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竹尺和鐵錘
- 作者:歐陽山
- 創作年代:近代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描寫九姑在丈夫死後,為了養活女兒阿菊和兒子阿華,只得乾起說不得的營生來。九姑的鄰居阿洪、阿秋也是生活無著,有時挑河泥、挑砂、挑石灰,有時當小販。阿菊逐漸長大,和阿洪、阿秋一起到紗廠去做工。然而每月只有六塊錢的工資。九姑還得繼續出賣肉體。一天,阿華突然失蹤了。阿菊為了尋找弟弟,破例請了一天假,被扣了塊錢。原先就與阿菊很要好的青年阿樵和她一起去尋找阿華,回來的路上兩人互述了愛慕之情。但是,阿樵的父親堅決反對,認為媽媽不正派,女兒也定不會正派。阿菊、阿洪、阿秋在先進工人青線的教育下開始覺醒了。女工阿潤等工人因散發傳單被廠主開除。阿菊和另一女工在吉嫂帶領下,發動自己車間的工人募捐,支持被開除工人們的生活。阿菊成長很快,在工人中很有威信。阿菊對常幫助她的阿洪萌發了愛情,但阿洪只把她當作一個小孩子,這使她很苦惱。廠主想用金錢收買阿菊,被她嚴辭拒絕;她被開除了。工人們舉行罷工,為了制止破壞行為,工會組織武裝糾察。因為沒有武器,阿菊、阿洪找來了竹尺和鐵錘。罷工勝利了,阿菊卻被抓進監獄。阿洪來探望她,兩人互訴了久藏心中的感情,遐想著美好的明天。
創作背景
1928年初,作者到了上海,連續寫了七八本長短篇小說,成了職業小說家。在這種寫作活動的同時,開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文學啟蒙運動的影響,題材與風格都逐漸發生變化,以後創作了描寫工人鬥爭的長篇小說《竹尺和鐵錘》。
人物介紹
阿菊:王九姑的女兒。不甘忍受廠主的剝削,接受了革命道理,以父親的遺物竹尺和鐵錘為武器,當了工人糾察隊長。在罷工中,她被捕入獄,仍然惦念罷工情況。
作品鑑賞
由於思想的轉變,作者在《竹尺和鐵錘》中第一次採用了工人生活的題材,並且“思想明確地傾向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作品不但描繪了工人階級的苦難,而且通過九姑與阿菊母女的身世遇顯示了工人階級的覺悟與成長過程。作品中吉嫂的形象雖然不夠豐滿,但也是作者正面描寫革命者的重要嘗試。這部長篇是作家創作生涯中的重要的轉折點。
作者簡介
歐陽山 (1908~2000),筆名凡鳥、羅西等。湖北江陵人。中共黨員。1926年肄業於中山大學。1932年組織中國左聯廣州分會,1933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左聯。歷任小說研究委員會主任,延安中央文委常委、研究院文藝研究室主任,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院長,華南文聯、廣東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廣東省作協主席,國際筆會中國廣州中心主席,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全國第一屆政協代表,全國第三、五屆人大代表,中國文聯第一、二、三、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一、二、四屆理事、第三屆副主席、第五屆名譽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