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珍

竇珍

竇珍,北京“掃橋爺爺”。

在北京豐臺區有一座橫跨六條鐵道的鐵道橋。每天都有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一絲不苟地打掃大橋衛生。老人名叫竇珍,今年87歲了。10年前鐵道橋建成後,他就成了這座橋的義務清潔工。120米長的橋面、190級台階,每天竇珍都要認真清掃。這一堅持下來,就是十多年。2013年11月25日上午9點左右,竇珍老人不慎從“連心橋”的過街橋上跌落,與世長辭。

一把掃帚、一個簸箕、一塊抹布、一位老爺子。這是豐臺區翠林三里社區居民對社區南側過鐵道天橋的印象。老人叫竇珍,2002年起,他義務清掃社區南側的過街天橋,至今已有11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竇珍
  • 別名:北京“掃橋爺爺
  • 出生地:北京豐臺區
  • 主要成就:2002年起,他義務清掃社區南側的過街天橋,至今已有11年。
2012北京榜樣候選人,所獲榮譽,“掃橋爺爺”不幸離世,

2012北京榜樣候選人

主題:《百姓生活故事》——橋
時間:2012年6月14日
解說:走進85歲的竇珍老人家裡,室內的陳設都很簡樸,唯獨一樣,掃帚特別多。
竇珍:往裡頭看,旮旯里掃帚一堆。
記者:都是您使剩下的?
竇珍:不是,都還能拿出去使,這是自己的笤帚。
記者:輪著使。
這是您平時拿的工具?
竇珍:對對對。
解說:拿上掃帚、簸箕、麻布,竇珍老人不是打掃自家的衛生,而是走出家門,來到離家不遠的鐵路橋,一邊跟記者聊天,一邊開始清掃這座他心愛的橋。
記者:這橋不小啊?
竇珍:120米寬,底下六個鐵道,走六趟火車。
記者:這夠高的。
竇珍:五節,每節19個台階,95個台階。
記者:您太熟悉了。
竇珍:數遍了,數夠了。
解說:您看看,這天長日久,竇珍老人都有經驗了,他還自製了專門的工具,就說這擦橋欄桿,他用的抹布都和一般的不一樣。
記者:這抹布也是您自己做的嗎?
竇珍:這是墩布。墩布沒那把兒,把這捆起來當抹布了,這當抹布老使,使不完。
解說:不光是抹布,老人還自製掃帚,自己招來些樹枝,中間捆上根長長的木棍,老人說,這樣的掃帚好掃瓜子皮,而且把兒長,比短掃帚可強多了。以前用短掃帚的時候,需要彎腰,會把膝蓋磨破,腰也常常很疼,除了禁用的大抹布和長把的掃帚,每天掃橋的竇珍老琢磨的門道還多著呢。
竇珍:擦的時候也有個規矩,逆行擦,這么著往上擦看得見,腳踏車推著下來了,趕緊給人靠邊讓人過去。
記者:怕耽誤人家,您想得挺周到。
竇珍:既然你做好事了,就是為了讓人方便,你給人擋道就不行了。
解說:掃完擦完這座橋,我們回到了竇珍老人家裡,他給我講起了他跟這座橋之間的緣分。1999年,竇珍搬到了現在住的翠林小區,那時候還沒有這座鐵路橋,兩邊居民往來常常都在鐵路上穿行,不小心被疾馳而來的火車撞傷的事故,發生了不是一次兩次,所以2000年這座橋建立起來以後,竇珍和他的鄰居們都很高興,都叫它連心橋。尤其是竇珍老人十分愛惜這座鐵路橋。
竇珍:有這個橋的時候,老伴就這屋裡摔傷了,摔完了以後她臥床不起,靜臥60天,靜臥當中伺候老伴的時間有富裕,那時候這橋新建得,也沒有搞衛生的人,自己找點活兒吧,所以這么著,在家裡看家做飯照顧老伴,空餘時間掃橋去,擦橋去。時間一長了,擦橋也成了習慣,習慣成自然了。
解說:那時候竇珍老人已經75歲高齡了,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每天早晨五六點鐘就起床,下午三四點鐘再到橋上去一趟,一天兩趟又掃又擦,為的就是給大家創造一個乾乾淨淨的環境。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他的苦心。隨地吐痰的,亂扔瓜子皮的,還有自家寵物狗隨地方便的,都讓老人沒少費勁,可老人不抱怨,反而替這些人說話。
竇珍:經常有狗屎狗尿,誰瞅著不煩哪,我不煩,我有我的理解,中國人的人心軟,慈心,老頭老太太走路都走不動了,他還牽著遛狗呢,為什麼呢?養時間長了,都有感情,這些人都是善良的,我一直同情養狗的,所以看到狗屎狗尿了,我給處理完了我沒事了回家,我愛乾什麼乾什麼,他不行,牽著回了家還得管它吃,搞衛生,還得伺候那狗。
解說:老人替那養狗的人說話,可有的那不自覺的人,倒嫌竇珍老人每天橋上橋下的忙活,怪礙眼的。所幸老人有心胸,從不跟他們計較。
竇珍:一不認識,也不知道是哪兒的,你跟他生什麼氣,他說得不順聽的話,你一笑一樂,有的時候,歇會兒好不好,我說人各有志,就這一句話,人各有志,這是我的志氣,你管不著。
記者:您也不耽誤他的事,他幹嗎對您這樣?
竇珍:要沒有你,往橋上哪兒,哪兒光滑,狗一臥,拿梳子給狗梳毛,弄得橋上哪兒都是,那狗毛沒法掃,所以這些人瞅你彆扭。
解說:幾句難聽的話,老人可以不計較,可如果有更大的危險,就不是竇珍老人自己能夠解決的了。尤其他早上起得早,有時天剛亮,路上行人也不多,要真遇上那橫的、不講理的,老人也沒轍。所以他求助於社區居委會的書記。
竇珍:為什麼我找他去了,過年,咱們老習慣,得了,初五都過了,初六了開張,咱也開張,去掃橋,有在橋上燒紙的,磚壓著紙,橋鋪的是塑膠的,著火一燒,化了,跟磚連在一塊,我現起的,起完了這磚以後我找的書記,他說你放心,把這志願的箍給你,你什麼時候去掃橋,你就戴上出了什麼事居委會負責。
解說:書記給了老人志願者的紅袖箍,老人維持橋上的衛生就更加名正言順。常在橋上往來,老人對這座鐵路橋前後的情況都非常熟悉,連心橋位於鐵道的上方,又是兩個街道的分割線,所以它的官吏維護一直沒有明確的歸屬,就這樣一個三不管的地方,2011年夏天,大雨造成橋下積水嚴重,影響行人往來,這可把老人急壞了。
竇珍:這個橋由這邊上去了,那邊下去,到橋下頭,過不去,大水坑,我自己買了把鐵鍬,上哪兒挖土,墊水坑,墊不起了,挖了兩個大坑,也沒把水墊下去,後來這社區,在這面碼了點磚,那是社區修的,後來我一瞅他碼磚,給我腦子啟動了,我找社區去了。
解說:自己也並不富裕的竇珍老人,拿出省吃儉用攢下的三千塊錢,在這段50米左右的土路上鋪上磚石,這段路再也不積水了。路旁的這座鐵路橋,每天迎送著上萬的居民進出南三環,為了讓行人走得乾淨舒心,已經為這座橋付出整整十年的竇珍老人,不顧自己85歲高齡,還要堅持把掃橋進行到底。
竇珍:我什麼都倒了,我這人不倒,我跟這橋耗上了,我乾到底了,我說我開承包公司,
記者:您一人承包了。
竇珍:我大橋上掛一承包公司,承包公司的條件,內容是“分文不取,工具自理,打掃衛生,鍛鍊身體,堅持生命不息,絕不休息!”,我說我跟這大橋耗上了,死在這兒都高興。

所獲榮譽

竇珍老人生前是所在翠三社區的志願者,曾經兩次被評為右安門街道“文明百佳”之“志願者服務之星”;2012年被評為豐臺區“最美豐臺人”,併入選2012年度“中國好人榜”。被北京晚報評為“北京好人”。

“掃橋爺爺”不幸離世

2013年11月25日上午,老人像往日一樣,帶著工具來到橋上準備掃橋。11點半,保姆李彩英(化名)跑到現場時,竇珍老人已趴在地上。李彩英說,她看老人臉色煞白,趕快回家抱來了褥子床單給他蓋上。老人墜在橋下的工地里。工人張先生回憶,上午10點不到,他聽到“咚”一聲,跑過去一看,老人趴在地上已不能動彈,他趕緊報了警。警察、救護車趕到現場後,確認老人死亡。“聽人說,他是要夠什麼東西,還是看什麼東西摔下來了。”
“掃橋爺爺”走了“掃橋爺爺”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