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三代雜交水稻
- 國家:中國
- 研究團隊:袁隆平團隊
- 品種特點:分櫱力強,穗大粒多
第三代雜交水稻,是中國研究的水稻新品種。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被袁隆平院士看作是突破畝產“天花板”的關鍵。2019年起,衡南縣被選定為第三代雜交水稻核心示範區,第三代雜交水稻組合“叄優一號”在示範基地開展高產攻關試驗示範。發...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和推廣雜交水稻的國家。雜交水稻具有個體高度雜合性,雜種後代出現性狀分離,故需年年制種。和雜交水稻相對應的是常規水稻。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三代雜交水稻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首次公開測試,畝產1046.3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是以遺傳工程雄性不育係為遺傳工具,它...
《第三代雜交水稻》是2020年12月1日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新奇。內容簡介 該書概述了稻屬植物遺傳改良的技術創新和主要成就。在評述第一代雜交水稻育種和第二代雜交水稻育種的研究成果和技術特點的基礎上重點闡明了第三代雜交水稻(精)育種的理論基礎、技術特點、育種方法、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總結了...
《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是2019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講解袁隆平對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見解與看法。內容簡介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1年獲得馬哈蒂爾科學獎。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
《衝刺1500公斤——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稻測產》是湖南廣播電視台於2020年11月2日刊播的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節目。2021年,獲得第31屆中國新聞獎獲二等獎。節目簡介 2020年11月2日中午,袁隆平院士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衡南基地開展測產,取得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的好成績,創下雙季雜交稻世界高產紀錄。湖...
李新奇,男,漢族,於1963年4月生,湖南長沙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三代雜交水稻首席科學家,第三代雜交水稻團隊負責人,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雜交水稻項目顧問、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鄭州大學離子束生物工程實驗室特聘教授、廈門市科技...
湖南隆平高科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於2019年05月1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張立陽。發展歷史 2019年10月14日,由隆平高科出資成立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在長沙揭牌,袁隆平任董事長。經營範圍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農作物種子、常規農作物種子生產;農作物品種的選育;農業技術開發服務;生物...
新稻9號,粳型常規水稻,新疆農業科學院核技術生物技術研究所、新疆農業科學院米泉試驗所選育。品種來源 新疆農科院糧作所與米泉水稻試驗站合作於18年選用中國農科院選育的京香號作母本,瀋陽農得院選育的G10作父本的雜交第三代種子,經鈷0射線萬倫琴輻射處理,經98-18株系種植選育而成(原系號29-5-6),90-...
李莉,女,1981年10月生,湖南嶽陽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發育與育性機理”方向課題負責人(PI),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2011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植物學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6年起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主要從事水稻育性機理及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近五年...
公司獨占擁有最新的兩系雜交水稻不育系Y58S,為全國60多家科研院所及40多家種子公司提供母本;獨占擁有國內唯一通過農業部驗收的第三代超級雜交稻新品種“Y兩優2號”的生產經營權。該品種是目前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最新代表成果,具有爆發性增長、大規模產業化並形成支柱產業的巨大潛力。公司總部及研究院落戶於蕪湖高新...
三優1號 三優1號是第三代雜交水稻。發展歷史 2019年,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1號”曾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以單季晚稻的形式取得過畝產1046.3公斤的成績。2020年在同樣地點,“三優1號”又以雙季晚稻的形式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叄優一號,是中國第三代雜交晚稻品種。“叄優一號”與普通水稻差異明顯,抗早衰性強、穗粒更多、抗倒伏性更好且綠色的功能葉能為水稻提供更多營養等。發展沿革 2021年10月17日上午,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示範衡南縣基地開展攻關測產驗收,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36.1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
三優2號 三優2號是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發展歷史 2021年9月28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坪山村,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2號”畝產達到1085.99公斤。
“隆優2號”是四川隆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組合。主要價值 “隆優2號”生長健壯、長勢均勻、穗大、粒多、結實率高、落色好,是一種高產、抗病蟲、適應廣的優良水稻品種。試驗產量 2023年9月,中科院、四川省農業廳、內江市農科院、隆昌市政府、隆昌市農業局等專家教授三十餘人,在四川省內江市...
甘宗恆 甘宗恆,湖南省衡南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示範衡南基地技術負責人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13日,獲得第十一屆袁隆平農業科技獎。
晚稻,指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2020年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詞語概念 詞目:晚稻 拼音:wǎn dào 基本解釋 [late rice] 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宋· 沈括《夢溪筆談》引證解釋 1....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叄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比數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次測產充分展示了第三代雜交水稻更加契合實際生產的特點,從而有利於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
李行潤 大有之弟子,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雜交水稻專家,863計畫“秈型水稻光溫敏雙保險核不育系”項目負責人,2003年9月5日通過國家技術鑑定。事師至孝。秦剛、熊鑫華(惠能之子)、王克勝、杜青松(玉階之子)、江漢生、剛林(備武之子)、李超(長鬍子)等,餘人不能一一盡列。(以上據余大佑、張修林...
2020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2021年 2021年11月26日,在廣州市黃埔區新龍鎮洋田村,三丘田的算數平均畝產數為...
——雜交水稻。雜交水稻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作為遺傳工具,培育具有雜種優勢的高產、抗病、優質水稻品種。2020年,中國科學家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創雙季稻畝產1530.76千克的新紀錄。雜交水稻的研發成功和大規模推廣,是世界作物科學與技術的重大突破,為全球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洞察號火星登入探測器。2018...
《袁隆平全集(第四卷)》收錄了袁隆平院士的兩本學術著作《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中國稻米食味品質研究》。2012年以來,為有效地推進鹽鹼地稻作利用產業化,袁隆平院士帶領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團隊,聯合國內外相關機構與研究者,從雜交水稻技術研發套用、耐鹽鹼水稻選育推廣、優質稻米生產加工倒智慧農業等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