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厝是海陸豐傳統民居、閩南民居、潮汕民居的一種建築形式,以布局狹長猶如竹竿而得名。廚房客廳住房天井排列成狹長的空間,組合位置無規則,類乎廣府民居中之“竹竿屋”。饒平的“竹竿厝”。這種房屋,是直通通一列既長而高的房屋,宛...
海陸豐傳統民居是指廣東汕尾民居,主要是院落式民居,其中分小型院落式民居(如爬獅、下山虎、四點金、竹竿厝)、大型院落式民居(如駟馬拖車),其獨特的價值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種形制的民居。在中國並不少見,但在海陸豐地區,卻表現出一種比較特殊的院落組合關係,其平面組合的變化類型“從厝式”民居。海陸豐...
閩南民居是福建,廣東,海南 ,台灣等地傳統民居建築形式,有 皇宮起 、四點金、下山虎、竹竿厝、駟馬拖車、四水歸堂。其他地域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潮州傳統建築屬於閩南建築體系下的一個子系統。閩南民居...
小巷裡有許許多多的建造單元:富戶人家建三廳二天井外加包屋的大院;中戶建造二廳一天井的四合院(即四點金)或一廳一天井的三合院(即下山虎);小戶單間或多間連體的“竹竿厝”。城市宅地難覓,往往難以統一規格。潮汕各城市舊民宅牆體多為三合土夯築,均較矮,磚砌樓房極少。揭陽、潮州、潮陽等早城和開埠僅有...
台灣路與香港路是以前店後坊上住宅的“竹竿厝”建築為主的傳統商業街,但兩者建築風格迥異,香港路為典型的閩南風格的“騎樓式”,而台灣路則是典型“中西合璧”的非騎樓式,其代表建築“萬圓錢莊”“新生布行”等著名老字號商鋪的建築具有明顯的南洋風格。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店鋪經營...
“竹竿寮”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竹竿厝。它門面小但縱深長,就象竹竿一樣修長。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棟柱與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與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為走廊,正廳照壁在後二柱之間,照壁就在兩邊的挾柱。照壁中間設有神龕,奉祀祖先。一幢房屋至少有兩“木扇”柱子在兩邊牽牆,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
規模較小的城鎮平民居屋有布局狹長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點金為基礎橫向或縱向擴大規模,稱“三廳串”、“八廳相向”、“四馬拖車”、“百鳳朝陽”,其外部輪廓則保留十分規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大規模的集居式住宅稱為“寨”,這是清代潮汕地區鄉村居民軍事化的產物。從平面上可分為方案和樓寨,從外圍方式...
2.竹竿厝(手巾寮) 3.一落兩櫸頭(一落兩伸腳、三合院) 4.一落四櫸頭(一落四伸腳、三合院) 5.四房看廳 6.小六路厝 7.大六路厝 8.小棋盤厝 9.大棋盤厝 10.兩落大厝(四合院) 11.三落大厝(多進式) 12.大厝帶兩邊護厝(多進帶雙護龍) 13.大厝帶兩邊雙護厝(多進帶多護龍) 五、閩南大厝的形...
潮式古建築的民居以四合院為基本布局,在保存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同時,創造了下山虎、四點金、駟馬拖車、百鳥朝凰、竹竿厝等獨特的建築形式。祠堂建築金碧輝煌,多為“三門四柱”建築,是“四點金”的擴展。2、追求和諧統一 法天而建,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諧統一,是古建營造的最高境界。潮式古建築營造法則,首先是定性,...
中興居民委員會,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簡介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中興居民委員會,位於浮洋鎮北端,東至中興街,西至潮汕公路浮洋車站,南至和平居委的柯厝埕,北至洪巷隴頭,面積0.125平方公里。轄:程厝、倉前、沈厝、新埠尾、竹竿厝、塘池頭、馮厝祠、翁厝巷、青磚埕、柯厝埕、角梳街、中興街...
中興居委會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北端,東至中興街,西至潮汕公路浮洋車站,南至和平居委的柯厝埕,北至洪巷隴頭,面積0.125平方公里。居委會簡介 轄:程厝、倉前、沈厝、新埠尾、竹竿厝、塘池頭、馮厝祠、翁厝巷、青磚埕、柯厝埕、角梳街、中興街等12個自然村落,轄區內單位有潮市第三酒廠、潮州市日...
校舍為杉木灰瓦結構竹竿厝。辟教室六間、儲物室及教師宿舍各一間,門口一小型操場,傍一小荷花池。三山書院於潮城黃厝祠設立分院,亦稱三山學館,專門為歸仁都學子赴考時免費提供食宿。辛亥革命以後,三山書院改稱三山學院,並於院入口處築一磚柱拱門,門額上書斗大“三山學院”四字,在校學生統一佩戴“三山學院”...
清末至民國初期,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香港路逐漸成為漳州南部的主要商業街,路兩側遍布著獨具閩南特色的“竹竿厝”騎樓式建築,分布著“尚書探花坊”、“三世宰貳坊”等明代文物古蹟。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路始終是漳州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就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商業寶地上,在小巷頂上3平方米的小屋內,伽藍...
村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為傳統貝灰三合土結構潮式民居,及部分現代興建的鋼筋水泥結構樓房。月嶼村在1900年前房子多數為單間房子為主,1900年-1980年期間以單間房子、三間竹竿厝、下山虎為主,1980年-2000年多數以三間竹竿厝為主,2000年後以下山虎、四點金、現代樓房為主。風俗 村每年最熱鬧的節日有元宵節、清明節...
浮洋竹竿厝、浮洋房厝祠、李厝、英塘、古巷橫溪、浮洋勝朕、鳳塘英橋;正月十一:江東獨樹、庵埠薛嶺、胡厝、官塘、鐵鋪巷尾、東鳳張厝、磷溪仙河、高廈,驪塘洪厝、彩塘東楊、彩塘仙樂、鳳塘湖美村、浮洋徐隴、英塘(全福林厝、全福東邊村)、徐隴有老熱 ;正月十二:浮洋劉厝、磷溪仙河、歸湖、溪口、獨樹、...
村內著名建築“南盛里”是清末巨賈藍金昇興建的,占地面積80多畝,蓋建大小房屋70座,共671間,其中有華麗的潮汕傳統建築---駟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也有普通的小型民居---竹竿厝;從傳統嶺南建築風格的民居到近代具有工業特色的發電廠、自來水廠,整片民居集潮汕民居建築之大成,是“洋為中用”的一個範例。村...
全村公建項目占地面積13.2畝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籃球場、學校、村委辦公樓,村內民風淳樸,治安穩定,村民安居樂業。村內興建大小房屋500多座,其中有潮汕傳統建築四點金、下山虎疊樓、普通小型竹竿厝,從傳統嶺南建築民居到近代具有工業特色的樓房,體現當前工業的進步、村民的富裕、村容的整潔、新農村建設和諧發展。
台灣路與香港路是以前店後坊上住宅的“竹竿厝”建築為主的傳統商業街,但兩者建築風格迥異,香港路為典型的閩南風格的“騎樓式”,而台灣路則是典型“中西合璧”的非騎樓式,其代表建築“萬圓錢莊”“新生布行”等著名老字號商鋪的建築具有明顯的南洋風格。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店鋪經營...
傳統民居為“下山虎”“四點金”“雙背劍”“單背劍”“竹竿厝”及“駟馬拖車”等形制潮汕民居,現存百餘座。明經第,俗稱書齋內,建於清鹹豐年間,占地面積400平方米,“雙背劍”格局,後通書齋懷德居,現保存完好。武德第,建於清光緒年間,占地面積300平方米,為清末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夫人陳氏娘家宅第,“單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