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足又稱“空心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足
- 類別:陶瓷術語
形態特徵
主要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袋足鬻、鬲、鼎、覷等炊具的足式,目的是為燒火時增加著火面積。有一部分的豆、碗、杯、盤的高喇叭足是空心的,南宋哥窯三足爐的三足是空心,又稱 “三管足”;元、明、清時一部分三獸蹄形足也是空心的,亦稱“空蹄足”,如清嘉慶青花八吉祥紋香爐等,每足背面各有一小孔。
空足又稱“空心足”。
空足又稱“空心足”。形態特徵主要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袋足鬻、鬲、鼎、覷等炊具的足式,目的是為燒火時增加著火面積。有一部分的豆、碗、杯、盤的高喇叭足是空心的,南宋哥窯三足爐的三足是空心,又稱 “三管足”;元、明、清時一...
空足陶鬹是大汶口一龍山文化最具特徵的陶器。又稱袋足鬹。足部成袋狀或羊乳狀,三足尖成等腰三角形鼎立,足內空腔,並與腹腔相連,一般流較高,有環形銴。其形制可分為四種:(1)無腹大袋足鬹。出現於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晚,盛行...
白陶空足鬹,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文物,泥質白陶,藏於山東博物館。文物歷史 白陶空足鬹,現收藏於山東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23厘米,口長徑14.9厘米,腹徑16.4厘米,足高8.3厘米。流口上翹作鳥喙形,口沿外折,頸偏於腹上部前側...
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前漢·郊祀志》:其空足曰鬲。註:蘇林曰: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揚子《方言》:鍑,吳揚之閒謂之鬲。(gé)又《廣韻》《正韻》各核切。《集韻》《韻會》古核切,竝音隔。《禮·喪大記》:...
三棱形空足。腹與足相通。銅斝與銅爵一樣,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中最早出現的青銅酒器之一,而其源頭則是龍山文化廣泛出現的陶斝。據考察,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這件青銅平底銅斝為夏王朝晚期遺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銅斝之一。鳳鳥柱銅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