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米節
- 英文名:
- 別稱:吃竹筍飯
- 節日時間:每年竹筍生長時節(穀雨至立夏期間)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貴州黔東南州榕江縣寨蒿鎮烏公村
- 節日起源:侗族民俗
- 節日活動:民族舞蹈
- 節日飲食:吃竹筍飯
- 節日意義:寓意當年農作物大豐收,如雨後春筍,節節攀升。
- 設定地點:魅力侗寨烏公村歌壇
- 設立機構:魅力侗寨
- 設定時間:立夏期間
節日起源,節日時間,節日習俗,
節日起源
侗族人每到春夏之交的農耕時節,都過竹米節,殺豬宰羊祭祀侗族祖先,唱歌跳舞祈求五穀豐登。寓意當年農作物大豐收,如雨後春筍,節節攀升。
相傳侗族的祖先,沒有鍋煮飯,用竹筒或筍筒烹製,味道美味,口感爽朗。
節日時間
竹米節一般是在春夏之交(穀雨至立夏期間)的農耕時節舉行。
節日習俗
侗民採摘斑竹筍,把糯米灌進筍筒,煮熟,便可食。
唱侗族琵琶歌,跳舞歡度竹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