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寶慶府志》記載:“聞萬曆間雲山有好事者,就竹勢之態,飾人物、山水、花鳥於上,或琢飾玲瓏小器,供於茶肆或文房。”朱元璋的第18子朱楩於1425年4月北遷至寶慶府武岡州,朱楩與一起被貶的文人官員寄情於物,附庸風雅,嗜古玩,寶慶竹刻在此時順應而生。
《寶慶府志·藝文志》記載:明崇禎年間,進士潘應斗記錄叔父潘一龍(1563—1645)與寶慶竹刻技藝匯篡《大來堂制藝》刻版刊印,潘一龍竹刻流傳下來的有竹青雕筆筒《聽松觀泉圖》,與同時期的王嗣乾屬邵陽竹藝早期代表。
《寶慶府志·鄉土物產》記載,“康熙十二年(1673年)有竹製為反面,制為方形,以售竹器名者”,說明清康熙邵陽已有竹簧之技藝。傳說王尚智發明竹簧雕刻,竹簧工藝的發明是中國竹藝的較大變革,擴大了竹藝題材與竹藝大件化、批量化生產。清末邵陽竹藝有作坊如“文雅堂”“愛此君齋”“君雅堂”“君子鄰”等,王修齡、王樹箋、王堅吾、王明生、朱蓮舫、朱寶成等是這些作坊的竹刻藝人。明清時期,寶慶竹刻被寶慶府衙圈定為進貢朝庭的貢品,如故宮藏竹簧雕刻《天地同春壽字盒》為李新鱗兄弟為慈禧太后作,《芭蕉山石貼簧盒》為惜陰軒主李昌元所做,竹藝貢品中保存下來的還有食篋和書篋等。
寶慶竹刻在明代原竹雕刻、清代竹簧雕刻基礎上歷經幾百年發展已形成個性鮮明、竹藝精湛的地方特色。從民國到20世紀70年代,寶慶竹刻成果輝煌,竹刻藝人的作品多次獲獎,1950年成立了邵陽市竹藝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為國營邵陽竹藝廠,20世紀60—70年代江西吉安、井岡山,四川萬縣,湖南株洲、益陽、沅江、邵陽縣、洞口黃橋、綏寧等地相繼派人到邵陽竹藝廠學習並回去開辦竹藝廠;1993年邵陽市染料廠兼併邵陽市竹藝廠,邵陽竹藝廠藝人們走向私人作坊小規模生產竹刻,成立了眾多竹刻研究機構,經常組織邵陽民間工藝產品展覽與竹刻文化活動,促進了邵陽竹藝的發展。
文化特徵
主要品種
寶慶竹刻中的竹雕主要有竹青雕刻、竹蔸雕刻、竹簧雕刻。
竹青雕刻的材料一般選擇竹齡3~5年、生長在高嶺石縫的大竹,這種竹肉厚節正,經煮、曬、刮表層、打磨製成竹青坯子如筆筒、臂擱等。
竹蔸雕刻又稱竹根雕刻,利用竹根的天然形態及結疤布局進行構思雕刻,講究竹勢、竹態,依形造型使其成為巧妙、古樸、精緻的竹藝品。
竹簧雕刻也稱“貼簧”“翻簧”“文竹”,竹簧品工藝要經歷伐竹取簧、器型製作和刻簧等幾十道工序。寶慶竹簧器型品種有300餘種,以盒、瓶、盤、碟、架、筒、扇、屏風、掛屏為主,多邊花瓶、圓形花瓶、仿青銅器等異型器豐富了邵陽竹藝的藝術寶庫。在器型創作中需考慮竹簧材料特性,設計出結構合理、形態優美的器型。根據設計圖製作木模具,關鍵在竹簧器上裝飾膠合簧皮、壓型成材、圖樣拓樣、清刮角、打磨等方面,異型器型工藝更複雜,如曲線型、圓型和綜合型等。
雕刻技法
在技法上,寶慶竹刻有圓雕、淺浮雕、鏤空雕、陰刻、彩繪、鑲嵌、火烙等工藝技法。刀法有單刀、回刀、雙刀、劈刀、顫刀、劃刀、排刀、逆刀、順刀、中鋒、偏鋒等技法,在各種竹雕中又有各自刀法,如竹青雕刻的刀法就有陷地陽刻、線刻陰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等。
表現技法
寶慶竹刻中有一種獨特的表現技法,即將雕刻和彩繪相結合,這與寶慶竹刻中竹簧的獨特材性有關。寶慶竹刻的色彩表現可分為竹青雕刻的青色、淺黃自然色與竹簧雕刻的描繪色彩。竹青雕刻的青色指竹材表面外部潤澤的竹青色,淺黃色指去青留下的竹簧與竹肉的竹肌色。竹刻色彩不像繪畫色彩那樣自如寫意,更多體現的是藝人的情懷與閱歷,需要對竹刻作品題材與色彩的合理搭配。
圖形符號
寶慶竹刻的各種圖形符號具有邵陽地域性與文化性特色,竹刻圖像中的江南山川樓閣、人物風俗、花鳥、歲寒四君子等體現了文人的閒情逸緻,人格化個性突出、小中見大,竹藝細緻傳神,傳統圖樣洗鍊概括,金石韻味的視覺濃烈,刀線意賅、典雅秀美、明快飄逸、熱情愉快。繪畫審美傾向融入竹藝,既有全景山水,也見剩水殘山,即使是花鳥題材、人品理想也滲透在竹藝中。
製作工序
寶慶竹刻中竹簧竹刻具有特色,竹簧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從竹簧的選取到貼簧並製成簧胚,一般需要數十道工序。常見的竹簧器型有平面器、立體器、異形器3種。平面器型相對簡單,一般製作屏風,如掛屏、座屏等,跟紙上繪畫較為相似;立體器形工藝相對複雜,一般是在幾何木質器型的表面貼上竹簧,如四方花瓶、六方花瓶、幾何花觚等;異形器的製作工藝很複雜,據制坯藝人介紹,異形器需要經過70餘道工序才可完成。根據平面器、立體器、異形器3種器型的共性,可以將制簧工藝分為“選簧”“削簧”“煮簧”“壓簧”“貼簧”等5道工序。
選簧:這是制簧工藝的第1步,“簧”是指竹子內壁薄薄附著物,約1~2毫米厚,進行竹編技藝時,竹簧一般作為廢棄物丟掉,而在竹簧竹刻中,“簧”成為竹子中有價值的部分。竹子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竹簧的質量,寶慶竹刻大多選取寶慶當地盛產的楠竹為制簧材料。根據制簧藝人的介紹,用於制簧的竹子要求生長期為3~5年之內,且選擇體形碩大,直而粗,向陽生長的楠竹,這類竹材由於長期有太陽光的照射,其竹簧的肌理和色澤比較好,竹子的顏色相對較深,竹簧的色澤相對較黃,視覺上美觀悅目,並且容易製作出形態規整的器形。
削簧:制簧工藝的第2步是“削簧”,也就是去除竹青與竹肉,保留竹節內部的簧面。用於進行削簧工藝的材料必須選取竹段中間靠下部位的,這些竹段竹節相對較長,竹簧較厚,製作成型的竹簧片尺寸(面積)較大,加工更為方便,適於製作比較複雜的器形和題材畫面;削簧的基本工序是:根據器型的高度,橫向裁切出竹筒,一般採用單節取簧,然後用篾刀去除竹節外部的竹青與竹肉,留下竹節內部1~2毫米左右的薄層竹簧。
煮簧:制簧工藝的第3步是“煮簧”,煮簧的主要目的是使煮簧片表面的竹纖維軟化,為下一步的“壓簧”提供條件。煮簧的基本工序是:將圓筒狀的竹簧縱向分開,呈瓦弧狀,然後把多張簧面疊加在一起,放入鍋中高溫蒸煮。煮簧一般採用批量操作,每個疊加的簧面筒可套8~10張簧面,大鐵鍋中一般可放置100餘張簧面一次性蒸煮;煮簧時要高溫蒸煮,一般煮至水開後再煮20~30分鐘左右即可取出。在煮簧的過程中,要對竹簧進行防蟲、防腐處理,常見方法是用布包裹菸草絲、花椒等放入鍋中與竹簧一起蒸煮。
壓簧:制簧工藝的第4步是“壓簧”,壓簧也稱翻簧,煮簧結束後,必須馬上實施壓簧,壓簧的主要作用是使弧形的簧面轉變成平整的簧面。煮簧結束後,竹纖維軟化,竹簧可以根據器型需要重新定形,這時竹纖維軟化失去脆性,制簧藝人接下來順著竹簧反面邊卷邊用手揉,這個工序需要重複5~6次,這樣基本可以保證竹簧片基本成型。接下來需要把翻簧完成的竹簧片施以高壓,並自然晾乾,即可達到去水定型的目的。
貼簧:貼簧是制器的最後一道工序,制簧藝人把製作好的竹簧片貼上在製作完成的木質坯胎上,使器形表面成為可以簧刻加工的簧面。由於木材易於成型加工,竹簧器形的坯胎都有木材,常見坯胎材料有杉木、紅木、楠木、柏木、黃楊木等。為了保證竹簧雕刻的效果,有的器型需要貼上2~3層竹黃。竹簧片貼上完成後,為了保證簧刻的效果,制簧藝人還需對竹簧進行拋光、打磨,尤其是竹簧片之間的拼貼接口處尤須著重處理。
題材作品
寶慶竹刻的題材主要有人物軼事、宗教故事、山水風俗、花鳥草蟲、裝飾圖形等。竹藝題材紮根傳統民俗民風,如灘頭年畫、墨晶石刻、石雕、木雕等,邵陽市當地少數民族的農耕勞作、婚喪喜慶、漁獵採摘、花鳥飛禽、習俗禮儀,歷史人物與故事、神仙傳說、猛獸神靈等都是寶慶竹刻表現的題材,邵陽風俗與文人趣味融合一體,題材中突出現代內涵如崀山風光、瀟湘八景、寶慶弔腳樓等。如張宗凡的作品《丹霞之魂》取材崀山“辣椒峰”,運用陰紋淺刻手法,渾圓細膩表現“辣椒峰”的壯麗巍峨。唐文林的《寶慶印象》《中河街舊影》等竹藝作品以邵陽老街為表現對象,具有濃郁古寶慶地域特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寶慶竹刻的歷代大師們擅長於將自己的藝術表現技巧與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中國古典書畫的意境融會貫通,創造了無數竹刻藝術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傳承狀況
20世紀90年代邵陽原有的9家竹藝廠全部破產倒閉,技師流散中國各地,僅存的二十多名老藝人亦年事漸高。寶慶竹刻正瀕臨消亡,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曾劍潭,男,漢族,1932年生,2012年去世,湖南邵陽人。2007年6月被評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竹刻(寶慶竹刻),申報地區:湖南省邵陽市。
張宗凡,男,漢族,1968年生。2012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竹刻(寶慶竹刻),申報地區:湖南省邵陽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邵陽市寶慶竹刻研究所獲得“竹刻(寶慶竹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竹刻(寶慶竹刻)”項目保護單位
邵陽市寶慶竹刻研究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15年,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寶慶朱蓮舫的寶慶竹刻高浮雕作品《雙龍騰雲獻珠圖》獲金獎。
1943年,在中國首屆工程展覽會上,朱寶成、朱宣武父子雕刻的寶慶竹刻作品《紅樓夢》獲得一等獎。
1959年,曾劍潭的寶慶竹刻圓竹貼簧鏤空雕作品《富貴牡丹、雙鳳朝陽》獲全國工藝美術一等獎,巨幅翻簧雕刻作品《韶山銀河》獲全國第四屆工藝美展一等獎。
2018年9月8日,陸凡林和張交雲創作的寶慶竹刻南竹異形筆筒《秋山訪友》及筆筒作品《竹解虛心是我師》在2018年第七屆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評選中分別獲得金獎和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