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起源
這個名詞是由韋爾登·希爾德(Weldon Heald)推廣的,他居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東南部。在他1967年出版的《空中島嶼》(Sky Island)一書中,描述了一次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羅迪奧(位於
奇瓦瓦沙漠西部)駕車去攀登奇里卡華山的經歷,全程35千米,最後抵達海拔 5,600米處。周圍環境從一開始的沙漠變為草地,然後是松櫟林、松林,最終抵達雲杉——冷杉——山楊林。書中提到了生物群系,但更常用的名詞是
生命帶,並引用了柯林頓·哈特·梅里厄姆的工作。書中也描述了奇里卡華的野生動物與生活條件。
與此同時,類似的觀點被科學家們提出了,並被一些著名作家例如戴維·夸曼(David Quammen)和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 )引用。這個概念適於
島嶼生物地理學的研究範疇,自1960年代以來,“空中島嶼”一詞被用來指代任何a.高於1千米;b.且被沙漠或草原等低地棲息地與該地區其他山脈隔離開來的山脈。這不僅僅限於北美洲西南部的山脈,而是普適於全世界的山脈、高地和丘陵。
在更早的1943年,奈特·N·道奇在亞利桑那州公路雜誌(Arizona Highways magazine)上也提到了這一概念:亞利桑那州東南部的奇里卡華山像是“沙海中的山島”。
地理環境
空中島嶼(sky island):用以表示生物的高海拔生境被不同山脈分割或隔離而呈現孤島狀,在該區域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富含特有種、高海拔遷移種和
孑遺種,以及輻射演化類群。其地質歷史、氣候演變和生物拓殖方式較為複雜,為探索氣候、地理如何影響物種分布格局和遺傳多樣化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同時,其物種的時空演化格局也為高山峽谷地貌與環境演化提供重要的生物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