竃

竃,異體字:灶,拼音zào ,注音ㄗㄠˋ ,簡體部首穴部,部外筆畫12畫,總筆畫17畫,繁體部首穴部,部外筆畫12畫,總筆畫21畫,五筆PWFN,倉頡JCGWU,鄭碼WOKZ,四角30716,結構上中下,統一碼7AC3,筆順丶丶フノ丶一丨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竃
  • 拼音:zào
  • 倉頡:JCGWU
  • 鄭碼:WOKZ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竃zào(ㄗㄠˋ)
1、古同“灶”。
UNICODE
竃字UNICODE編碼U+7AC3,10進制: 31427,UTF-32: 00007AC3,UTF-8: E7 AB 83。
竃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furnace; kitchen rang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灶【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6畫
康熙字典 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到切,音躁。《說文》炊灶也。亦作窖。《釋名》灶,造也,造創食物也。《博雅》𥧸謂之灶,其脣謂之陘,其窻謂之突,突下謂之甄。《禮·月令》孟夏祀灶。《蔡邕·獨斷》夏為太陽,其氣長養,祀之於灶,在廟門外之東,先席於門奧西東,設主於灶陘。《淮南子·汜論訓》炎帝作火官,死而為灶神。《莊子·達生篇》灶有髻。《注》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後漢·隂興傳》隂子方,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因以黃羊祀之。《雜五行書》灶神名禪,字子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