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背米蚱

突背米蚱

突背米蚱(Mishtshenkotetrix gibberosa Wang et Zheng,1993)是蚱科昆蟲,分布安徽(霍山, 金寨), 湖北(英山), 河南(信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背米蚱
  • 動物界
  • :直翅目
  • :蚱科
  • 拉丁名:Mishtshenkotetrix gibberosa
  • 命名者及年代:Wang et Zheng,1993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雌性 體小型。頭頂寬,前緣乎直,略突出於複眼之前,中隆線明顯,從背面觀,頭頂的寬度大於一複眼寬的1.6倍。顏面近垂直,顏面隆起側面觀與頭頂形成圓角形,在複眼之前明顯凹陷,在觸角之間向前突出,在中央單眼之下又明顯凹陷;顏面隆起在中單眼以上具縱溝,在中單眼以下具縱脊;顏面隆起在觸角之間的寬度幾等於第1觸角節。複眼圓形。觸角絲狀,14節,位於複眼下緣之間,端部到達前胸背板側片後緣,其長度約為中足股節的1.5倍,中段一節長為寬的6倍。側單眼位於複眼中部的內側。前胸背板中隆線極高,呈片狀隆起,側面觀上緣前半部隆起,向後突然降低;側隆線在溝前區不明顯;前胸背板前緣中央鈍角形突出,後突頂端距離後足股節頂端甚遠,約達股節2/3處,並達肛上板中部;前胸背板側片後緣具一個凹陷,容納翅基部處僅略凹,后角向下,頂圓形。前翅小,鱗片狀;後翅短縮,到達或超過第3腹節背板後緣。前、中足股節上、下緣不呈片狀,下緣近直、略波狀;中足股節之寬寬於前翅能見部分,其長度為寬度的3倍。後足股節粗短,其長度為最寬處的3倍,外側具隆起的小結節;上緣呈片狀,具細齒,末端在膝前部中斷,膝側片頂圓形。後足脛節外側具刺7個,內側9個。後足跗節第1節長度為第3節的1.7倍。肛上板長三角形,基半部具縱溝,端半部具縱脊。中部兩側各具一斜脊,尾須錐形。下生殖板後緣中央三角形突出。產卵辦粗短,上產卵辦的上外緣及下產卵辦的下外緣均具細齒。
體褐色或暗褐色。前胸背板中部兩側具1-2對三角形、方形或長方形暗斑。
雄性 體較雌性小。頭頂為一眼寬的1.5倍。觸角15節。前胸背板後突到達後足股節1/2-2/3處。後足第1跗節長度為第3跗節的1.5倍。下生殖板錐形,腹面具縱脊,末端分叉。體色同雌性。有的個體頭頂及前胸背板中央具寬的淡黃色條紋,有的個體前胸背板具不明顯黑斑。
量度 體長:♂7.9-9.7 mm;♀10-11.5 mm;前胸背板長:♂6.8-7.2 mm,♀7.6-8.5 mm;後足股節長:♂5.1-5.9 mm,♀6.5-8 mm。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安徽(霍山, 金寨), 湖北(英山), 河南(信陽)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36(4):477-478, figs.1-2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二卷 直翅目 蚱總科:205-206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