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因果關係原理,社會經濟關係因果理論。瑞典學者絝爾達爾(Gunnar Myrda,1898-1987)運用整體性分析方法,通過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心理及制度等因素綜合考察和結構分析後提出。認為在動態社會經濟過程中,社會經濟各種因素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而第二級的變化又會反過來推動最初的變化,並導致社會經濟過程沿最初的方向發展。社會經濟諸因素的關係以循環方式運動,且具有積累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累因果關係原理
- 提出者:絝爾達爾
積累因果關係原理,社會經濟關係因果理論。瑞典學者絝爾達爾(Gunnar Myrda,1898-1987)運用整體性分析方法,通過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心理及制度等因素綜合考察和結構分析後提出。認為在動態社會經濟過程中,社會經濟各種因素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而第二級的變化又會反過來推動最初的變化,並導致社會經濟過程沿最初的方向發展。社會經濟諸因素的關係以循環方式運動,且具有積累效果。
積累因果關係原理,社會經濟關係因果理論。瑞典學者絝爾達爾(Gunnar Myrda,1898-1987)運用整體性分析方法,通過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心理及制度等因素綜合考察和結構分析後提出。認為在動態社會經濟過程中...
因此發展快的地區將發展得更快,發展慢的地區將發展得更慢,這就是循環累積因果原理。這一原理的作用就導致“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形成。繆爾達爾用循環累積因果關係解釋了“地理上二元經濟”的消除問題,他認為,循環累積因果關係將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兩種效應:一是回波效應,即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受收益...
繆爾達爾(G.myradal)在其《進退維谷的美國:黑人問題和現代民主》中提出“循環的或積累的因果關係”原理,即“累積的地區增長和下降”理論,並在《經濟理論和不發達地區》(1957年)和《亞洲戲劇:各國貧困問題考察》(1968年)等著述中,使用“回波”的概念,說明經濟發達地區(增長極)對其它落後地區的作用和影響...
從而,人們對特定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繫的判斷也只能是在現有的認知條件和信息狀況下,對因果關係作出一個大致的判斷。因而,因果關係的認定就不完全是一個邏輯推演的過程,而只是一個可能性的判斷過程。關於可能性的判斷,在克里斯看來,就是一個運用機率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分析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步驟:...
積累因果關係說明,任何一種形式的循環,或互為因果,或相互作用都是積累的,從而也是失衡的。一系列互為因果的事件,在經過一次波動之後,會迅速的收斂到最初的穩定均衡,或收斂到其他的穩定均衡點。而且這種相互作用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使最初的偶然事件發生大而持久的影響的就是累積過程。但是累積過程是動態的,...
其他四大傳統是:德國幾何學、社會物理學、積累因果關係、當地外部經濟)。杜能認為地租與距離是負相關的,可以想像從中心城市向外圍平面延伸,隨著可耕地與市場的距離的不斷增大,可耕地的地租是不斷下降的,這樣便可形成一個個以城市為中心的同心圓環,半徑距離小的環上土地昂貴,宜種植運輸成本大或單位面積產值高的...
他提出“社會過程理論”,該理論依據“循環累積因果關係”原理來分析和解釋社會的演化和變遷。80年代以後,該學派思想還遠播歐洲,在歐洲成立了“歐洲演進經濟學會”(EAEPE),會員人數不斷增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年輕的老制度主義學者很多都是從主流經濟學研究中轉過來的,他們都是在感到主流新古典經濟學的這種靜態和...
三、循環積累因果關係理論73 四、臨界最小努力理論73 第三節資本形成的來源74 一、儲蓄及其構成74 二、儲蓄的形成途徑75 三、資本形成的過程76 第四節投資決策76 一、投資決策標準77 二、投資項目決策78 本章小結79 習題80 討論案例81 第五章人口、就業與經濟發展90 第一節人口規模與經濟發展91 一、人口轉變...
教育實驗法是研究者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論及其假設為指導,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縱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條件,通過觀測與所控制的條件相伴隨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現象變化的結果,來揭示教育活動規律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有四個:以科學的假設為前提;實驗過程被施行嚴格的積極主動的控制;探求變數間的因果關係...