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5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新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5年
- 設立年份:1983年
- 所在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Lìx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立新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5年廢止的地名。
立新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立新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地在立新,以駐地村名稱命名。立新,原名“喇嘛墒”,“四清運動”時更名為“立新”大隊,寓意講創新,新的,故得名。歷史沿革立新村民委員會...
立新村村民委員會 立新村村民委員會,1970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破除舊的思想觀念,開創新的局面”之意。歷史沿革 1970年立新村從東曉村劃出。2002年村改社區後,立新村民委員會撤銷,轄區劃歸立新社區管理。
禮教村村民委員會以其原村莊名稱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且境內原有村莊禮教村,取《孔子家語》“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得名禮教,故得名禮教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用名立新,現更名禮教村村民委員會;民國前隸二十六都,民國時期屬王村區長埠鄉;1949年5月屬街口區長埠鄉;1952年設...
林地140畝左右。人口 立新村常住人口為4049人,黨員130人,設一個總支委員會,轄2個支部,31個自然村民組,村民代表69人。村兩委會成員4人,工作人員3人,專職扶貧專乾1人。社會事業 在村中心部位擁有公辦國小1所,在校學生達200人;私立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達150人;衛生室1所,醫護人員5人。
方竹村村民委員會 方竹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該地名來源於植被名稱。地名含義 因此地多種植方竹,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95年撤區並鄉為響塘鄉方竹村。2014年為響塘鎮方竹村。2015年鄉鎮區劃調整時,改為鶴嶺鎮方竹村。2016年建制村合併,與匣錦村民委員會、荷花村民委員會合併為立新村民委員會。
立新村隸屬於山東省膠南市大場鎮,位於大場鎮東北角,地處丘嶺地帶,西臨白馬河,東與黃古墩嶺村接壤,南是紅旗嶺村,北與南寺相鄰。村名由來 明末,陳、黃、楊三姓從廣西遷此立村,因村前有一條大溝,故取名大溝。1980年因重名,更名立新。村情概況 全村土地總面積1162畝。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
立新村隸屬於雲南省瀾滄縣上允鎮下允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位於上允鎮西邊,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政府駐地13公里。國土面積有1.72平方公里,海拔1186米,年平均氣溫19.2℃,年降水量1189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等熱帶亞熱帶經濟等農作物。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0畝(其中:水田89...
立志村民委員會 立志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由當地政府改名而來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立志村地處丘陵崗地,人們立志改變貧窮落後面貌,故命名為立志村。歷史沿革 1975年屬立新大隊,後分為2個大隊,這個大隊命名為立志大隊,1984年改為立志村,2000年撤併。
立新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00公里,距離鎮13.00公里, 國土面積2.97平方公里,海拔820.00米,年平均氣溫25.0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431.00畝,其中人均耕地1.91畝;有林地58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3戶,有鄉村人口250人,其中農業人口250人,勞動力200人,...
1958年為新河公社民二大隊;1971年為路口公社民二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為路口鄉民二村委會;1994年劃歸牌坊鄉,為坊回族滿族鄉民二村委會;2001年民二村委會的侯崗、孫建、白小郢、沙興莊、高小郢、吳甲衖、老周、楊肖8個自然村和立新村委會合併,組建民新村委會,張團、團結2個自然村與許大郢村委會併入趙...
該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4公里,距離鎮24公里, 土地面積1.68平方公里,海拔98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36.9畝,其中人均耕地3.96畝;有林地217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戶,有鄉村人口96人,其中農業人口96人,勞動力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0...
立新村是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馬城鎮下轄村,現有人口3490人,有村小組17個。經濟狀況 立新村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馬城鎮,轄區內有耕地面積 5772畝,林地面積325畝,人均純收入3174元。村民以種植和養豬為主。同時村內也創辦企業,如五金鑄造廠,絲綿廠,蠶藥廠等 農村建設 通過新農村建設工作,村民素質有了較大...
1927,霑化縣村民岡俊英遷來居住,取名南崗、北崗村。文化大革命期間兩村合併為一個大隊,稱立新村。該村第一名黨員宋朝丙臣,於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12月黨員發展到5人,建立黨支部,宋丙臣任支部書記,隸屬於中共霑化縣七區委員會。近年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村級組織不斷壯大,至2006年,該...
台子上村村民委員會 台子上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地處位置,而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以後設立大隊。1984年撤大隊設立村(居委會),隸屬梘頭洲鄉管轄。2005年將東富鎮與梘頭洲鄉合併設立新東富鎮;同年將西塘鋪村、台子上村、栗樹村合併設立立新村。
灣沖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名灣沖大隊,以境內大灣沖(片村)得名,現仍沿用。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汪沖村與現在的代亭村在一起名為清水塘,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公社初期清水塘分成了代亭大隊與灣沖大隊,隸屬孫村公社管轄。1973年灣沖大隊又分成了灣沖與立新兩個大隊。改革開放後立新大隊...
匡家橋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因行政區劃調整,由匡家橋大隊更名為匡家橋村;2016年6月小溫村、匡家橋村合併成為立新村,而撤銷匡家橋村。地名含義 以境內匡姓村莊有一座匡家橋而命名。歷史沿革 1952年屬四區陶田鄉匡家橋村;1955年屬大甸區楓木鄉匡家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1956年屬大甸鄉匡家橋高級農業生產...
歷史沿革 清代屬雲間鄉十一保七圖、四圖;民國期間隸亭林區下橫鄉、三涇鄉,解放前夕是朱行鄉三保;1950年隸亭林區橫涇鄉;1956年建中華農業社;1958年為中華大隊;1980年改名橫涇大隊;1984年9月改鄉村建制後,成立橫涇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7月撤銷原立新村和橫涇村,成立新的立新村,隸屬金山工業區管理委員會。
立新村 立新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新橋鎮下轄村。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因此處武姓建村的村莊有兩個,根據方位命名,位於北首得名後武,且據傳在明代末期,此處一個姓武的長子中了舉,以此取名後武長科,取此村名前二字命名,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武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範崗公社,後武大隊屬之;1966年底,改稱立新人民公社,後武大隊屬之;1978年8月,改為...
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在中央檔案精神指導下,城口縣人民政府於1984年將其更名為壋山村,因駐地壋山坡得名 。歷史沿革 1956年建永紅高級社,取“一顆紅心、永不變色”之意。1958年為永紅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因縣內重名,更名為壋山大隊。1984年更名為壋山村,設立壋山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併入立新村。地名消失。
立新村 立新村,隸屬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梅嶺鎮。所獲榮譽 2021年1月11日,入選第二批江西省鄉村旅遊重點村。2021年11月,被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列入“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候選公示名單。
立新村 立新村是吉林省鎮賚縣嘎什根鄉下轄村。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0日,獲評第六批全國文明村鎮。
曉光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原為曉光農業社,意在象徵光明,後名稱沿用,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曉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7年原為曉光農業初級生產社;1958年成立範崗公社,曉光大隊屬之;1966年底,改稱立新人民公社,曉光大隊屬之;1978年8月,改為范崗公社,曉光大隊屬之...
1950年屬於明浪鎮第2村;1952年3月屬於擺金鄉;1956年園子山初級社,1957年屬茅草壩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11月屬黎光生產大隊,屬擺金管理區;1961年7月屬擺金公社;1983年11月屬黎光村民委員會。屬擺金鄉,1984年11月屬擺金鎮;2001年合併屬立新村民委員會,屬擺金鎮;2014年3月合併鄉鎮屬擺金鎮。
錦湖居委會、望湖居委會、湖濱居委會、柯亭居委會、育才居委會、福東居委會、福年居委會、立新居委會、黃社漊居委會、中澤居委會、上謝橋居委會、雙川居委會、雙梅居委會、雙瀆居委會、紅升居委會、後梅居委會、梅巷居委會、中梅居委會、大漊居委會、紅豐居委會、紅建居委會、鑑湖園居委會...
2011年末,賓安鎮轄賓安1個居民委員會,賓安、民有、永久、永興、太陽、致富、新民、旭光、立新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103個村民小組。2019年10月,賓安鎮下轄4個居委會和9個行政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賓安鎮,地處賓縣東北部,東與常安鎮毗鄰,南與三寶鄉接壤,西與經建鄉相連,北與新甸鎮接界...
1941年,數十戶移民分別從廣北縣七區沙營、六區張家遷此建村,因始居地屋窩棚,且沙營村民多,更名“沙營屋子”。1946年人民政府以嘉言更名為“新立村”。1979年立新立大隊。1984年建新立村民委員會。本村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主導產業為棉花種植。目前,全村棉花種植面積300畝。全民生產總值達60萬元,人均純收...
解放初屬京山縣第五區;1955年屬三陽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屬小阜公社黃玉泉大隊;1966年黃玉泉大隊更名立新大隊為屬立新大隊;1975年撤區並社後屬三陽公社立新大隊;1980年立新大隊恢復原名屬黃玉泉大隊;1984年撤大隊為村委會後屬黃玉泉村民委員會;2013年圓潭村、小阜村、黃玉泉村合併為小阜村後屬小阜村民...
火煉樹社區,位於東城街道中心南部,坐落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與立新村相鄰。人口 火煉樹社區世居村民主要為羅姓、蔡姓、林姓。2015年末,火煉樹社區戶籍人口2108人,其中男1066人,女1042人;80歲以上42人,最年長者97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108人。外來暫住人口1.3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6人。祖籍該村...
1958年8月,23社與附近的泰清、馬橋、立新三個高級社合併,稱躍進社,吳仁寶改任躍進社黨支部書記。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分為華西(因在華墅人民公社最西邊,故名)、前進、向陽、立新4個大隊。吳仁寶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1967年,吳仁寶到大寨學習,建電站、修水渠,轟轟烈烈的造村運動再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