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仙遊竹雕),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竹刻在華夏歷史上由來已久,早在《禮記·玉藻》中就提到:“士大夫飾竹為笛板,是用竹於典儀且有文飾繪其上。”仙遊民間傳統竹雕手工以“王氏竹雕”為代表。歷史可以追溯到宋徽宗時期,祖傳歷史計四十五代以上。仙遊竹雕經過選材、鋸胚、蒸煮、脫脂、防腐防蛀、設計、描稿、打坯、修光、磨光、仿古、配座等十幾道工藝完成。
2017年1月11日,“竹刻(仙遊竹雕)”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刻(仙遊竹雕)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
- 保護單位:仙遊縣榜頭新明竹木人家工藝廠
- 項目編號:Ⅷ-13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仙遊縣位於福建沿海中部,與惠安、永春、德化、永泰等7個縣交界。竹類資源豐富,仙遊縣全縣竹林總面積十二點九萬畝,占莆田市竹林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和地理環境,為傳承發展和保護仙遊竹雕傳統手工技藝以及相關產業提供了物質基礎。
仙遊民間竹雕手工技藝歷史悠久,工藝獨特。這種仿古精細圓雕的民間傳統竹雕手工以“王氏竹雕”為代表。據《奎山王氏族譜》以及王家珍藏的古代竹刻花板牙雕等資料,初步考證王氏竹雕手工技藝始祖可以追溯到宋徽宗時期,即王氏入閩第六代(入仙第五代)王求。王求又傳竹、牙雕技藝於侄孫王相,此後一直以父子傳承的方式傳至王新明及其兒子王震,祖傳歷史計四十五代以上。
工藝特徵
雕刻刀法:三維主體圓雕、高浮雕、淺浮雕、透雕、線刻(陰雕)、鑲嵌等。
創作題材:仿古人物、神佛、花鳥、祥禽瑞獸、文房四寶,以及亭、閣等。
套用範圍:宗教造像、裝飾擺設、配飾擺件、家具鑲嵌(竹木結構)等。這一技藝融李耕畫風於竹雕,是古典雕刻藝術的延續和創新。
工藝流程
材料:竻竹(刺竹)、玻璃竹、羅漢竹等。竻竹的多頭實心竹根莖是創作竹圓雕的主要材料;玻璃竹竹筒則多刻為筆筒、香筒;羅漢竹的竹節或竹根,大者可作異形筆筒式人物,小者可作為手玩把件。
流程:選料、鋸胚、蒸煮、脫脂、浸泡(防腐防蛀)、設計、描稿、打坯、修光、磨光、仿古、配座、包裝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王氏竹雕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徵,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承狀況
經過幾百年的傳承,仙遊民間竹雕手工技藝具有較高的工藝、藝術含量,但從業人員不多,高技能大師級人才更是寥寥無幾,出現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問題。
傳承人物
王新明,1973年4月出生於仙遊縣榜頭鎮溪東的“王氏竹雕世家”,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竹刻(仙遊竹雕)”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是“王氏竹雕”工藝第六代傳人。十五歲出師後嘗試辦廠。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探索,將瀕臨失傳的莆仙“精微透雕”技藝運用於各種竹根莖雕作上,採用祖傳獨家秘方對作品進行防霉、防蛀、防腐等技術處理,又施以特殊的仿古塗飾,達到仿古勝古的藝術效果。王世襄曾以九十歲高齡撰文推介,評價王新明是“近三百年來不可多見的竹刻家”,並題贈“仙遊竹木人家”和“鏤竻居”兩副條幅。
保護措施
2005年,王新明申辦“仙遊縣竹木雕刻工藝研究所”,專研竹雕手工技藝。
為了擴大傳承力度,“王氏竹雕”還與仙遊職業中專進行產學研協作,對民間竹雕技藝人才進行工藝傳承人的技術培訓,每年實訓學生120人。同時建立傳承保護機制,每年培養20名以上竹雕藝人。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1年,王新明竹雕作品《春曉》獲上海中國工美大師精品展金獎。
2003年,王新明竹雕作品《西方三聖》獲上海中國工美大師精品展金獎。
2010年,王新明竹雕作品《“達摩系列”文房四寶》獲中國禮品展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