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隨著城市與企業的
國際化,有一群孩子正在逐步的創建屬於自己的
亞文化,這些孩子就是TCI,或者地球遊牧人。他們對於國際社會有著深遠影響他們“在世界方格的邊緣成長”並且學著讓這個世界處在一個平衡的位置。
TCI並不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概念了:縱觀歷史,總有一群人的生活非常遊牧化--總是不斷拜訪其他城市、地區、國家,因此他們暴露在新環境與新人群中。
魯斯·尤西姆博士是第一個使用“第三文化個人”這個詞來形容這個人群的。她在1960年對於TCI的定義是“那些由於父母的工作而前去國外生活的孩子”,後來,她在1970年定義TCI為“那些陪同父母進入其他文化的孩子”。
在即將進入
21世紀之際,1999年,大衛·波洛克與魯斯·凡·來肯則描述TCI為“那些花了大量成長年華在父母文化之外的人。TCI與所有文化建立關係,但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文化。雖然他們吸收了接觸過的文化的元素,但是歸屬感是另一個與他們有相同背景的環境。”
TCI代表許多文化與國家並且他們的數量在因為全球化的趨勢而大幅上升。
然而,TCI最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是“我是誰?”。他們吸收了許多文化,居住過許多國家,接觸過許多民族,而且他們不屬於父母的文化,因此他們的習慣、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等也是又這些大量的元素所構建的。
當然,TCI經常能出現名人。他們能夠理性的思考各種文化之間的聯繫、區別以及風俗的利弊,也能夠很好地處理國際事務,更棒地理解人權的深奧理念。他們許多人成為了未來的政治家、外交家、政府官員、教育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文學家等。與同齡的、生活在單一文化中的孩子們比起來,他們更容易適應全球化的生活。
出處及研究
魯斯·尤西姆在印度與她的三個孩子生活的時候開始注意到這個第三文化的形成。一開始“第三文化”是指適應另一個文化的學習過程,漸漸轉換成一個稱呼這一種環境下長大的人。一個第三文化的小孩會漸漸的將不屬於自己原有的文化融入它本身,他會與周遭的文化環境建立關係,但不受任一個文化的全部限制。要成為一個第三文化的孩子,必須同父母進入一個外國的文化,不然則無法擁有他父母的文化教育。參加國外教學交換計畫,即是一個不成為第三文化孩子的例子。
這一方面的研究恩為兩種方向,一為成人的第三文化孩子試圖去了解何解釋他們所歷經的過程,二為美國軍方所贊助對外派人員之子女的研究。研究的內容包過成人的現在生活狀況。
雖然多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相識的結論,但是有一些國際的質疑是否有一個實際的“文化”存在。
家庭
第三文化的孩子通常出於成功,完整及高教育水平的家庭。當一個組織決定將一人派往國外時(不論是公司,教會或政府機關),組織是做一項可觀的投資。組織會希望派遣最優秀的人才來代表其組織,已到最大的投資價值。因為如此,第三文化的孩子會有較大的機會出於一個至少一個擁有大學學位的家庭。幾乎所有的第三文化家庭都是因父親的職業而派駐在外,極少是由媽媽的關係而出國的。
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通常第三文化家庭會比一般家庭完整,因為一個離婚的父親或母親比較不會願意讓另一方將孩子帶離本國。“因為出外的是一個核心家庭的成員,成員中互相扶持的心理,比較地緣關係不變的大家庭,來的重要穩固。” 但過於封閉依賴的家庭也有機會成為家暴的受害者。“當一個親子溝通良好的核心家庭成間員的關係堅強的時候,對小孩的發展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反觀如果不是的話,結果也會很悲慘的,體罰,生理跟心理的虐待,會陰種種因素而不被他人察覺,有如尊重同事家庭隱私等原因。”
例子
著名的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部長
朱棣文(Steven Chu)就是一名在美國成長的華人TCI;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也是一位TCI;出生在英國的伊拉克裔BBC科學節目的主持人、英國薩利大學教授吉姆·阿卡里里(Jim Al-Khalili)同樣是一位TCI。TCI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也許你今天上捷運第一個看見的人就是一名TCI!
相關文學
I grew up in a Yellow country 我成長在一個黃色的國家
But my parents are Blue. 但是我的父母是藍色的
I'm Blue. 我也是藍色的
Or at least, that is what they told me. 至少他們告訴我是這樣的
But I play with the Yellows. 但是我和黃色的同伴們玩
I spoke the Yellow language. 我說黃色國家的語言
I even dressed and appeared to be Yellow. 我甚至穿著為黃色並且看上去是黃色
Then I moved to the Blue land. 接著有一天我回到了藍色的國家
Now I go to school with the Blues. 我和藍色的同學一起上學
I speak the Blue language. 我說藍色國家的語言
I even dress and look Blue. 我甚至穿著為藍色並且看上去是藍色
But deep down, inside me, something's Yellow. 然而,在我的心中,卻有一片黃色的海洋
I love the Blue country. 我愛我那藍色的祖國
But my ways are tinted with Yellow. 可我的行為都屬於黃色的國家
When I am in the Blue land, 當我在藍色的土地上時
I want to be Yellow. 我想成為黃色
When I am in the Yellow land, 當我在黃色的土地上時
I want to be Blue. 我想成為藍色
Why can't I be both? 為何二者不可得兼?
A place where I can be me. 請賜我一片我就是我自己的土地
A place where I can be green. 一片我可以成為綠色的土地
I just want to be green. 我只想成為綠色。
--Whitni Thomas (1991) 惠特尼·托馬斯,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