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救生

空海救生

空海救生(Air sea rescue)即海上空域內的救生,也叫海上救生。對於空海救生,基本要求有:防止淹溺、防止冷水浸泡、抗危險動物、具備水和食物;相應的空海救生物品有:救生船、救生背心和腋下救生器等設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海救生
  • 外文名:Air sea rescue
  • 別稱:海上救生
  • 基本要求:防止淹溺、防止冷水浸泡等
  • 救生物品:救生船、救生背心和腋下救生器等
  • 一級學科:航空科技
空海救生要求,防止淹溺,防止冷水浸泡,抗危險動物,水和食物,空海救生物品,救生船,救生背心,腋下救生器,

空海救生要求

對降落在海上的飛行員來說,要生存既要做到以下幾點。

防止淹溺

飛行員被迫跳傘,不論是降落在海上海上落在江湖中,如果因意外而丟失漂浮工具,均有發生淹溺的可能。此外,飛行員在跳傘時,還可能因未能及時脫傘衣,被大風拖曳拉入水中淹溺,也可能因高度判斷錯誤、過早解脫傘衣、從高處墜入水中而致溺死。
圖1圖1
防淹溺的主要措施有兩方面:①使用漂浮設備,如救生背心、救生船等;②學會游泳和防淹技術。

防止冷水浸泡

冷水浸泡是入水後使人致死的又一重要原因,冷水浸泡死亡主要由於低溫症(人體中心體溫達到35℃以下時,就叫低溫症)造成。陸地上和水中都可能發生低溫症,但冷水浸泡時對生命的威脅更大。因為誰的熱傳導率要比空氣大25倍,熱量散失要比空氣中快得多。人在冷水中浸泡時的生存時間主要取決於水溫。水溫月底,生存時間越短。一般來說,人體浸泡在20℃以上的水中,可生存80h以上;浸泡在15~20℃的水中,開生存12h以上,水溫10~15℃,多數人可以生存6h;水溫5~10℃,有一般人可以生存1h以上;水溫在2~5℃,大部分人生存時間不超過1h;在低於2℃以下水中,一般人只能耐幾分鐘(圖1)。
圖2圖2
防止冷水浸泡的最好辦法是爬上救生船,其次是穿上抗浸服
圖2位穿著抗浸服後在冷水中的生存耐限。

抗危險動物

首先是防鯊魚咬傷,主要有兩方面:①遇到鯊魚保持鎮定,並採取一些簡單易行的防護措施(如穿好衣服,人坐在救生船里不把手臂和腿放在外邊等); ②使用驅鯊裝備。此外,還要注意防海蛇水母等的傷害。

水和食物

在海上生存,水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生存時間。沒有飲用水時,應儘量使身體少出汗,不吃或少吃食物,同時隨時準備好下雨時接雨水。必要時,可使用攜帶的海水脫鹽劑或淡化海水來飲用。
海上生存除需要足夠的淡水外,還需要食物。海洋上動物異常豐富,可以補充的食物主要有魚類、海鳥海龜等。

空海救生物品

空海救生物品通常包括救生船、救生背心(或腋下救生器)、抗浸服、通信工具、生活用品、急救用品等。

救生船

這是應急落水的飛行員落水後使用的一種充氣船。船體用塗膠織物或橡膠布製成,多呈鮮艷的橙黃色,以使目標明顯,便於尋找。氣源為高壓二氧化碳氣瓶,可自動向船體充氣,亦可手動充氣。圖3所示為單人救生船,其額定載重量不小於1176N。
圖3圖3

救生背心

這是用來保證空勤人員落水後頭部能浮出水面的不透水的背心。一個體重686~784N的人在水中(頭部露出水面)的重量約為59~64N,因此救生背心只要具有59~64N的浮力,即能確保飛行員水上安全。
圖4圖4
救生背心(圖4)由衣面和氣囊兩部分組成。氣囊由塗膠布粘結而成,內裝木棉以產生浮力。為了落水後發現目標,背心顏色為橙黃色。背心左、右各有一個氣囊,氣囊上裝有吹氣管,入水前吹氣使氣囊體積增大增加浮力。若飛行員由於某種原因而不能吹氣時,則氣囊內木棉所產生的浮力仍能使飛行員頭頸部都浮出水面。露水後,飛行員身體能在水中保持直立。

腋下救生器

腋下救生器(亦稱腋下氣囊或腋下救生氣囊,圖5)與救生背心作用相同。它是由浮筒(氣囊)、救生器包(囊包)、充氣機構、浸水電池等部分組成。浮筒常用色澤鮮艷的桔紅色塗膠織物製成啞鈴形,左右各一,摺疊包裝配掛在背帶兩側,位於飛行員腋下。浮筒應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常溫下24h內浮力不小於118N,以保證著全套裝備的飛行員肩部以上浮出水面。
圖5圖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