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是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海虹、李成國、董亞洲、吳世臣、禹旭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 作者:馬海虹、李成國、董亞洲、吳世臣、禹旭敏
- ISBN:9787568266994
- 頁數:341頁
- 定價:88元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是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海虹、李成國、董亞洲、吳世臣、禹旭敏。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是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海虹、李成國、董亞洲、吳世臣、禹旭敏。內容簡介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不僅可以推動空間太陽能電站發展,而且可以解決分散式可重構衛星、月球基地等特殊...
現有的能量傳輸技術的分類 ① 輻射技術:通過某種獨特的接收器接收空氣中尚未散失的輻射能量,並將其轉換成電能,儲存給附近的電池中;② 磁場共振技術:當兩個物體在同一頻率實現共振時,將實現能量的無線傳輸;③ 電感耦合技術:通過相對很直接的接觸來進行能量傳輸,尤如把機器放在一個墊子上就能進行充電;④ 從...
無線供電,無線能量傳輸或稱無線電力傳輸是一種不經由電導體將電力能量從發電裝置或供電端轉送到電力接收裝置的技術。無線能量傳送是一個通稱,當中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術達成,包括電場、磁場及電磁波。發射器把電能轉換成相對應場的能量狀態,傳輸經過一空間後由一個或多個接收器接收並轉換回為電能。歷史 美國無線電力...
無線電力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也稱無線能量傳輸或無線功率傳輸,它通過電磁感應和能量轉換來實現。無線電力傳輸主要通過電磁感應、電磁共振、射頻、微波、雷射等方式實現非接觸式的電力傳輸。根據在空間實現無線電力傳輸供電距離的不同,可以把無線電力傳輸形式分為短程、中程和遠程傳輸三大類 發展 1,...
特斯拉構想的無線電能傳輸方法是把地球作為內導體,把地球電離層作為外導體,通過放大發射機以徑向電磁波振盪模式,在地球與電離層之間建立起大約8Hz的低頻共振,利用環繞地球的表面電磁波來傳輸能量。最終因財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膽構想沒能實現。其後,古博(Goubau) 、施瓦固( Sohweing)等人從理論上推算了自由空間波束導波...
項目首先研究了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在單小區通信系統中的實現,以時間切換,功率分配,天線切換與空間切換四種技術為基礎,設計了出一系列最優資源分配算法,實現了提升系統能效。以此為理論基礎,將研究拓展至基於無線攜能通信技術的多小區系統,研究了協同多點傳輸與無線攜能通信技術在異構網路中的套用,實現了在滿足各用戶...
airX (空間自適應最佳通信)技術是BHU Networks公司最新開發的一套基於空間自適應算法的最佳通信技術體系。該技術實現了無線通信系統的大面積覆蓋、遠距離傳輸、強幹擾抑制、高頻寬接入的能力,堪稱新一代無線通信的空中四驅引擎。核心技術介紹 airX技術主要從基站覆蓋範圍、接入用戶密度、射頻干擾處理、用戶業務保證等四個...
針對無線能量驅動的認知無線電網路的協作頻譜共享模型,研究其資源分配的最佳化設計。 在單跳網路下的信息能量協同傳輸技術的理論研究方面,針對點對點能量與信息傳輸最佳化設計,研究了SWIPT多用戶干擾信道中,在採用時間切換方案和功率分配方案時的傳輸最佳化方案。針對單跳網路中無線能量有效利用與資源分配策略,提出了信息與能量...
運用無線攜能通信技術後,可以減少電線,排線的成本,可以免去給無線設備更換電池的麻煩。無線攜能通信是將無線能量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與無線信息傳輸(Wireles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相結合的產物,並有望“一加一大於二”。將 WPT 與 WIT 技術相結合是物質本質屬性的體現,必將進一步拓展其...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原理與技術》是科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黃卡瑪,陳星,劉長軍。內容簡介 本書是團隊長期研究工作的技術成果和心得的總結,闡述了微波無線能量傳輸原理及發展歷史,分析了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的系統組成和基礎理論,論述了微波功率源及空間功率合成、大功率發射天線、微波整流電路及微波整流技術...
《基於特異材料的非輻射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李雲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本申請課題將圍繞基於特異材料的非輻射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展開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特異-正常材料複合結構中的電磁共振隧穿現象研究、特異-正常材料複合結構對電磁場調控機理研究以及基於特異材料的非輻射無線...
本申請根據海水易於傳輸超音波能量而對電磁能量衰減較大的物理性質,擬創新性地研究用超音波耦合即電-聲-電原理,實現海下探測器的非導體接觸式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通過建立聲電耦合的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研究電聲共振反控制技術;電聲與聲電高效換能技術;高頻電能變換與長距離傳輸技術;探索傳輸能力、傳輸效率、傳輸...
研究複雜環境下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能量傳遞轉化規律,為解決最大傳輸能效、各接收端和諧接收能量、中繼接力傳能等系統能效預測問題提供研究基礎,促進無線感測器網路、植入式醫療器件、電動汽車充電等技術的套用與發展。結題摘要 磁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是基於諧振耦合現象利用近區磁場進行非輻射性、中距離輸電的新技術。...
《電波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與進展》是2021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董士偉。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電波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最新力作,全面介紹了電波無線能量傳輸的各方面內容。全書共11章,第2~5章論述了電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涉及的關鍵技術,第6~9章論述了電波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典型套用,第10~11章論述了電波...
本項目從無線信號能量傳輸與信息傳輸性能的協同最佳化方法,移動通信系統中有效的無線資源分配與干擾控制以及攜能傳輸下的通信安全這幾方面探討將無線信息與能量傳輸技術引入移動通信系統後的系統最佳化設計問題。 在無線信號能量傳輸與信息傳輸性能的協同最佳化方法方面,研究了二進制無噪聲信息傳輸系統的信源編碼,提出了變長...
《電動汽車移動式無線供電系統的定向能量傳輸研究》是依託天津大學,由張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無線充電技術藉助空間軟介質取代有形介質實現能量的非接觸式傳輸,並為電動汽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能源補給方式。通過緩解對儲能電池的過度依賴,無線充電技術可促進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普及進而對可再生能源的...
在固定軌道上利用宇宙中沒有氣候影響達到更高的利用率、套用空間優勢集中設定極其巨大的太陽能電池陣的專門用於發電的宇宙空間站。中國五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團隊已開展太陽能電站具體研究工作,正處於研究試驗階段。但是隨著地球消耗能量的越來越多,寄希望於一個空間太陽能發電站滿足整個地球是不現實的。技術 技術...
無線能量恢復採用兩套方案,分別借鑑RFID近距離和遠距離能量傳輸技術,將接收到的13.56MHz和915MHz無線交流能量分別轉換為3.3V和1.8V直流能量輸出,輸出的電源功率分別達到50mW和4mW。 項目按計畫完成了全部任務。已發表20篇SCI或EI期刊文章和會議文章,申請專利15件,其中已授權版圖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4件。
IEEE無線能量傳輸大會 IEEE無線能量傳輸大會是2024年IEEE舉辦的會議。2024年5月8日至11日,IEEE無線能量傳輸大會(WPTC)在日本東京舉辦。活動歷程 2024年5月8日至11日,IEEE無線能量傳輸大會(WPTC)在日本東京舉辦。主辦單位 IEEE
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引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無線電力傳輸也稱無線能量傳輸或無線電能傳輸,主要通過電磁感應、電磁共振、射頻、微波、雷射等方式實現非接觸式的電力傳輸。根據在空間實現無線電力傳輸供電距離的不同,可以把無線電力傳輸形式分為短程、中程和遠程傳輸三大類。(1)短程傳輸。通過電磁感應電力傳輸(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