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腹希蛛(Achaearanea galeiforma (Zhu, Zhang et Xu,1991))是球蛛科,希蛛屬的一種動物。體長2.93—4.30。一雌蛛體長4.30。頭胸部長1.50,寬1.15;腹部長2.80,寬2.50;高3.20。背甲黑棕色,兩側具黑色網狀紋,頸溝深,黑色,放射溝黑色,頭部後半部中央有一“V”字形黑褐色斑。中窩深,圓形。頭胸部相對狹長,呈三角瓶形。額區在前列眼下凹入,末端明顯前伸。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後凹。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0.10:0.02),後列各眼呈等距排列(0.10),兩側眼相接。中眼區四方形(0.30)。8眼近乎等大,各眼基均有黑褐色環。額高約為前中眼直徑的3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笠腹希蛛
- 拉丁學名:Achaearanea galeiforma (Zhu, Zhang et Xu,1991)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蛛形綱
- 目:蜘蛛目
- 科:球蛛科
- 屬:希蛛屬
- 種:笠腹希蛛
- 亞門:螯肢亞門
- 亞目:新蛛亞目
- 亞綱:柄腹亞綱
- 分布區域:湖北, 雲南
形態特徵,雌蛛,雄蛛,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蛛
螯肢黃色,前面內、外緣呈灰黑色,前齒堤有1堤,後齒堤無齒。顎葉、下唇橙黃色,胸板黃褐色,有黑褐色細邊。步足橙黃色,有黑褐色環紋。足式:1,4,2,3。第一步足腿節長2.40,膝、脛節長2.00。腹部球形,背面高度隆起,形成一大丘突,側面觀似斗笠。背面丘突前方有一個呈“八”字形的金黃色斑,丘突之前的背中兩側各有一金黃色弧形條斑,丘突的兩側各有1個、丘突之後有3對金黃色斑,各金黃色斑之間為紫褐色,腹部背中兩側及腹部側面均有紫褐色網狀紋。腹部腹面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灰褐色斑。紡器基部的周圍呈紫褐色。外雌器黃褐色,中下部有一橢圓形陷窩,陷窩的後緣有一半圓形隆起,色深,整個外形似一茶碗。
雄蛛
體長2.61—2.66。一雄蛛體長2.66。頭胸部長1.06,寬0.96;腹部長1.60,寬1.12。第一、第一步足橘黃色,余各足為黃色。足式:1,2,4,3。第一步足腿節長1.92,膝、脛節長1.65。其他特徵同雌蛛。觸肢的脛節有1根聽毛。觸肢器的跗舟頂部向腹面彎曲。
分布範圍
湖北、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