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法崇,晉代僧人。據《高僧傳》卷四載,少出家,以戒節見稱。敏而好學,篤志經論,尤長《法華》。
基本介紹
- 全名:竺法崇
- 所處時代:晉代
- 主要作品:《法華義疏》四卷
曾結茅於剡縣(今浙江嵊州)之葛峴山。東甌學者競往相湊。著有《法華義疏》四卷。
竺法崇,晉代僧人。據《高僧傳》卷四載,少出家,以戒節見稱。敏而好學,篤志經論,尤長《法華》。
竺法崇,晉代僧人。據《高僧傳》卷四載,少出家,以戒節見稱。敏而好學,篤志經論,尤長《法華》。曾結茅於剡縣(今浙江嵊州)之葛峴山。東甌學者競往相湊。著有《法華義疏》四卷。...
繼開山祖師竺法崇之後,晉代住錫麓山寺的高僧還有法導和法愍和尚。南北朝的期,麓山寺得到歷朝統治者的護持,不少官宦留書藏石,別構正殿,“建涅盤像於寺中”,“獻貝葉經於層閣”,使這座寺廟建築更加完備。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據史載,自竺法崇創建麓山寺後,八方高僧紛至沓來。晉代法導、法憨二人步法崇後塵,於法崇入山十三年後也入駐麓山寺,法憨撰著了《顯驗論》,還注釋了《大道地經》,使佛事日益得以弘揚。隋皇九年即公元589年,天台宗集大成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