物的人生命運出人意料地敞開而又引人入勝,那些生命中的光點與晦暗,彰顯著平凡中的不凡、無情中的勇毅和世俗煙火中的重慶人文風韻。每個清晨都會如期而至,關於“芭蕾面”、關於“城與人”的記憶將永不消散。
《父親的彩虹》
那森的短篇小說《父親的彩虹》,用荒誕喜劇手法表現“棒棒”父親患彩虹怪病後的拚命璀璨與矮化掙扎。奇特的想像、大膽的誇張,彰顯生活嚴峻、變味親情,吟詠柔美淒婉的生命絕唱;扭曲的意識、魔幻的情節,拼貼父愛慷慨奉獻、子女予求予取,架構起精神與物質世界的炫目彩虹。小說叩問人倫孝道,洞燭人性良心。
《閃電與根須》
譚明的詩集《閃電與根須》,以烏江和長江為產生靈感的不竭之源,潛心構建起詩人詩歌美學系統,表達了對萬物的感受和對世界的見解,性情嶄露,才情飽滿,意象繽紛。作品以精煉的短制,展示出大氣沉穩的風格,那些隱現著憂患意識的詩句和帶著理想主義色彩的篇章,使整部詩集顯現出厚重的質感,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白火焰》
鄧曉燕的詩集《白火焰》,以現代女性的獨特視角,對當下女性知識分子的生活進行了詩意的解析和重構。詩人思維睿智,情緒飽滿,意象新奇,詞語多姿,善於融入時代,緊扣靈魂,直達崇敬。作品張揚女性意識,彰顯出嶄新的審美態度。詩人在移情和共感中,讓白火焰輻射出迷人的熾烈和通透,閃爍著現代詩歌的純淨光芒。
《山河爽朗》
吳景婭的散文集《山河爽朗》,基於別樣的審美觸覺和洞察力,集合幽微的和漫漶的事物於筆下,從中獲取宏大主題和終極意義的能力,成為作者文學性格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自爽快和開朗的重慶山水始,歷經溫潤的人跡和冷峻的神性,回歸至重慶母語的懷抱,構建出一座屬於她自己的文學母城,成就了具有辨識度的書寫格局。
《藏地心跡》
周鵬程的報告文學《藏地心跡》,用抵近觀察的目光和帶著恆溫的筆觸,講述了低海拔重慶的第八批援藏幹部,到高海拔西藏援建的生動事跡。這些援藏幹部將火熱的情懷燃燒到離太陽最近的雪域高原,讓西藏人民與內地人民一樣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致富的路上一個不落下。
《無聲之辯》
李燕燕的報告文學《無聲之辯》,有對底層人生活狀態的關注,對弱勢群體命運的悲憫,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呼喚。作者以女性特有的執著和堅韌,探尋一位手語律師的成長之路,表現出對聾啞人群體的真摯情感和對他們尊嚴、權利的維護。作品材料真實,視角獨特,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顯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道德力量。
《米倉山下的小瓦房》
李姍姍的兒童文學《米倉山下的小瓦房》,以純真的童情、純淨的童心、純美的童語,將原生態的農家生活與民風民俗、童年趣事與精神成長、傳統文化與鄉村風貌天然融合,親切、溫馨、唯美,彰顯了兒童文學文學價值、美學價值的獨特魅力,構建了重慶兒童文學一道超凡清麗的風景線。
《“同路人”之上:魯迅後期思想、文學與托洛茨基研究》
楊姿的文學評論專著《“同路人”之上》,是作者一次非同尋常的歷史尋訪與學術探險旅程。作者沉潛到波瀾壯闊的現代歷史與思想文化潮流之中,深入到魯迅思想演進的重要側面與諸多細節,以史實繪史相、以史識觀史跡、以史志出史筆,在“重新”發現與描繪魯迅後期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的同時,也不經意畫出了作者自己可喜的學術品格與精神風貌。
《在冬日光線里》
趙域舒的翻譯詩集《在冬日光線里》,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語文學巨子菲利普·雅各泰作品的中譯本。雅各泰的詩歌充滿神秘氣息,語言邏輯與具象描寫常常是要突破的對象。譯者以敏感的筆觸捕捉到了雅各泰詩歌的精髓,以詩人的氣質將法語詩歌再現於中文,猶如冬日光線穿透了語言迷霧,呈現出異樣卻同質的美。
少數民族文學獎
《脫貧攻堅手記》
姚元和的長篇報告文學《脫貧攻堅手記》,以親歷者的視角,向我們提供了一個脫貧攻堅的鄉村“個案”:農民的行為、心理及日常生活細節,扶貧幹部的實際工作,顯示了脫貧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同時,從個別到整體,從具體過程到未來趨向,作者對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的展現令人信服。作品語言平實,細節真實動人,具有自信力。
《鳳池女人》
姚明祥的中篇小說《鳳池女人》,生動描繪了武陵山區歷史進程中的芸芸眾生,悲喜交集,苦樂相依,溫暖感人,是一部質樸的、對生命存在意義和價值取向進行了有益探索的小說,堪稱重慶現代鄉村變遷的交響樂章。厚重的地方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從容的敘事風格,嫻熟的寫作技巧,硬朗的語言張力,構成了這部小說的藝術魅力。
《沈從文與老舍比較研究》
魏巍的文學評論專著《沈從文與老舍比較研究》,立足中國當代民族國家共同體中的少數民族文化視野,對中國現當代重要作家沈從文、老舍小說創作中的族別認同、民族文化認同、地域文化認同以及民族國家認同等論題展開了富有新意的研究,豐富和深化了對沈從文和老舍文學創作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感悟和認知,表達出新一代學人對文學大師的深情叩問。
《尉犁》
費麗的詩集《尉犁》,以川渝務工者在新疆尉犁生活的多重體驗感應著這片土地上現代化建設的強勁脈動,從“內地—邊疆”的雙重視角講述了各民族同胞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描繪了一幀幀冷暖色交疊的“新疆風景”。作者探尋此在與遠方的詩意本質,敘述綿密,情韻悠遠,詞語富有沙礫的質感。這是一部新時代的“新邊塞詩”。
《走進瀘沽湖》
雷學剛的散文《走進瀘沽湖》,聚焦式描繪了瀘沽湖絢麗的自然風光和迷人的人文風情。作者的心靈感悟與靈魂激盪水乳交融,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和藝術的靈光,給人以唯美的遐思和愉悅。文章構思匠心獨運,文氣貫通,情感真摯而濃烈,語言清新而富有哲理和詩意,文字直抵心靈,令人陶醉在情一樣深、夢一樣美的藝術境界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