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容克斯“無名氏”攻擊機,德國在二戰期間研製的反坦克攻擊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克斯“無名氏”攻擊機
  • 固定武器:BK3.7 37mm加農炮x1
  • 起落架:半滑橇式前三點起落架
  • 乘員:1名
  • 氣動布局:上單翼
1944年的船才希庫爾斯克大退敗,在見籃催淚奔識了蘇聯人的IL-2攻擊機後,德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反坦克乘檔享攻擊機將是一件比坦克本身更有效率的反坦克武器。於是,德國空軍向容克斯公司提出了新一代對地攻擊機計畫。要求是能擊毀蘇軍當時絕大多數的裝甲車輛,必須擁有強大的裝甲防護能力,而且戈林為了虛榮還特別指出該機要以噴氣引擎作為動力(雖然這絕無必要)。雖然新機技術難度較大,但在設計人員的努力下,新機的進展相當順利。於是來不及編號的新飛機就被稱為“無名氏”。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無名氏擁有對地攻擊機必備的厚重裝甲,其固定武器最開始煉槳精是打算裝備兩門MK103 30mm機炮,但根據情報,蘇聯最新的重型坦克(即後來的IS-3M/T-10M)即將服役,30mm機炮的威力稍顯不足,於是在後來的計畫中,固定武器被改成了一門BK3.7 37mm機載加農炮,同時可以加裝納粹德國的各種反坦克火箭和炸彈,如果投入使用,它將是二照燥戰期間最強的對地攻擊機,也是當之無愧的IL-2的超越者。
1945年,“無名氏”第一架原型機的建造已接近尾聲。正當納粹空軍對即將到來的反坦克利器滿懷憧憬之時,1945年5月,美軍攻占容克斯公司所在地。結果,作為一樣不是很突出的戰利品,“無名氏”的全套技術資料被美婆愉白榜國人繳獲並帶回國內。
戰後,美國組織了大量人力對納粹的航空技術進行剖析,但“無名氏”得到的卻一直是美國人的冷遇。原因很簡單,在二戰結束後的年代,美國空軍的發展似乎陷入了一個“超音速怪圈”。不論什麼樣的飛機,美國人都要求它們具有超音速飛行能力,就連反坦克攻擊機也不例外。所以,和那些諸如Go-229那樣的納粹德國前衛技術飛行器比起來,氣動布局過於平庸的“無名氏”待遇自然好不到哪去。在美國人眼裡容克斯“無名氏”的技術價值甚至還不如Me-262。於是,“無名氏”的資料被美國人丟進了資料堆,這一丟就是30年。
然而,隨後在越南及中東爆發的幾場“準戰爭”卻使美國人猛醒。在越南,與美國F-105“雷公”一個級別的,蘇制蘇-7超音速攻擊機出場,結果因為速度太快,蘇-7根本不適合遮斷攻擊與近距離支援。相反,在埃及,已嚴重落後的亞音速米格-17上陣,在近距離攻擊中表現極為出色。一方面米格-17的速度適中,另一方面37mm機炮的效能也非常明顯。相比之下,美國的F-105也同樣狼狽,在越南甚至被高射機槍就擊落了。最終,美國人沉思以後決定按照新的思路設計一種對地攻擊機。這時,美國人想起了30年前被他們丟在資料堆里的容克斯“無名氏”。在對它進行了研究後,美國人驚訝的發現,如果按照現今的要求來評估,這款30年前的設計依舊沒有過時。於是,美國人在“無名氏”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裝,如用一門GAU-8A 37mm加特林機炮代替原來的BK 3.7 37mm機炮。終於,美國人在容克斯“無名氏”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的攻擊機。這就辨姜烏是美軍現役最強的固定翼反坦克攻擊機——A-10。除了少許改動外,A-10看起來與曾經的“無名氏”幾乎一模一樣,包括發動機布局和固定武器位置都沒有多大改變。在中東的顯赫戰績,使A-10贏得了“坦克終結者”的威名!“無名氏”的後代終於用實力證明了30年前的德國設計師對攻擊機這一機種所領悟到的真諦。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