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屬通金鄉。
1949年,設金桂、金玉2鄉。
1958年,併入四一公社。
1961年,析置竹箐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2019年12月,撤銷竹箐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通安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竹箐鄉轄酸水河、金桂、金玉、菜園、大麥地、小米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竹箐鄉下轄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酸水河村7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竹箐鄉地處
會理市東南部,東與芭蕉鄉接壤,南與雲南省昆明市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隔金沙江相望,西與
通安鎮相連,北與海潮鄉、富樂鄉為鄰,區域面積125.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竹箐鄉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海拔2745米;最低點海拔850米。
氣候
竹箐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溫涼濕潤,光照充足,乾濕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多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年平均2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8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60毫米。
水文
竹箐鄉境內河道屬酸水河水系。有酸水河、菜園河和陰架河(上游大麥地河)3條河流。全長約25千米。
自然災害
竹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土石流、山體滑坡等。有地質災害點4處。2009~2011年乾旱嚴重,造成全鄉農作物大面積受災、人畜飲水困難。
自然資源
竹箐鄉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鐵礦石,儲量豐富,僅黃草坪鐵礦儲量就在200萬噸以上。
人口
2011年末,竹箐鄉轄區總人口76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3人。另有流動人口356人。總人口中,男性3924人,占51%;女性3772人,占49%;14歲以下1062人,占13.8%;15~64歲5848人,占76%;65歲以上786人,占10.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151人,占66.9%;2011年,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2.9‰。
截至2019年末,竹箐鄉戶籍人口1254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竹箐鄉財政預算收入3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356萬元。其中農業投資完成額1074萬元;年末資產總額240萬元。
2019年,竹箐鄉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竹箐鄉有農業耕地面積15392畝,其中水田2786畝,旱地1260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0288萬元,比上年增長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839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石榴。2011年,烤菸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571噸;石榴種植面積8800畝,產量9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1.2萬頭;家禽飼養量8萬羽。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3455萬元。
工業
2011年,竹箐鄉工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6.8%。
商業
2011年末,竹箐鄉有商業網點28個,職工4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96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竹箐鄉有中心校1所,村小3所,在校生640人,專任教師3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1年,竹箐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萬元,比上年增長3%。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竹箐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
2011年末,竹箐鄉有運動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竹箐鄉有鄉級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3個;病床25張,固定資產總值13.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4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215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407人,參合率80%。
社會保障
2011年,竹箐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戶,人數11人;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1人次,共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6.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7戶,人數284人,支出20.1萬元,比上年增長1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6萬元,比上年增長4.5%。
基礎設施
2011年末,竹箐鄉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76萬份(冊)。中國電信、移動、聯通覆蓋全境95%的村組,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135戶,行動電話用戶12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5.30%;寬頻接入用戶34戶。
2011年,竹箐鄉農村電網覆蓋全境6個村的1949戶,年平均用電量48萬千瓦時。沼氣池420口;人畜飲水工程修建渠道8千米,可解決389戶(1555人)的人畜飲水問題。
交通
2011年,竹箐鄉境內有縣級公路1條,長18千米;村級公路5條,總長8.6千米。
歷史文化
竹箐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於竹箐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