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漁船

山東省博物館收藏的竹雕漁船是一件具有明末嘉定派竹雕風格的驚世之作。此船通高20厘米、長43厘米,底平,船中間較寬,艏艉窄狹,中間為船艙,鏤空。船艙兩邊各開一窗,均有人倚窗向外觀望,艙頂晾斗笠,臥一隻小貓,艙前放魚簍,並臥一條小狗。外一側晾網置篙,後有船棚,中置舵,頂晾魚網、魚簍、衣服等。船上男女老小十餘人,或立或臥或伏或憑窗觀望,生活氣息很濃。整隻竹船運用透雕、淺深浮雕等各種雕刻技法,勾勒出一幅漁家打漁歸來時的寧靜祥和的畫面,活脫脫一幅漁家生活圖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雕漁船
  • 收藏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
  • 尺寸:通高20、長43厘米
  • 年代:明
簡介,金陵派,嘉定派,

簡介

整隻漁船運用透雕、淺深浮雕等各種技法,勾勒出一幅漁家打魚歸來時的寧靜祥和的畫面,線條流暢,
雕刻手法精熟,不失為一件明末嘉定派的精品之作。
竹雕漁船
此漁船線條流暢。雕刻手法精熟悉,並對有稜角處進行了精心打磨,不失為明末嘉定派的精品之作。 明代自正德、嘉靖之後,幾乎每個時期都湧現出一些傑出的竹刻藝術家。當時,刻竹之鄉主要在江蘇,尤以金陵和嘉定兩地最為繁榮,根據雕刻技法和風格特徵,當時就有濮派、朱派之議,因此劃分成金陵和嘉定兩派。

金陵派

創始人是濮仲謙,他刻竹的特點是:通常以淺浮雕為主,偶爾刻一些高浮雕作品,不過他最喜歡用的還是盤根錯節的竹根或佳竹,根據原材料的自然形狀和特徵,而創作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太平府志》說他“有巧思,以鏤刻名世,一切犀玉竹皿器,經其手即古雅可愛。”清宋荔堂更是對他的作品推崇備至,作詩讚曰:“白門濮生亦其正,大璞不斫開新硎。虬髯削盡見龍蛇,輪囷蟠屈鴟夷形。匠心奇創古無有,區區菏鍤羞劉伶。”(見《竹罌草堂歌》)意思是說他的竹刻作品異於常者,只需略施斧鑿即現鬼斧神工。在他之後的李文甫、潘老桐、方潔、陳源等,均為明末到清中葉的金陵派竹刻藝術家的代表。

嘉定派

創始人是朱鶴,號松鄰,擅長摹印和雕鏤,工韻語及圖繪。他以南宗畫為正法,糅以北宗筆法,創造了深刻法。他認為竹刻如不進行透雕、深雕,就不成其為雕刻,所以他的作品多以透雕、深雕、高浮雕為主。又因其工韻語及圖繪,所以常常以筆法行刀法進行雕刻,並能在一寸見方的竹木隨意刻畫山水人物、樓閣鳥獸等紋飾,故他的作品風格高雅古樸,為世人所重。朱鶴之子朱纓,號小松,繼承父業,善刻竹木,刻工之精細酷肖其父。朱稚征,朱纓之子,號三松,工詩畫,承祖業,刻風簡明精雅,刀法簡古有味,所制器物如人物、秘閣、香筒等,無不傳神自然,生動活潑,他的成就,遠超其父、祖,曾有“小松出而名掩松鄰,三松出而名掩小松”之說。《嘉定縣誌》對朱氏祖孫三代更是讚譽有加,評論他們的竹刻風格為:“花鳥規撫徐熙寫意,人物山水,在馬夏之間,畫道以南宗為正法,刻竹則多崇尚北宗。蓋以刀代筆,惟筒老朴茂,逸趣橫生。”朱氏三代崇尚的透雕、深高浮雕和把繪畫技巧融入雕刻技法,奠定了嘉定派竹刻工藝的基礎。嘉定城也因之成為明末的竹刻中心而被載入史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