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灣北小馬燈舞)

竹馬(灣北小馬燈舞),蘇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馬(灣北小馬燈舞)
  • 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據有關史志記載,早在漢、唐時期這裡就有駐軍並有多起戰爭發生。現今的“常家營”即是古代“藏軍營”的變稱。在上世紀80年代建立揚子石化工廠時,曾於這一帶出土漢將軍墓5座,漢井若干,尤其是出土大量的漢軍用水壺和兵器殘件。據史料記載,駐軍時間較長、規模較大的是宋、明兩代。宋代在這裡設立忠勇軍寨,有營田、校場、倉庫等。韓世忠、岳飛抗金黃天盪之戰即在此。明代洪武26年在這裡設有“留守左衛”、“橫海衛”、“應天衛”以及鄰近的“龍虎衛”、“驍營衛”等軍事衛所,有屯田、牧場。這一帶至今保留著屯兵收馬的村名,如槽坊(制馬槽、馬鞍作坊)、馬營、白馬營、黃練(皇家練兵場)、營房頭等。
在這個歷史特定的地區大背景下,串馬燈和列入省批准保護的“留左吹打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樣,它的產生和古代駐軍有相當大的關聯。軍營練兵、生活在這裡,和周圍的百姓必然有著接觸、聯繫、交往,逐漸結成了軍民情誼,互有擁愛。軍民關係融洽了,凡軍隊出征、凱旋、調防及節日喜慶,軍民同賀同樂,於是就有了軍隊傳留下來的“留左吹打樂”,以及同時出現的各種民間燈舞,“串馬燈”便就是其中一項最有地方特色的馬燈舞。

文化特徵

“串馬燈”在隨歷史長河中不斷流傳和演化,但是,唯一不變的是頭馬一直是超群大的一頭棗紅馬,表演者都是由馬氏宗族人擔當。
傳承演變:“串馬燈”的神奇傳說,用簡單的推理其起源也是合情由的。因此,傳統的串馬燈便有了科學的“生命”,並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從古到今,傳承未斷,沿草有序。能追溯到最早傳人是1842年出生的高朝山,在近二百年的歷史中,下續傳人共6代。傳說最早馬燈編隊為6匹--12匹--24匹。表演形式有二種:分“鬧場”和“靜場”。鬧場分三個套路。(1)奔騰式、(2)套鏈子、(3)串8字。主要充當迎送“客燈”和開場子。馬燈進入燈會主場地,先要把觀眾逼退到場地圈子外,讓各種彩燈舞有了空間玩耍,俗稱打場子。靜場,是在觀眾有了固定觀看舞台式的場地,其套路是以“數字”連演成趣,如“一馬當先”、“二馬竄官”、 “三英戰呂布”、“四喜臨門”、“五子戲牧”、“六出祁山”、“七仙女下凡”、“八仙過海”、“九美圖”、“十把穿金扇”等。可惜,舞蹈已失傳。在明清以降只傳承了“鬧場”的三個套路。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