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錄竺可楨1929年至1949年6月的文章、講演詞、工作報告、會議提案、諮詢答問、書信、序跋、公告、啟事等,凡287篇。《竺可楨全集》第2卷,收錄先生1929年至1949年上半年的文稿287篇,其時正當神州陸沉之際、民族危亡之秋。特別是,先生臨國難而掌浙大,至抗戰軍興,從暖風熏人的西子湖畔到地處邊陲的夜郎之鄉,一路顛沛流離,上有日寇飛機轟炸,下有土匪豪強騷擾,先生率領全校師生,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教書育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儲備了寶貴的智力資源,浙大亦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的劍橋”;而先生在此非常時期的言論行跡,足以使他名享“中國的脊樑”之列。
基本介紹
- 書名:竺可楨全集2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頁數:697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作者:竺可楨
- 出版日期:200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2834584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3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1918年獲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後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常委。著有《中國氣象概論》、《物候學》、《氣象與農業相互關係》等。1974年2月7日逝世。
竺可楨留學回國後,在東南大學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籌建了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並在全國布設了四十幾個觀測台站進行地面和高空觀測,開始天氣預報工作。
任浙江大學校長期間,他倡導“求是”校訓,實行民主辦學,提倡學術自由,使浙大在教育質量、學術研究和學校規模上都有長足的發展,崛起為中國著名大學之一,英國科學家讚譽為“東方劍橋”。
建國後為中國科學院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領導並指導了我國自然區劃綜合考察、國家大地圖集編纂、地學規劃制定、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工作。在物候學研究中有創造性的貢獻。發表的《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論文,闡明了我國優厚的氣候資源和開發利用的正確途徑。《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一文,基本上解決了國際上100多年的爭論,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他還是我國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是“可持續發展”思想與實踐的先覺先行者。
竺可楨留學回國後,在東南大學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籌建了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並在全國布設了四十幾個觀測台站進行地面和高空觀測,開始天氣預報工作。
任浙江大學校長期間,他倡導“求是”校訓,實行民主辦學,提倡學術自由,使浙大在教育質量、學術研究和學校規模上都有長足的發展,崛起為中國著名大學之一,英國科學家讚譽為“東方劍橋”。
建國後為中國科學院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領導並指導了我國自然區劃綜合考察、國家大地圖集編纂、地學規劃制定、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工作。在物候學研究中有創造性的貢獻。發表的《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論文,闡明了我國優厚的氣候資源和開發利用的正確途徑。《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一文,基本上解決了國際上100多年的爭論,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他還是我國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是“可持續發展”思想與實踐的先覺先行者。
媒體推薦
書評
竺可楨是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一代宗師,著名教育家,先後擔任過中國科學社社長、中央研究院氣象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提倡求實精神,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和經濟社會的關係,在地理學、氣象學、自然資源考察、科學史、科學普及、科研管理和大學教育等諸多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竺可楨是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一代宗師,著名教育家,先後擔任過中國科學社社長、中央研究院氣象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提倡求實精神,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和經濟社會的關係,在地理學、氣象學、自然資源考察、科學史、科學普及、科研管理和大學教育等諸多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圖書目錄
前言
編例
第2卷說明
1929年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籌備經過報告
地理教學法
中國氣候區域論
中國科學社已有十六歲
航空與天氣
學會年會不可偏廢之三事
在中國氣象學會第五屆年會上提出“添聘名譽會員”案
全國設立氣象測候所計畫書
1930年
第四次太平洋科學會議概況
近年氣象學進步概況
答袁紀英問
第七次國際氣象台台長會議紀略
《測候須知》序
南京一年來之颮
答黃萱孫問
希望科學也能說中國話
科學對於物質文明的三大貢獻
近代科學與發明
中國氣象學會第六屆年會致詞
《氣象年報》弁言
1931年
論新月令
長江流域三十年未有之大雨量及其影響
國內氣象學界一年來的成績
《氣象年報》弁言
1933年
中國歷史時代之氣候變遷
中國地理學會發起旨趣書
科學研究的精神
紀念明末先哲徐文定公
本年國內外氣象學界重大事跡
致范一仁與湖北省建設廳函稿(籌設湖北省測候所)
航空救國和科學研究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編例
第2卷說明
1929年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籌備經過報告
地理教學法
中國氣候區域論
中國科學社已有十六歲
航空與天氣
學會年會不可偏廢之三事
在中國氣象學會第五屆年會上提出“添聘名譽會員”案
全國設立氣象測候所計畫書
1930年
第四次太平洋科學會議概況
近年氣象學進步概況
答袁紀英問
第七次國際氣象台台長會議紀略
《測候須知》序
南京一年來之颮
答黃萱孫問
希望科學也能說中國話
科學對於物質文明的三大貢獻
近代科學與發明
中國氣象學會第六屆年會致詞
《氣象年報》弁言
1931年
論新月令
長江流域三十年未有之大雨量及其影響
國內氣象學界一年來的成績
《氣象年報》弁言
1933年
中國歷史時代之氣候變遷
中國地理學會發起旨趣書
科學研究的精神
紀念明末先哲徐文定公
本年國內外氣象學界重大事跡
致范一仁與湖北省建設廳函稿(籌設湖北省測候所)
航空救國和科學研究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